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自己学会写古诗词?
展开全部
“古诗词”这个概念就是指中国古代诗歌与词牌。
我们把“诗词”分开来讲,因为诗词虽然同源,但是在发展中变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带来的美感,表现的内容也各有千秋,特别是形式上的分歧远大于内容和意境,虽然学习的方法有共通之处,但还是不能一概论之。
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就是古风和格律诗。
诗是韵文。 简单来说,诗是经过提炼的古代书面语言写成有节奏感的文章。而这种节奏感从何而来?就是汉字音调的起伏,前人从汉字发音中整理出四声韵,在诗歌中广泛运用,保证了诗歌的语言流畅性和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后来发展成为平仄,并根据平仄形成了近体格律诗这种更加精致的诗体。
所以,学习古诗第一步,掌握平仄。
不要相信 “平仄格律是诗歌创作的镣铐” 这种懒人借口,平仄是汉字发音系统,我们平时说话就在用。而格律是一套近体诗的规范,你可以不学,也可以学而不用。但是你如果不会格律,不会近体诗,等于自动放弃了中华诗歌文化传统中最高端文学体裁的欣赏,自动放弃了近千年来近体诗人浩如烟海的创作源泉。掌握近体诗的人在山顶俾睨天下,而不懂格律的人却在山底徘徊,还要讥笑山顶的人不自由。
你以为你丢失的只是镣铐,只是文字游戏,却不知根本就没有入门。
古体诗不讲平仄,不讲格律,大概押韵,相当于文言文版的现代诗。但是,古体诗最深处的东西就是当时代的古朴、古拙。我们在今天是无法还原那种古意的,即便是大量使用古词进行堆砌,因为时空的不可逆性,社会文化的精致化,今天的所谓古风剥去那些眼花缭乱的古词,内核不过就是一些虚拟的、浮华的、自以为是的古装电视剧的布景罢了。
可是平仄很难啊,有很多朋友会说。 其实一点都不难 ,只是在这个近体诗已经不流行的时代,没有人愿意花心思去钻研罢了。平仄格律远比英文、奥数简单太多,只是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说它难要比说自己懒好下台些而已。都是汉字声韵系统,咱们今天个个都在讲、无意识中都在遵守,能有多难?
关于平仄的学习以及近体诗平仄格律的推导,前面有多篇文章有详细讲解,包括绝句、律诗、排律都有介绍,有兴趣的认真看看,基本上都能入门。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步,大量阅读,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好的鉴赏力是技巧和意境结合提升的表现。鉴赏能力来自于大量的阅读,来自于对古诗发展变迁的理解。你知道《诗经》、《楚辞》,那你知道柏梁体,永明体,齐梁体,晚唐体,西昆体,四灵诗派吗?为什么这些诗派并没有好诗出世?因为这些诗体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关,都是在一个王朝走向衰败之时涌现出来的颓靡妖艳的作品,虽然辞藻华丽,用典艰深,可是并没有昂扬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也没有起到记录社会发展变革的作用。
“文章合时而著” ,诗也是一样的。当你对诗歌的发展史有了正确的了解,你就会从根本上了解到古诗的起落和演变,搞清楚自己的写作风格能够学习哪个时代的哪位诗人,找准自己的定位。
鉴赏力提高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对古诗写作技巧的提高。也就是前面说的平仄,韵脚,对仗的知识,以及古体诗的转韵,写作统筹,精巧构思各个方面的学习提高。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可以在读到古人诗句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写得如此精妙。
很多人夸口说写诗依靠的是情感,要什么技巧? 即便是李白、苏轼,也是讲基本方法的。情感是第一的,但技巧能够让你的作品更增加色彩,技巧是辅助表达的工具。 你看着不用技巧的,那是到了用熟用化的地步了。这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不是一开始就不要技巧。
当你有了很高的鉴赏力,一首古诗放到你面前,你可以立刻分辨出它的好坏,明白它要表达的内容,了解它构建的意象,那恭喜你,当你的灵感到来的时候,你的脑海中自然会有积累的经验替你解构你的感情,重新组合,用古诗特有的韵味表达出来。
第三步,摆正态度,虚心求教,创作交流。
