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有几个街道
截至2017年,萍乡市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8个镇、19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36个居民委员会和640个村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地安源区。
芦溪县辖5个镇、5个乡:芦溪镇、宣风镇、上埠镇、南坑镇、银河镇、源南乡、长丰乡、张佳坊乡、新泉乡、万龙山乡。共有15个居委会、136个村委会。
上栗县辖6个镇、4个乡:上栗镇、桐木镇、金山镇、福田镇、彭高镇、赤山镇、鸡冠山乡、长平乡、东源乡、杨岐乡。
莲花县辖5镇8乡1个垦殖场,即琴亭镇、坊楼镇、良坊镇、路口镇、升坊镇、高洲乡、六市乡、南岭乡、荷塘乡、神泉乡、三板桥乡、湖上乡、闪石乡、海潭垦殖场,下辖157个行政村5个社区。
安源区全区辖6个街道、4个镇:凤凰街道、八一街道、后埠街道、丹江街道、东大街道、白源街道、安源镇、高坑镇、五陂镇、青山镇,共有68个居委会,53个村委会。其中凤凰街道、白源街道、青山镇部分区域由安源经济开发区管理。
湘东全区辖1个街道、8个镇、2个乡,132个行政村(居委会):峡山口街道、湘东镇、荷尧镇、老关镇、腊市镇、下埠镇、排上镇、东桥镇、麻山镇、广寒寨乡、白竺乡。
扩展资料: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
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代属江南西道袁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州改为县。明清均属江西省袁州府。
民国3年(1914年)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
萍乡既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又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06年12月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922年9月,刘少奇、李立三等在此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萍乡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同时也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宜春专区。
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
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
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1979年1月,经江西省批准,萍乡设四个县级区。
1983年,改社为乡,撤销萍乡镇设立五街(凤凰街、八一街、后埠街、东大街、丹江街)。
1984年,萍乡市设置白源镇,管辖长溪、横板大队;设置广寒、万龙、鸡冠、五陂乡。
1986年2月15日,同意萍乡市湘东区设置泉田乡,管辖区为农科所的樟里、青泥、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个村。
1992年6月20日,将吉安地区的莲花县划归萍乡市管辖。
1997年11月13日,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以原上栗区的行政区域为上栗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上栗镇。撤销萍乡市芦溪区,设立芦溪县,以原芦溪区的行政区域为芦溪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芦溪镇。上栗县、芦溪县由萍乡市管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