狻猊是中国古代,对什么动物的别称?
狻猊,又写作狻麑,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一种兽类。最初指狮子,后来又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其形象常常出现在佛教法座、铜镜、香炉和脊兽上。
历史关于狻猊的记录最早见于《尔雅》和《穆天子传》。其中《穆天子传》只说狻猊是一种脚力超凡的走兽,《尔雅》则记录得更为细致,称狻猊长得像虦猫(老虎),以虎、豹作为食物。
晋朝郭璞为《尔雅》和《穆天子传》作注,表示狻猊指的就是狮子后世习用“狮子”一词,“狻猊”只用作一种存有古意的别称。
明朝流传龙生九子之说,具体说法不一,而狻猊常常被列入其中。
造型艺术汉字文化圈的艺术品上常常出现狻猊的形象。例如狻猊葡萄镜(俗称海兽葡萄镜),镜背用棱脊划分内外两区,内区以狻猊和葡萄为主纹,纹饰皆作高浮雕。狻猊葡萄镜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唐朝很有特色的青铜镜。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记龙生九子”称,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佛教以狮子作为佛陀的象征,常在佛陀法座上刻画狮子形象,称为“狮子座”、“狻猊座”或“猊座”。日语又仿照“陛下”、“殿下”等说法,从“猊座”中引申出“猊下”一词,作为对高僧或佛教宗派领袖的尊称。
明杨慎《升庵集》“龙生九子”称,金猊“性好烟,故立于香炉”。中国古代盛行焚香文化,唐宋的香炉盖常常做成狻猊的样子,其形象固定为张着嘴,烟从口中冒出。元明则出现了一种大型金猊炉,整体制作成狮子的形象。
尽管一般将狻猊视同为狮子,但在中式传统建筑的脊兽中,狻猊与狮子也会同时出现。如紫禁城太和殿屋脊上的仙人走兽,第三个为狮子,脑后的毛发为螺发;第七个为狻猊,脑后的毛发为披肩的鬃毛,因而又称“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