其实这些步骤都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我们学习基础知识以提高技巧,大量阅读以提高意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学会诗词写作”。而你学到了什么技巧,阅读领会了什么意境,还是要通过自身的创作表达出来。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而经过认真学习和阅读,基本上诗歌学习者会越来越虚心。像那种到处发诗作,却只听表扬,拒绝批评的诗歌创作者,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
但是别人的批评也不一定就对。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诗歌知识框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对他人的批评和赞扬保持一种积极地、谦逊的姿态。确实有问题,当然好,可以借机提高。别人的指责有误,探讨一下,互相帮助提升。如果遇到半桶水的杠精,置之不理就好了。
不要盲目相信专家。真正的诗词专家都在历史里躺着呢,读他们的诗,去领悟,去发现,去形成自己的诗词观,这才是真正的“学会诗词”之道,而不是仅仅能写几首打油诗,博得一些低水平的喝彩,真正的知识跨越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神升华。
希望大家能达到这个层次。
诗词中词牌的创作
词牌除了在押韵上比近体诗要稍微宽松一点之外,其他方面是更为严格的格律体。所以不学平仄,格律,就不要去填了。即便学会了平仄格律,还需要了解清楚成千套词牌名的固定格式,然后找出能够合适当时情感的词牌,或者大气蓬勃的,或者哀怨婉转的,再依据固定格式进行创作。这个难度比写近体诗只高不低。
当然这是指要写好。瞎写,瞎填,那是没难度的。不过反正是瞎写,为什么不写没有规则,只要顺口,偶尔押韵的现代歌词呢?
个人建议,要学会诗词,从不讲平仄格式的古体诗入手,逐步掌握文言文的精妙,体会平仄音律带来的快感,自然上升到格律需求,再进一步研究近体诗。如果近体格律诗基本掌握,再考虑词牌。
因为,近体诗、词牌难度不相上下,而表现内容上,诗言志,词抒情,可以互相补充。如果大家能够在灵感忽然出现的时候,用合适的文体完整地抒发胸臆,并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产生通感,那就是真的“会诗词”了。
不但会了,而且高手已成。
我们把“诗词”分开来讲,因为诗词虽然同源,但是在发展中变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带来的美感,表现的内容也各有千秋,特别是形式上的分歧远大于内容和意境,虽然学习的方法有共通之处,但还是不能一概论之。
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就是古风和格律诗。
诗是韵文。 简单来说,诗是经过提炼的古代书面语言写成有节奏感的文章。而这种节奏感从何而来?就是汉字音调的起伏,前人从汉字发音中整理出四声韵,在诗歌中广泛运用,保证了诗歌的语言流畅性和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后来发展成为平仄,并根据平仄形成了近体格律诗这种更加精致的诗体。
所以,学习古诗第一步,掌握平仄。
不要相信 “平仄格律是诗歌创作的镣铐” 这种懒人借口,平仄是汉字发音系统,我们平时说话就在用。而格律是一套近体诗的规范,你可以不学,也可以学而不用。但是你如果不会格律,不会近体诗,等于自动放弃了中华诗歌文化传统中最高端文学体裁的欣赏,自动放弃了近千年来近体诗人浩如烟海的创作源泉。掌握近体诗的人在山顶俾睨天下,而不懂格律的人却在山底徘徊,还要讥笑山顶的人不自由。
你以为你丢失的只是镣铐,只是文字游戏,却不知根本就没有入门。
古体诗不讲平仄,不讲格律,大概押韵,相当于文言文版的现代诗。但是,古体诗最深处的东西就是当时代的古朴、古拙。我们在今天是无法还原那种古意的,即便是大量使用古词进行堆砌,因为时空的不可逆性,社会文化的精致化,今天的所谓古风剥去那些眼花缭乱的古词,内核不过就是一些虚拟的、浮华的、自以为是的古装电视剧的布景罢了。
可是平仄很难啊,有很多朋友会说。 其实一点都不难 ,只是在这个近体诗已经不流行的时代,没有人愿意花心思去钻研罢了。平仄格律远比英文、奥数简单太多,只是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说它难要比说自己懒好下台些而已。都是汉字声韵系统,咱们今天个个都在讲、无意识中都在遵守,能有多难?
