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的弹奏方法

 我来答
时尚达人1718
2022-06-04 · TA获得超过60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1万
展开全部

  古典吉他主要用于演奏古典乐曲,从演奏姿势到手指触弦都有严格要求,技巧精深。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古典吉他的弹奏方法,欢迎阅读。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一、拍弦

  拍弦是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微微弯曲,力贯指尖拍打琴弦。注意食指、中指、无名指要并拢,这样手指就不会滑到琴弦下。

  比如羽泉的《彩虹》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拍弦弹唱歌曲。大家可以练习一下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二、推弦

  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夹住琴颈,按弦时装动手腕,琴弦因为弯曲后产生张力而音程增大。用在Pick吉他演奏中。分为半音推弦、1/4推弦;全音推弦;小三度推弦或小三度以上推弦。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三、揉弦

  揉弦是为了改善音色用的。拨弦发音的同时,将左手指揉动,拇指放松依附于琴颈。四品和四品以下沿琴弦左右移动,振幅大。四品以上可以沿琴弦上下移动。在你需要的地方都加上,可以改善音色。注意左手指必须压紧,感到是指骨控制着揉弦。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四、滑音

  还记的圆滑音吗?圆滑音和装饰音的左手指击弦和钩弦使琴弦发出声音,在民谣吉他六线谱它们分别是用H和P来表示。

  滑音是吉他上的一种弹奏技巧。滑音是左手指在同一根弦上由一个品位滑到另一个品位而使琴发出声音,不需要右手的参与。分为上行滑音和下行滑音。在吉他六线谱中用S表示。

  弹奏方法:

  滑音第一个音的左手指按好,右手拨出,然后不离开指板滑向下个音位,下行同样由第一个音滑向第二个音,也不离开指板。在弹奏时注意左手指要垂直按弦,滑行时手指不能松动,力度均匀适中,滑动平稳,同时还要注意左手拇指的放松。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五、止音

  止音也叫着消音。在音乐表现上音可以分为圆滑的,和跳跃的。要出现跳跃的音符就需要将拨响的音止住。

  有两种方法:

  右手指拨完弦后再将拨弦的手指轻放在弦上,可以是同一拨弦的指也可以是其它手指。这样就将音止住。

  右手拨完弦后将左手指微微抬起,注意左手指不可以离开弦,这样我们也可以把音止住。

  古典吉他弹奏技巧六、制音

  也叫闷音。分为右手制音和左手制音两种,用在Pick的演奏中。

  左手制音是用左手指轻轻贴着琴弦,右手照常演奏。右手制音是用右手掌内侧轻压住靠近琴桥的弦,使弦不能完全振动发音。

  这样可以发出沉重、郁闷的声音。注意不管是左手还是右手一定不可以将弦闷死,发不出音,也不能闷不住弦。

  这是一段左手制音的谱,注意和切音不同:

  闷音在在民谣吉他中很常用,在摇滚音乐中应该更是广泛,可以让摇滚乐更有力量和爆发力。

  提高古典吉他技巧的方法

  一:重点练习

  应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一些困难的指法看一看能否改善(应符合生理结构和音乐表现);分析和检查引起困难的原因;对全曲技巧特点进行总结.根据乐曲特点单独练习,如快速旋律.连音,琶音,轮指等.

  二:分段练习

  将乐曲划分为最小的段落,然后集中精力个个击破,使技巧能迅速掌握.分段练习可从头到尾一个小段一个小段的练习,也可将乐曲的主题动机,乐汇,乐段等分段;还可将乐曲中具有独立音型的片断,音阶,琶音等分段练习.

  三:组合练习

  将乐曲中个种旋律和音型进行分类,把有类似的部分组合在一起,使练习直接实用.如:A,B,A三段体省去一个A段,回旋体只叹一个A段等.

  四:变形练习

  将乐曲中比较困难的地方适当变形,让技巧更容易掌握,或者将乐曲的旋律和音型作变动,使音符的组合增多或减少,扩张或压缩等.如:缩短长时值的音型,改为短时值的音型时,必然加大,加快手指的运行和连接等.

