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 我来答
嬉游
高能答主

2022-09-05 · 旅游爱好者,文字与视频分享
嬉游
采纳数:27 获赞数:86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刘轩豪,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刘轩豪父母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很多人都看过刘轩豪演过的电影。比如2012年7月开拍首部本土影片《抱着你》。其实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具体做什么生意在这里不便说。而刘轩豪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很多父母借鉴的。

刘轩豪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无非就我们通常当中所说的这些方式,第一个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孩子在从小的时候就培养一种比较自觉的习惯,比如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以及良好的日常作息习惯,这也是为日后孩子自觉自律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第二种教育孩子应该从小的时候叫给他做一个好的教育思想,传递一些正能量,比如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他们对这种教育的事情也是非常到位的,而做的方式和方法也很独特,这也是培养孩子一种从小就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方式,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有很多的,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应该从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那种自觉的习惯,不要等到长大了的时候才教育孩子,那么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了。

那么第三种那就是要培养孩子的一种良好的个性,比如说给孩子养成一种性格方面的培养,其实也是很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成败,也就说要发现孩子那种存在的性格缺陷,小的时候要注意到孩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比其他同龄人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孩子在一些性格方面有缺失,比如说他性格比较内向,或者是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感想,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的纠正孩子,刘轩豪的父母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他们从小也是根据孩子的性格成长过程,以及从小培养孩子的一种自觉性和良好的作息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Ljyh19820803
高能答主

2022-09-25 · 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355万
展开全部

1、培养孩子自制力
  孩子都是喜欢贪玩的,主要原因还是约束力不够,自制力太差。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份计划,将所有的事情都计划好说不定能帮助孩子自我管理。计划书是做好了,可是孩子会不会认真的执行还是另一回事呢。所以家长也要监督孩子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抓好督促检查;二是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循序渐进;三是做好总结。定期做总结,对孩子上一阶段的表现进行评价,做得好的可以进行奖励,坏的进行批评改进。注意说的方式喝方法,要让孩子接受,语气不能太过分。
  2、在游戏中体现自主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也是最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不仅能使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再现,还能为孩子的各种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游戏中教师经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老师不参加在游戏当中,只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让孩子自主的活动;二是老师参加到游戏中去,只做孩子的玩伴,不操纵游戏的过程,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活动。
  3、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
  平等的交流可以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同时可以通过与孩子间的交流,把一些只有在孩子出错时才“教训”的道理自然而在地灌输给孩子。把对孩子的评价在日常谈话中自然地表露出来,既不会让孩子感到你是在专门“有意表扬”他,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了解你的观点和看法, 增强自我信心。与孩子谈话除了学习上的交流,还应有思想上的交流。通过平等和善的对话,要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不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领导。这样孩子就会得到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对于强化自律意识是有好处的。
  4、定目标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
  家长过高地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过分地逼迫孩子学习,占用了孩子的娱乐休闲时间,使得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总觉得没时间玩。应多与孩子交流,尝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看到孩子在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的积极变化。同时对孩子改正不足不可一曝十寒,立竿见影,要允许孩子身上“毛病”的反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草abc123

2022-09-28 · TA获得超过110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9万
展开全部
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自我负责。自我负责就是做出选择,承担后果。自己知道这是自己的选择,不管随之而来的是什么,都是自己需要承担的后果。
如何培养一个自我负责的孩子呢?首先就是要遵循“当事人原则”。简单来讲就是理清任务的当事人是谁,无论是学习还是健康,个人成长还是未来发展,孩子都必须充分接受他是这些事情的当事人。
的确,孩子小的时候非常需要我们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但当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慢慢培养自我负责的能力了。很多时候家长迫于时间压力会忍不住代替孩子来解决问题,孩子从不情愿到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照顾的便利就是问题的根源。
因此,第一步:通过责任转换法,把责任交给孩子,并且信任他们的能力。我们做事情通常背后都有自我的心理动机,这个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也可能是内部动机。我们以写作业磨蹭为例,来看看如何发现孩子的动机,并利用内驱力进行责任转换。
当看到孩子作业写得慢,一直磨蹭的时候,最着急的莫过于陪读的父母。好,这时候我们先停下来看一看,做作业慢这个事情深受困扰的人是谁,没错,是家长。而反观孩子可能甚至还在享受作业磨蹭带来的福利:这么晚了,我只需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理直气壮不用完成家庭额外的作业了。
所以想要孩子快速完成作业在这个时候只是我们家长的需求。那么我们就要变身为孩子来想想看,我有没有什么理由必须要早点写完作业呢?这样做我能有什么好处。把可能的好处列出来,找到孩子的需求,并且让他享受主动选择带来的好处,强化他主动选择的意愿。比如,孩子早点完成作业可以换取玩耍的时间,那么是否可以尝试让孩子拿到这个好处。在这第一步,我们完成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上的转变。这可以让孩子收获掌控感同时也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情感体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