关于平仄的学习以及近体诗平仄格律的推导,前面有多篇文章有详细讲解,包括绝句、律诗、排律都有介绍,有兴趣的认真看看,基本上都能入门。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步,大量阅读,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好的鉴赏力是技巧和意境结合提升的表现。鉴赏能力来自于大量的阅读,来自于对古诗发展变迁的理解。你知道《诗经》、《楚辞》,那你知道柏梁体,永明体,齐梁体,晚唐体,西昆体,四灵诗派吗?为什么这些诗派并没有好诗出世?因为这些诗体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关,都是在一个王朝走向衰败之时涌现出来的颓靡妖艳的作品,虽然辞藻华丽,用典艰深,可是并没有昂扬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也没有起到记录社会发展变革的作用。
“文章合时而著” ,诗也是一样的。当你对诗歌的发展史有了正确的了解,你就会从根本上了解到古诗的起落和演变,搞清楚自己的写作风格能够学习哪个时代的哪位诗人,找准自己的定位。
鉴赏力提高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对古诗写作技巧的提高。也就是前面说的平仄,韵脚,对仗的知识,以及古体诗的转韵,写作统筹,精巧构思各个方面的学习提高。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可以在读到古人诗句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写得如此精妙。
很多人夸口说写诗依靠的是情感,要什么技巧? 即便是李白、苏轼,也是讲基本方法的。情感是第一的,但技巧能够让你的作品更增加色彩,技巧是辅助表达的工具。 你看着不用技巧的,那是到了用熟用化的地步了。这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不是一开始就不要技巧。
当你有了很高的鉴赏力,一首古诗放到你面前,你可以立刻分辨出它的好坏,明白它要表达的内容,了解它构建的意象,那恭喜你,当你的灵感到来的时候,你的脑海中自然会有积累的经验替你解构你的感情,重新组合,用古诗特有的韵味表达出来。
第三步,摆正态度,虚心求教,创作交流。
其实这些步骤都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我们学习基础知识以提高技巧,大量阅读以提高意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学会诗词写作”。而你学到了什么技巧,阅读领会了什么意境,还是要通过自身的创作表达出来。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而经过认真学习和阅读,基本上诗歌学习者会越来越虚心。像那种到处发诗作,却只听表扬,拒绝批评的诗歌创作者,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
但是别人的批评也不一定就对。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诗歌知识框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对他人的批评和赞扬保持一种积极地、谦逊的姿态。确实有问题,当然好,可以借机提高。别人的指责有误,探讨一下,互相帮助提升。如果遇到半桶水的杠精,置之不理就好了。
不要盲目相信专家。真正的诗词专家都在历史里躺着呢,读他们的诗,去领悟,去发现,去形成自己的诗词观,这才是真正的“学会诗词”之道,而不是仅仅能写几首打油诗,博得一些低水平的喝彩,真正的知识跨越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神升华。
希望大家能达到这个层次。
诗词中词牌的创作
词牌除了在押韵上比近体诗要稍微宽松一点之外,其他方面是更为严格的格律体。所以不学平仄,格律,就不要去填了。即便学会了平仄格律,还需要了解清楚成千套词牌名的固定格式,然后找出能够合适当时情感的词牌,或者大气蓬勃的,或者哀怨婉转的,再依据固定格式进行创作。这个难度比写近体诗只高不低。
当然这是指要写好。瞎写,瞎填,那是没难度的。不过反正是瞎写,为什么不写没有规则,只要顺口,偶尔押韵的现代歌词呢?
个人建议,要学会诗词,从不讲平仄格式的古体诗入手,逐步掌握文言文的精妙,体会平仄音律带来的快感,自然上升到格律需求,再进一步研究近体诗。如果近体格律诗基本掌握,再考虑词牌。
因为,近体诗、词牌难度不相上下,而表现内容上,诗言志,词抒情,可以互相补充。如果大家能够在灵感忽然出现的时候,用合适的文体完整地抒发胸臆,并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产生通感,那就是真的“会诗词”了。
不但会了,而且高手已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