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读了大学的农村孩子,反而是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里。名义上他们是跳出了农门,不用再当一个农民了,但实际上他们很难彻底跳出农门,农村依然是他们的牵绊,与此同时,他们又很难融入城市里,因为城市的房价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像个外人一样。
读了大学的农村孩子,这辈子很难回去农村了,回去了也会被人嘲笑,嘲笑他们读书白读了,但是城市也很难融进去,想要在城市立足、扎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仅仅房价都足以劝退很多人,因此,很多人就会感慨,城市留不下身体,乡村留不住灵魂。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了大学,有了大学生的身份,除了扩宽他们的眼界之外,反倒是更加束缚了他们,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了解的东西越多,眼界越是扩宽,其实人的焦虑感就会越严重,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我没有见过阳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农村大学生就是如此,他们见识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但是他们只能围观,融不进去,为了能够赚更多钱,他们就会接受996内卷,在职场上拼命干活,拼命加班,而且他们也见识到了起点的重要性,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很多人一生奋斗的终点,所以他们会很焦虑,会想尽办法来“鸡娃”,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
相信这一个问题,不仅是绝大部分农村学生困惑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大一部分普通家庭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真思考和对待:第一、在高考填报专业时要认真选择。农村的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要以工科为重、理科为辅,文科慎重。为什么要以工科为重呢?因为工科更多的是实际操作方面的一些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工程师。
而理科是培养以研究为主的科学家。文科生将来的就业,除了一些顶尖院校的学生之外,更多的是依靠于自己家庭的人脉和资源的支撑。所以在工科、理科和文科的选择上以这个原则为准。具体在专业的选择上,农村的学生要倾向于那些容易就业的一些相关专业,诸如计算机类、土木类、机械类、矿业矿产类。还有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的如公费师范生,定向医学生,以及面对定向地区和省份招生的一些专业。
这些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工作,不再需要我们自己和家庭的关系。第二、一定要提前做好吃苦的准备。农村的孩子没有门路,没有人脉也没有钱,唯一可以拿出的就是自己的吃苦耐劳的意识和踏踏实实工作的精神。所以农村孩子做任何专业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计算机要做好“996”的准备,土木类要做好“风餐露宿”的准备,机械类要做好“加班加点”的准备,定向专业要做好”深入基层“的准备。
农村孩子的唯一的路都是用吃苦耐劳的精神所铺垫出来的。第三、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要精心安排。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农村的孩子要首选二三线城市、慎重选一线城市、少考虑四五线城市。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呢?简单来讲就是一线城市生活太累,四五线城市人情太重,二三线城市机会更多。农村的学生,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农村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偏远,贫穷落后的地区。
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仅仅能够供养一名大学生就读。所以农村学生及早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就是首要选择。如果选择一线城市,可能机会会更好,出路会更多,但是在你毕业的前5--8年中,是没有办法对家庭有什么帮助的。而四五线城市,由于更多的是重视的人情,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那里工作更多的是靠着家庭的关系和家庭资源的支撑。
相比较而言二三线城市在这方面正好处于二者之间。有人情世故的存在,但是也更重视能力和规则。而二三线城市生活的压力对比一线城市也是相对比较小的,这样你才有机会利用自己的经济收入给家庭以有效的帮助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