  五:变速练习

  将乐曲原有速度作变动,通过个种速度获得不同的练习效果.如:把快速变为慢速更能练习两手的配合,清晰的发音以及不易发现的细小错误;把慢速变为快速更能练习手指动作的连接和手指快速的变换,增加练习的数量和技巧的熟练程度等.

  六:扩大练习

  将乐曲的技巧形式扩大,使练习的效率更高.如:把乐曲中的指法组合,音群和音列范围扩大,使练习量加大,从而提高和加强原来的技巧程度.或需要加强练习的地方,增加音的数量,指法组合等,或不断加快速度,增加手指的变换和交替能力等.

  七:渐进练习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即按照乐曲的技巧难易重新组织后循序渐进练习.

  八:简化练习

  将乐曲的技巧难度尽量简化,使练习更易掌握.如:将音的组合简化,将节奏音型进行改变等.

  九:反复练习

  将乐曲中不易掌握的部分反复练习.

  十:强化练习

  经常对乐曲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抽出独立练习.

  古典吉他演奏的四种记忆方法

  一、肌肉记忆:

  它是本能记忆,几乎全靠的是潜意识,无法用明意识去控制。"肌肉记忆"这个词,个人认为可能有误导之嫌,似乎称为“下意识记忆”更恰当(肌肉本身不会记忆)。

  它虽然可能是多数人主要依赖的方式,但不可捉摸,可能会在关键时刻背叛你!尤其在怯场(stage fright)时。

  完全依赖肌肉记忆的人,如果从头到尾地弹一首曲子是可以的,但你请他从中间某个乐句来弹,就不行了。因为他只用明意识记住了开始的指法。

  二、指板记忆:

  也可说是指法记忆。多数(业余)人士的“记谱”过程,用就是这种,他们实际记的不是“谱”,而是指板上指法的序列。

  只用六线谱的弹奏者用的就是这种记忆,因为六线谱也只提供了指板上的位置信息。但弹古典吉他入了门都知道,看五线谱要快得多。

  记住一些和弦的指法并在曲子中发现它们,无疑是积极的一个好方法。这已经体现了演奏者的基本功和素养。

  但是,这还不是真正的记“谱”。因为头脑中记忆的还只是一系列的指板记忆,内在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你可以拿一首自己最熟悉的曲子来考问自己:

  1. 此曲什么调?

  2. 大调小调?

  3. 转调了没有?哪里转的?

  4. 这个左手手指全用上的指法(可能是你的重要指法记忆点)是什么功能?是主、属、下属(一般都有)的哪一个?

  如果答不上,即所谓知其然不如其所以然。不必灰心,我相信第四个问题很多人都答不上。毕竟,这超过了演奏需要。(“我只是喜欢弹这首曲子,我又不是作曲家。”)

  正如生活中很多事情,明知到能作到最好,但是说着容易,但真正作到却是很难的。

  三、乐谱记忆:到了这个要求,开始“功夫在琴外了”

  很多演奏家在建议开始学一首新曲子前,先不着急弹,而是先拿起乐谱熟悉一下。先向自己提上述的问题。还要注意标的速度、表情术语等。他们建议先唱一唱旋律或脑中先过一遍,再注意一下节奏,必要时用手打打拍子。

  好像这里有点跑题,(记谱和分析谱)但道理是相通的,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这时的记忆是有逻辑的!是有”脉络“可寻的。这样的记忆要可靠的多。当你知道索尔的《月光》是B小调,第一个指位是Bminor,(B小调主和弦) 你永远不会按错这个和弦。《阿尔罕布拉的回忆》是A小调转A大调,你理解了转调后的那个A和弦的指位,也就理解了C为什么变成#C,自然就轻松记住。

  不过,要让对乐谱的理解帮助到演奏记忆,一个重要的关要过:那就是对指板上音位的熟悉度要求。光记住不够,要熟,熟到你的大脑已建立起这样的反射: 眼睛读着乐谱,头脑已解读成指板的按弦位置。这个要求是只用指板记忆的演奏者是用不到,也往往是没受过系统的视奏训练的爱好者的“软肋”。提高这一能力的训练途径可能也无他,“多视奏尔。”

