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蚯蚓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不过蚯蚓怎么养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蚯蚓的介绍 :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体长约100mm,体重约0.5克。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圆筒形,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解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亦称钓鱼虫(angleworm)。陆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JohnMarkham是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陆生动物,1,800馀种,尤指正蚓属(Lumbricus)的种。在美国有17个本地种及13个从欧洲引进的种,其中陆正蚓(L.terrestris)最为常见。蚯蚓几乎见於世界各地所有湿度合适并含足够有机物质的土壤。一种澳大利亚蚯蚓可长达3.3公尺(约11呎)。陆正蚓长约25公分(10吋),浅红褐色,之所以带浅红色,是因为血中含血红素。某些蚯蚓(如原产英国的浅黄绿并唇蚓〔Allolobophorachlorotica〕)为绿色。
蚯蚓的躯体分为多数体节(陆正蚓多达150节)。某些内脏器官(如排泄器官)见於每一体节。第32∼37节稍粗,无节间沟,色稍浅,在生殖季节能分泌黏稠物质,形成蚓茧,包裹排出的卵。蚯蚓躯体前後两端渐细,尾端稍钝。蚯蚓无视觉及听觉器官,但能感受光线及震动。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据估计,蚯蚓每日的进食量及排遗量与其体重相等。
蚯蚓为雌雄同体, 但需行异体受精。交配时两条蚯蚓互抱,并分泌黏液使双方的腹面黏住,各排出精子输入对方受精囊内。交配後两个个体分开,形成蚓茧,蚯蚓自蚓茧向後退出,茧前移至第14体节时成熟的卵落入,经过第9∼10体节时,受精囊内来自对方的精子逸出,使蚓茧中的卵受精。交配後24小时,蚓茧从蚯蚓的头端脱出,留在土壤中。通常於2∼4周後形似成体後微小的幼体自蚓茧钻出。60∼90天后性成熟,约一年後发育完成。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层,但於气候乾旱时或冬季可钻入2公尺(7呎)深处。有一个亚洲种於暴雨後能爬树以防淹溺。蚯蚓为多种鸟兽的食物,又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疏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我国有2000多种。
蚯蚓的饲养技术 :
1.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喜黑暗的穴居动物。以腐烂的有机质废物为食,喜食带有酸甜味的食物,目前人工养殖蚯蚓主要采用牛粪,糖渣、猪粪、鸡粪、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等。
2.选种
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应选择那些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种类。目前最优良的品种有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它们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的品种,其他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等。
3.场地的选择
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要求,选择离猪场或鸡场较近、地势平坦、温暖、潮湿、植物茂盛、天然食物丰富、僻静、没有污染、接近自然环境、水源方便、土壤柔软,富含腐植物、能灌能排、日光照射充足(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4.蚯蚓的基料与饲料
基料是蚯蚓栖息的物质材料,又是蚯蚓的食物来源,养殖成功与否,基料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以猪粪、稻草或瓜果混合为基料,基料要求密度小、压力小、含水高、保水性好、透气性强。将新鲜猪粪60%,草料40%,加入一定量的EM菌发酵液和红糖拌匀,浇水,使其在55%~70%之间,高为1m,让其松散不要压实,盖膜密封厌氧发酵20天。
5.建立养殖床
蚯蚓养殖床建立在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没有大块的土块、能灌溉能排水的地方。首先将地面平整,将发酵好的基料均匀的铺在地上,铺设厚度为10cm左右,宽度为1.0m左右。铺好后将蚯蚓种均匀的洒在基料上,蚯蚓要洒均匀,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投放0.25kg~0.40kg,夏季密度可以小些,冬季密度大些。铺好蚯蚓后,在蚯蚓上面再铺上一层基料,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铺好后在基料上浇上适量的水,一天后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蚯蚓逃跑,萎缩,死亡,肿胀,要查明原因,可能是基料没有发酵好,应重新发酵。养殖床之间要有1m左右的空隙,以便加料和管理。
6.饲养管理
①温湿度和PH值
温湿度对蚯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生长温度为5℃~30℃,最适合温度为20℃。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其生长,0℃以下会冻死蚯蚓,当温度超过32℃时,蚯蚓就会停止生长,40℃以上时蚯蚓出现死亡。蚯蚓的生长发育水分在60%~70%之间,孵化期水分在56%~66%为宜。蚯蚓的生长繁殖与PH有密切关系,生长环境和基料的PH在6~8之间,最适宜为7。
②补料
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将全部猪粪变为蚯蚓粪,此时需补料。补料时,可以在原饲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根据蚯蚓的食量确定加料量,饲料要铺设均匀,再加上稻草,经常浇水保湿。
③浇水
为了确保蚯蚓正常生长,特别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浇一遍水,水不能有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浇透,使上下层料接上,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早上或晚上浇。
④ 养殖床的管理
蚯蚓养殖床中不能混入其他杂物,并且要经常疏松,以保证空气流通和幼蚓成活,养殖床之间的过道要保持干净。定期清除蚯蚓粪,以保持环境的清洁。用铁耙翻动养殖床时动作要轻,尽量把蚯蚓卵埋入基料中,以免影响孵化率。
7. 采收
蚯蚓的世代间隔为60天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采收,如果不及时采收就会外逃。当每平方米达到1.5~2万条,大部分蚯蚓体重为400mg~500mg时,采收成蚯蚓。夏季每个月采收一次,春、秋、冬季每3个月采收2次,采收后及时补料和浇水,通常一个月加料一次。
注意:无论是自采的,还是从市场上收购的鲜活蚯蚓,首要的问题是将收集到的鲜活蚯蚓,用清净水漂洗干净以后,加热煮沸5-7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死蚯蚓体内、体外的寄生虫。一般的做法是将漂洗、煮熟后的蚯蚓切成小段,添加到饲料中混合喂鸡;或者灭活后干制,配料时合理搭配喂给。饲喂量上,产蛋鸡每天每只饲喂15-20克或添加饲料量的12-15%,同时减去日粮 10-15克后饲喂。其他阶段的如青年鸡、商品鸡等可以依体重增减饲喂,对生长增重也有良好的效果。
蝇蛆的养殖分种蝇饲养和蝇蛆饲养两个阶段。养种蝇是为了获得大批蝇卵,供繁殖蝇蛆。饲养蝇蛆的鸡所产的蛋,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蛋内脂肪虫子鸡蛋普通装不超过3%,蛋白质含量超过12%,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钠、钾、钙等矿物质等。
蚯蚓的繁殖 :
蚯蚓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在第10、第11节的后侧,有两对精巢囊,每一个囊内有精巢和精漏斗各一个,通过隔膜上的小孔与后一对的贮精囊相连;贮精囊两对位于第11节和第12节内,精细胞在精巢中产生后,先进入贮精囊中发育,待成熟后再回到精巢囊,由精漏斗经输精管排出。两条输精管,在13节后,两两平行,当行至第18节与前列腺的支管和主管相会合,由雄生殖孔排出,雄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雌性生殖器官有葡萄状的卵巢一对,附着在第12、第13节隔膜的后方,成熟的卵落入体腔,经第13节内一对卵漏斗,通过较短的输卵管,至第14节会合,而由雌性生殖孔排出,雌生殖孔只有一个。另外,在第6至第9节内,有受精囊2或3对,为接受和储存异体精子的场所,开口于6至9节间腹部节间沟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