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
展开全部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 ,一度离鲁至齐 ,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 ,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 ,时孔子55岁。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 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画像
哲学思想 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 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 、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孔子杏坛讲学图》
仁与礼的学说 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 ,礼已名存实亡 。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 。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 ,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此“五者”即“ 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 德政 ”。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 ,《论语》记载孔子“所重 :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 。《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 *** 服;举枉错诸直, *** 不服”。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 论语 》记载,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主张“ 德刑并用 ”,“ 宽猛相济 ”;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对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知识论 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虽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所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着眼于“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等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他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
《孔子周游列国图》
逻辑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了“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包含了逻辑证明的初步意识。孔子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孔子还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
美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他的仁学基础上,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就要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他力图发挥文艺的特殊社会作用,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把文艺作为唤起人们自觉行仁 ,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 要 手段 ,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力求使人们对行仁不但“知之”、“好之”而且“乐之”。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他主张“尽善”、“尽美”,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 境界是同一的 。孔子还要求“ 美 ”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礼”,为维护礼服务。
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提倡“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 、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孔子墓(山东曲阜孔林)
历史地位 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 。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 ,孔子 思想 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
解析:
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 ,一度离鲁至齐 ,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 ,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 ,时孔子55岁。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 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画像
哲学思想 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 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 、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孔子杏坛讲学图》
仁与礼的学说 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 ,礼已名存实亡 。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 。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 ,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此“五者”即“ 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 德政 ”。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 ,《论语》记载孔子“所重 :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 。《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 *** 服;举枉错诸直, *** 不服”。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 论语 》记载,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主张“ 德刑并用 ”,“ 宽猛相济 ”;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对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知识论 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虽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所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着眼于“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等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他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
《孔子周游列国图》
逻辑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了“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包含了逻辑证明的初步意识。孔子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孔子还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
美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他的仁学基础上,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就要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他力图发挥文艺的特殊社会作用,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把文艺作为唤起人们自觉行仁 ,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 要 手段 ,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力求使人们对行仁不但“知之”、“好之”而且“乐之”。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他主张“尽善”、“尽美”,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 境界是同一的 。孔子还要求“ 美 ”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礼”,为维护礼服务。
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提倡“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 、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孔子墓(山东曲阜孔林)
历史地位 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 。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 ,孔子 思想 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