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是什么意思,“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吗?
在古代的时候,官吏在大致意义上说的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但是实际细分“官”和“吏”确是不一样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官”指的是朝廷任命的“朝廷官员”,有官级,有朝廷俸禄的。但是“吏”指的确是隶属于官员的从属人员,负责具体执行事务的,官要比吏高级很多。两个是不一样的。
在秦朝的时候,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这个时期的官员都是由朝廷任命的,像郡守,都尉,县令,县尉这些高级官员由朝廷任命,但是一个县地方很大的,只是凭借这两三个官员,是根本管理不了的,所以这些官员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就会选择一些比较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来帮助自己管理,做自己的帮手,这些人就是吏,这些吏都是官员自己找的,俸禄也是官员自己发给他们。
到了汉朝,官僚系统进一步的完善,官与吏的称呼也正式出现,这个时候,俸禄在两百石以上的叫做官,在两百石以下的叫做吏。
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朝中的官员都是豪门贵族出身,基本本身是没有什么能力处理事务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寒门读书人又没有办法做官,所以这些人就去做官员的门吏,帮助官员处理事务,然后还是官员给他们发俸禄。从这之后,官员和吏就分开了,唐朝的科举制度也是禁止吏参加考试的,这之后官员就是指那些有级别,有朝廷俸禄的朝廷命官,吏就是指那些依附于官员,帮助官员办事的人。
古代的官多半都不是本地的,都是别的地方调过来的,所以就得在本地找一些熟悉地方的吏,来帮助自己处理事务,吏的好坏就是直接和官员解决事情的能力有关系了。两者关系是很紧密的。中国的官吏制度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从秦朝开始,到清朝,一直都不断的变化,但是官和吏的关系确实基本就是这样,没有太大的改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官吏的称呼才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