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问
导语: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契约,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呢?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问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真正做到问得“巧”,问得“妙”,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巧用提问,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我先播放了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让同学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为什么?比赛开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还差点把屁股给颠破了。
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别的动物都被颠得七上八下,而惟独小白兔的车子却跑得又快又稳?此处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巧用提问,培养理解力
又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开始,我用课件展示学生们用小棒摆作品的主题图,去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经验产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然后提出一些问题: (1)你们会摆这么多作品吗?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此处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你所摆出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式表示。
(3)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
这个例子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经历了由特例进行探索、归纳、猜想的积极思维过程,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既让学生感悟到了乘法和加法的内在联系,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3、巧用提问,拓展思路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觉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另外,我以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以下八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可及性原则。
4、适量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层次性原则。
7、全体性原则。
8、及时评价原则。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问例析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不同提问方式:
①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②你会画直线吗?你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③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④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⑤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⑥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以上6种不同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层次是不同的,教学时如何把握呢?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提问方式,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一般来说前3种类型提问方式常用于直接教学模式,后3种类型提问常用于间接教学模式。总之,提问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
再如:在教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生2:我认为是选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我们在“敢于发问―学会思考―互助合作”的良性轨道上,创建平等和谐宽松的“对话场”,让课堂提问成为“学习共同体”对话的桥梁,让“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提问的精彩一环,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