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阳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王阳明个竹子什么结果都没有。但他却真的去尝试了,这就是阳明先生最重视的“知行合一”。
如果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都像阳明先生一样去尝试一下如何“格物”,而不是像阳明先生一样,从此就放弃了格竹子之类,那么就总有人会格出名堂来,这个名堂,我们现在称为科学。(王阳明最后提出了“心无外理”的概念,彻底放弃了格物,这一定是与其格竹子没有格出“知”有关。方法不对,没有格出门道,就认为道理全来自于心。王阳明的错误犯大了)。
这不是说孔子知道什么叫做“科学”。
自然往复循环,古人在直觉上就可以推理说背后一定有“天道”主宰,并维系着自然循环的“秩序”。与此对应,人类社会之有序,也是因为有一种与之对应的“道”。所谓天人合一,或“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是这种道。翻译成现代语言,背后一定是由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在某个层面是一致的。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格物穷理”,掌握了规律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看这个问题,有几个超过了朱熹?
王阳明说,有知必有行,未践行只能说明你还未知,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这是一种哲学了。
孔子的说法按朱熹的解释是,你先要知,然后才有行。二者的差别不在于教导你如何做,而在于判断何以为“知”。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知道了就要去做”!这是孔子的教诲。但王阳明说的是,你不做就等于不知道。如果王阳明说的真是对的,我做了坏事就等于我“不知”,那么老师就不好意思指责我了,因为这全是老师的错。
知道了道理,然后去实践之,这是什么?这是康德所说的理性。一个理性的人是做正确的事情,至今我们说一个人犯了错误,都会说这个人不理性。而康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掌握了客观规律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方为“理性”。
除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之外,中国儒学的基本思路和康德的理性主义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如何行为这个方面。
差别康德要论证理性行为与客观规律的一致性。这是非常难论证的。康德正是因为被认为完成了这种伟大的工作而成为世界上最牛的哲学家。王阳明没有做这个工作。
不仅是王阳明,中国历史上的哲人都没有做这种工作
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涉及到的都是理和行的关系,但在世界哲学史上地位都不高,原因就在于中国哲人不认为“证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王阳明格竹子,格不出来就是算了,他虽然提出一个“心无外理”的主张,但他也并不打算在理论上质疑“格物方可致知”的孔子主张。他更没有去探究为什么格不出来。他宁可去“行”,也不再继续讨论这种“没用”的问题。
如果有兴趣,可以格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合一的吗?
如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过是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或者是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好人。那不过是在无数条道德教化中多一条而已,和哲学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怀疑“知行合一”,就被认为此人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坏人。那就太糟糕了。
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我格来格去,都发现,知识和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于格竹子如果格出名堂,王阳明就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王阳明格竹子是试图格出做人或者平天下的道理,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都像阳明先生一样去尝试一下如何“格物”,而不是像阳明先生一样,从此就放弃了格竹子之类,那么就总有人会格出名堂来,这个名堂,我们现在称为科学。(王阳明最后提出了“心无外理”的概念,彻底放弃了格物,这一定是与其格竹子没有格出“知”有关。方法不对,没有格出门道,就认为道理全来自于心。王阳明的错误犯大了)。
这不是说孔子知道什么叫做“科学”。
自然往复循环,古人在直觉上就可以推理说背后一定有“天道”主宰,并维系着自然循环的“秩序”。与此对应,人类社会之有序,也是因为有一种与之对应的“道”。所谓天人合一,或“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是这种道。翻译成现代语言,背后一定是由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在某个层面是一致的。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格物穷理”,掌握了规律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看这个问题,有几个超过了朱熹?
王阳明说,有知必有行,未践行只能说明你还未知,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这是一种哲学了。
孔子的说法按朱熹的解释是,你先要知,然后才有行。二者的差别不在于教导你如何做,而在于判断何以为“知”。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知道了就要去做”!这是孔子的教诲。但王阳明说的是,你不做就等于不知道。如果王阳明说的真是对的,我做了坏事就等于我“不知”,那么老师就不好意思指责我了,因为这全是老师的错。
知道了道理,然后去实践之,这是什么?这是康德所说的理性。一个理性的人是做正确的事情,至今我们说一个人犯了错误,都会说这个人不理性。而康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掌握了客观规律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方为“理性”。
除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之外,中国儒学的基本思路和康德的理性主义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如何行为这个方面。
差别康德要论证理性行为与客观规律的一致性。这是非常难论证的。康德正是因为被认为完成了这种伟大的工作而成为世界上最牛的哲学家。王阳明没有做这个工作。
不仅是王阳明,中国历史上的哲人都没有做这种工作
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涉及到的都是理和行的关系,但在世界哲学史上地位都不高,原因就在于中国哲人不认为“证明”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王阳明格竹子,格不出来就是算了,他虽然提出一个“心无外理”的主张,但他也并不打算在理论上质疑“格物方可致知”的孔子主张。他更没有去探究为什么格不出来。他宁可去“行”,也不再继续讨论这种“没用”的问题。
如果有兴趣,可以格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合一的吗?
如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过是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或者是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好人。那不过是在无数条道德教化中多一条而已,和哲学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怀疑“知行合一”,就被认为此人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坏人。那就太糟糕了。
知就是知,行就是行,我格来格去,都发现,知识和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于格竹子如果格出名堂,王阳明就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王阳明格竹子是试图格出做人或者平天下的道理,这怎么可能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