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为什么要写下《吕氏春秋》?只是为了千古留名而已吗?
吕不韦确实是出于千古留名这一目的而主持编写了《吕氏春秋》。吕不韦所生活的时代是战国末期,这一时期的秦、燕、赵等七国因实力强大而被合称为“战国七雄”。由于“七雄”中的秦国在后续的发展中实力日益增强,所以引得其余诸侯国为了对付秦国而逐渐兴起养士风气。基于这一风气的兴起,该时期出现了以养士著称的“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以及孟尝君,他们分别来自魏国、楚国、赵国以及齐国。这四人门下食客数量众多,都拥有非常高的声望。身为秦国相邦的吕不韦见状便觉得实力强大的秦国也应该有这类人才,于是他也开始广招门客。不同于“战国四公子”,吕不韦在招揽门客时主要是针对文人学士,勇夫猛士则鲜少受到他的招揽。
吕不韦之所以会区别对待文人学士与勇夫猛士,原因在于他觉得文人学士可以通过著书来闻名天下,甚至流芳后世。正好存有永垂青史这一野心的吕不韦因是商人出身而无法自己著书,是以他只能通过大规模招揽文人学士来实现这一野心。当时被吕不韦招揽至他门下的文人学士多达三千余人,这些人后来在吕不韦的授意之下开始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由于这些门客的见闻经历、思想学说、人生感悟等都不一样,所以他们所撰写的文章囊括了很多内容。吕不韦差人将这些同时包含了天文地理、士农工商以及道、法、儒等多家学说的文章仔细进行筛选,然后将筛选出来的文章编纂成书,最后将其取名为《吕氏春秋》。待《吕氏春秋》编写出来之后,吕不韦又让人将其内容誊抄出来悬挂于城门口,然后说若有人能增删一字便赏千金。经由这番宣传,《吕氏春秋》以及吕不韦迅速名声大噪。
除此之外,由于《吕氏春秋》内容丰富,给后世之人呈现了诸多战国后期的遗文佚事异己思想观念。是以这本书至今仍拥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吕不韦也确实凭借这本书达到了千古留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