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方法探索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8-0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4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1万
展开全部

  导语:新形势下的教学已经步入了时代的轨道,老师满堂灌,学生的被动学已经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形式和方法迫在眉睫。怎样使数学课双边活动真正的互动起来,提高教学成绩呢?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方法探索

  一、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通过自我的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一方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切实把学习权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思维能力,完全符合国家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核心要求。

  二、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实验与改革,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已基本固定。即课前预习——出示目标——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自测互评——交流反馈(“兵教兵”)——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当堂练习。

  三、初中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

  1.教师是不是轻松了,只是课堂的观众?教师的作用该如何体现?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即以学为主体。但也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教师课堂上的组织、点拨、监督、评价、策划、裁判、主导作用不能抵消,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内在结合。恰恰相反教师不是轻松了,因为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下备课的准备更为充分,从学生课前预习的目的要求、课时目标的制定、自学导航的任务设置、学生自学的巡堂监督、学生自测互评的组织,反馈、点拨的方式与策略、到习题的分层和精选;再从教法,到学法教师都必须比以前付出的更多,准备得更精心,才能真正实现优化课堂的目标。因此,“教师成了课堂的‘观众’”,只是一句笑谈罢了。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8.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教学自学导航中教师必须要设置这样的问题驱动:①“三线八角”中,谁和谁是对顶角?谁和谁是邻补角?谁和谁是同位角?谁和谁是内错角?谁和谁是同旁内角? ②共有多少对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有了这样的任务动力,学生才能做到自学的针对性,而不至于盲目和散漫。当然教师的组织作用也彰显无疑。

  2.先学后教是不是只在高年级适用,而低年级不适用?

  教师们在实施“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总有这样的质疑,或总担心低年级学生的自学会无功而返。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方面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模式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教师必须要用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另一方面低年级的教材内容信息难度和信息含量都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这就教师必须要在相信学生能行的基础上,不断的调整自己,包括问题的'设置,趣味的吸引,学法的引领要适合学情和他们的认知水平。当然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这又恰恰说明低年级的孩子爱动脑、爱表现,教师要利用好评价的艺术,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学习的成功,而这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该如何制定课时的教学目标?该注意哪些基本原则?我认为:

  (1)课时目标不能太宽泛,要具体到学生能做什么来表述,有可操作性和达成性。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8.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的课时目标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是本课的课堂,把它定为课时目标就显得很笼统,我们可以表述为:①要求每一位学生能熟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②能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2)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离不开学生实际水平的,即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学情。他们是哪个年纪?他们数学基础如何?我们所学的内容他们是否了解过?他们的兴趣如何?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我们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搬80公斤的物品会怎样呢?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者设计的环节、情景有较大的难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仍需要我们精益求精地去探索、去认识、去提高。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的方法探索

  一、精心设计导入,确定课堂重点和目标

  数学课的导入在情景设计上,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情趣盎然,使学生了解课堂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确定课堂的重点和目标可以教师直接揭示目标。即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前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任务,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第二种,学生合作探究,揭示目标。即教师上课时只告诉学生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成立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引导,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这尤其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此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了解学习中有障碍的小组的学习情况,视情况作出适当的辅导,注意讲解的声音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同时尽可能地收集学生自学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把主要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面的教师点拨做准备。

  三、营造活动的氛围,快乐中收获知识

  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高涨。为了检测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把成果展示到黑板或白板上,(也可用竞赛或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奋程度,如采用组与组之间互相点兵、PK赛等形式)当每个小组展示完之后,小组内自查或组间互查,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问。对于学生没有展示的知识点,教师进行点拨,补充,归纳。例题、习题的教学,也是让每组一名同学到黑板或白板上展示,组内其余的学生补充。教师巡回检查,黑板上的同学做完之后,同学和教师互评,如果黑板上的解答有错误,用彩色粉笔标出错在哪里,这样其他同学便一目了然。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新课授课结束后,为了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科学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一般来在源于每一节课后面的练习,或是教师出示一些基础典型练习;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每组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重视总结,查漏补缺

  要重视课后的总结。一般可就如下问题进行小结:①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使用了哪些方法?②还有什么疑问?③有无不同观点?④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六、巧设课后练习,拓展延伸知识

  拓展延伸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精心设计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作业内容典型化

  首先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其次还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3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二)作业形式多变化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例如: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形式。还应补充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三)作业布置层次化

  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及每节课后的作业要求尺度,对全体学生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证明对各类学生布置等量的、相同内容的作业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要求。因此在备课时,划出作业中的必答题与选做题,以不同的记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