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之于孩子的心理意义
父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父子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关系,血缘上的父子,是配对关系,有了孩子,才有父亲。但从心理层面来讲,父与子未必是同时出现的,当我们成为生理意义上的父亲时,心理上是不是就有了父亲的角色身份,是不是就像个父亲的样子,不一定。
有的人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进入了父亲的角色,就开始想象着要做怎样的父亲。有些人虽然有不少孩子,但自己终其一生都没有在父亲的角色身份上待过。 所以,心理意义上的父亲与血缘上的父亲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候提前,有时候滞后,有时候甚至是缺失的。
同样的,孩子刚出生,在心理上也没有父亲的概念,因而生理父亲与心理父亲也不是同一时间出现。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相比于生理上的父亲,心理意义上的父子关系可能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客体在一个人的内心占的分量很重,这个人不但给你支持还能帮助你个人能力的提升,就意味着这个人可能是你精神心理意义上的父亲。中国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什么?就是师父这个人的角色形象在你的心中,甚至要超出你的生身父亲,能够给你支撑,能作为一个榜样。
心理意义上的父子关系的第一层含义是:父亲是孩子心理能量即内驱力投注的对象。 内驱力包含两个层面:爱和攻击力。所以,内驱力的投注既有爱的表达,也有攻击性的指向。孩子跟爸爸调皮捣蛋,那是因为爸爸值得他这样亲密的纠缠。
第二层含义是:父亲是孩子内心里的一个重要的形象标识,能帮助孩子建设自己的心理结构。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里只有妈妈,心里也只有妈妈,妈妈代表这个世界。随着越来越长大,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体现丰富的第一个变化是出现了爸爸,这是与妈妈不同的另一个角色和形象。
父亲是和妈妈不一样的形象和角色,他占据着另一个位置。因为爸爸的出现,就打破了之前的母子二元关系,这实际上对孩子是个锻炼,他要开始学会灵活的同时面对两个不一样的角色,处理三角关系,这是对心理功能的提升。
那说到这儿,我们有些同道可能会问,有些孩子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比如父母离异或者从小丧亲,孩子“没有爸爸”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糟糕?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重大的缺失,也不能弥补?其实,这个答案不是绝对肯定的,结果也不是不能弥补的。孩子没有爸爸,可能有哥哥、舅舅、叔叔、大伯、姥爷、爷爷等等可以“替补”孩子心理上缺失的父亲的角色,《宝莲灯》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一个版本。
《宝莲灯》讲的是沉香救母,其实也是父子关系的冲突体现,只是在这个故事中体现的冲突是舅舅和外甥的竞争。沉香的爸爸刘彦昌在沉香零到八岁时扮演的是妈妈的角色,是个很弱的、缺乏男人气概的形象。沉香为了救母,跟一个更强壮的男人——舅舅搏斗。沉香跟舅舅之间力量、权力的竞争,从与这个强大的男性角色竞争中体验到了力量,获得成为男子汉的自信。
沉香在救母的过程中,斗争的对象不是他爸爸,他的父亲是没有力量的。 但是孩子要长大,要有力量感,就要有人陪练,这样孩子才能在实打实的斗争过程中增长本事,如沉香与舅舅的搏斗。否则的话,他的能力就会一直停留在幼稚的理想化阶段。
我们一个人在真正的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本事、能力,是在与现实的较量中体现出来的,即:有一个可以较量的对象和在竞争的过程中让你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最后你能力的成长就是真实的。如果缺乏这么一个对象,也缺乏历练的机会,你狂妄的心就一直是虚妄的,是幻想的。 所以,只有通过现实的历练,成长出来的本事才是真本事。没有经过现实历练的本事,只能叫纸上谈兵的本事。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不是说你爹就是一个天然的好对手、好教练。所以,为了让你增长才能,找一个跟你匹配的对手“练功”——找舅舅,如果没有舅舅,找你二叔或者表哥,如果都没有,找个老师来。
人是需要跟恰当的客体、能扮演父亲功能的客体,在冲突较量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