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都有什么?
为了规范日常经济生活中计量物体的长度、体积、重量等,古人创制了度量衡制度。沈括在《古今衡制》和《度量衡考》中提到了古代的度量衡。《古今衡制》:“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度量衡考》:“予考乐律及诏改铸浑仪,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两之一,一两当今六铢半。为升中方;古尺二寸五分十分之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强。” 沈括这两段话提到的度量衡计量单位就包括钧、石、斤、斛、斗、升、合、两、铢、尺、寸,涵盖了长度、体积、重量。
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包括:毫、厘、分、寸、咫、尺、丈、寻、常、仞、武、步等。体积计量单位包括:合、升、斗、斛、豆、区、釜、钟、溢、掬、龠、石等。重量计量单位包括:铢、锱、两、斤、钧、石、镒、引等。
度量衡制度不仅仅牵涉到物体长度、体积、重量等计量,同时也与道德教化和社会治理相关联。据《汉书》,“凡律度量衡用铜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齐风俗也。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于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铜也。”凡是度量衡的标准器具都用青铜铸造,因为铜是万物中的精华,不因为燥、湿、寒、暑而改变属性,也不会因为风雨和日晒、夜露而改变形状,这种专一不变,正可对应士人君子的忠贞品行。此外,“铜”与“同”谐音,意味着度量衡用来统一天下,取信于民,整齐风俗,也寄托着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度量衡这种规范化、标准化不仅便利了商品交易,推动了古代科技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同时也便于中央集权的社会管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