  但是是否真的需要对谱子精熟到能在五线谱本上把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地默写出来?这个,我不敢说专业演奏家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但是,你看,音乐会上的每个演奏者身前不是有一个谱架吗?说明他们也没有背下来,他们只是熟悉而已。大概好比诗歌朗诵者,手里还是要拿着书的。

  至此小结一下前三种记忆

  至此,先小结一下:肌肉记忆(无意识,消极) ——指板记忆(有意识,积极)——乐谱记忆(有意识,积极,但左脑机械记忆量大)

  第一种,肌肉记忆,是下意识的记忆过程,无论如何,它可能对你帮助巨大,但不受你控制。

  第二种和第三种指法记忆和乐谱记忆。后者(乐谱记忆)最可靠,让你事半功倍,但努力空间大,把乐谱上的所有信息完全记住是很难的(可能也是不必要的)。演奏者的记忆也离不开前者(指法记忆)。

  虽说第三种乐谱记忆似乎是最具逻辑性的,但根本的问题似乎没有解决。在真正音乐会演奏时,我们的意识似乎不应还集中在“下一个指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而是倾心展现并共享心中的音乐内容上。

  后两种虽属明意识可控,但似乎只在练习阶段有意义。

  第四种(终极)记忆:音乐记忆

  我从知乎上另一个答友woodoo001的回答受到很大启发,他提到了“音乐记忆”这个概念.... ...

  说的对!真正演奏时,我们要进入音乐表现中去的,与平时练习不同,那时的注意力已不应在记谱上边!说到底这是水到渠成的东西,功夫在平时。我提到的指板记忆和乐谱记忆其实只是在准备(练习)阶段的一种明意识可控的努力。

  一些答友从自身体验出发,强调了“肌肉记忆”(下意识记忆)的重要性,认为是根本的,因为演奏时的应有境界应该是沉浸在音乐中自由翱翔。我也有同感。下意识记忆在演奏(不是练习)时起的作用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近乎绝望地依赖它,却不一定知道怎么去驾驭它,如何在准备过程中最有效地增强它。

  我们听过几遍流行歌,就可以哼出来,这完全不用太努力!这就是神奇的音乐记忆! 浅见是这属于右脑的形象记忆,而不是左脑的机械记忆。

  于是我在上面提到肌肉记忆(无意识,消极) ——指板记忆(有意识,积极)——乐谱记忆(有意识,积极,但左脑机械记忆量大) 这个阶梯之上,再加上一个音乐(声音)记忆 (有意识,积极,也许,对于没有练耳基础的人来说,是全新的右脑形象记忆?)

  也许这才是音乐记忆金字塔的尖端,音乐记忆似乎摆脱了纯理性的机械记忆,接近了所谓“物我两忘我”的境界,也可能稍稍解释了”“肌肉记忆”的机理。与“肌肉记忆”相比,它是可以去有意识地去加强的,是有努力方向的。(比如视唱练耳,在头脑中听假想中的弹奏这样的练习)

  据此,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建立起音乐(脑中的)和乐谱+指法的联系。在决定练一首曲子前,你一般来说它的音乐,(旋律、和声)已在你的脑中,(注意,是声音,不是符号),如果机械地看谱、记指法而不去联系这脑中的声音,那是多大的浪费啊!

  联系两者的方法之一也许是,看谱时,未弹时,先在脑中想像这个声音,然后弹出来,印证这个声音,注意一下乐谱,再注意一下指板上指型 (这时是符号记忆)。慢慢地串起来,慢不要紧,脑中的清晰关联要紧!

  甚至手上不要弹得太多,指不轻弹,弹必聆听。脑中要活跃地听、比较、关联。手上过多的弹出声来也许会你分散记忆!有时也许是大脑疲劳后的一种下意识地避重就轻行为。

  这里,视唱练耳这一平时基本功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这大概也不必论证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