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传统节日

 我来答
演义神奇
2023-07-05 · 此用户已被认证永远不会得到宝藏回答
演义神奇
采纳数:3447 获赞数:145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它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标志着阳光达到北半球一年中最南边的位置,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冬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祭祀日,人们会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如今,冬至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同欢度这个节日。

在冬至这一天,中国人有许多传统习俗和食品与之相关。最著名的习俗之一是吃汤圆。汤圆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品,象征着团圆和完整。人们相信吃汤圆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此外,还有煮饺子、蒸馒头等食品也与冬至有关。

冬至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南方有吃饺子、北方有吃饺子和腊八粥的习俗。在南方,人们喜欢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像金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而在北方,人们会早起做腊八粥,将粥撒向房屋四角,以祈求平安和福气。

此外,冬至还与一些民间传说和谚语相关。有一句谚语:“冬至一阳生,从此日渐长”,意味着从冬至开始,白天的时间逐渐变长,寒冷的冬天也会过去。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进行一些民间活动,如舞狮、舞龙等,以庆祝冬至节日的到来。

总的来说,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祭祀和庆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人们通过吃食物、祈福、团聚等方式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冬至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野半下独0y
2023-01-14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7万
展开全部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1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2

古人为什么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

古代由于天文历法不够发达,故非常重视观察日影,很重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日。冬至这一天,日影最长,亦即斜度最大,天最短。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日渐长夜渐短了。所以古人认为它是阴阳万物之始,因此,每逢冬至,朝庭都要举行大典,仪式很隆重。

沈约《宋书》上说:“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可见与元日并重。另又有进鞋袜之俗。在中古近古时期,妇女常在冬至这天做鞋和袜子送给公婆。还有做赤豆粥的习俗。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历史上,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冬至在唐朝时依然非常隆重。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记载:开成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维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俗人入寺,亦有是礼。下面还有很长一段文字记载寺庙中僧人相互道贺的礼仪和语言。在前一天,圆仁记载说:“夜,人咸不睡。”这便与除夕守岁相同。

圆仁认为,唐朝的冬至与日本的正月初一同样隆重。但唐代冬至与春节相近的文献很少见,故这条记载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很有资料价值。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3

冬至的意义及起源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同时冬至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的时候,素有南吃汤圆,北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意义:

寒冷将至,冬季正式开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按公历,冬至交节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时19分),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纬度最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则24小时都是黑夜)。冬至这天,北半球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阳高度只有26°42′,因为这天中午的表影最长,故也称“长至日”。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规定有冬至的`月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所以冬至还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从冬至开始,白天会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以把冬至当作年周期、大自然气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在代表冬至的卦中,本是全阴的六根阴爻的最下面一根已变成阳爻,所以冬至又称作“一阳生”。

冬至起源: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65******52
2023-03-07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冬至到,“数九”开始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同样,也是因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天气一般更冷。
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等到“九九”时,天气转暖,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又叫“九九艳阳天”。按照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来看,冬至是“阴阳转化”的重要节气,所以也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南方则多半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寓意驱除寒冷。
另外,在江南水乡,讲究冬至之夜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在冬至死去了,死后变成疫鬼残害百姓。但疫鬼特别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煮吃赤豆饭,希望防灾祛病。有趣的是,苏州还有饮用“冬酿酒”习俗。
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冬至夜,老百姓们一边畅饮美味的冬酿酒,一边品尝卤牛肉等各种卤菜,家里充满欢声笑语。“数九”开始后,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从冬至起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便完成了。
冬季,是冬藏的时节,北风呼啸,大地冰封。民俗学专家萧放在《二十四节气与民俗》中提到,冬至是重要的时令节点,人们围绕冬至举行一系列季节仪式。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也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中国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一提到冬至,北方的朋友会说要吃饺子我生活在北方河南省,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我的家乡冬至的有关习俗吧:
一、吃饺子。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bsni
高粉答主

2023-02-1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4250万
展开全部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的风俗有哪些呢?祭天。汉代,人们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皇帝要于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贺。此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成为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