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结构是什么?
以三进四合院为例子。三进四合院从南到北房间依次是倒座房、东西厢房、正房和后罩房,在正房两侧和厢房的南侧还会修筑耳房,用来做居住外的其他用途。
倒座房是位于院子最南边的房子,因为临近胡同并且照不到阳光,所以一般只是用来接待客人或是让佣人居住。
东西厢房是由家中晚辈居住的地方,由于东厢房居住环境好一些,所以在这里居住的人要比西厢房居住的人地位高一些。
正房是家中主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光线最好,居住环境也最为舒适。
后罩是后院的房子,有时候会修筑成两层,也称之为后罩楼。这里是家住女眷居住的地方,在西北角落的房间,则通常用来做厨房使用。
历史沿革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更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链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院,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如1998年拆除康有为的粤东新馆,2000年拆除赵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与此同时,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