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郭小川体”

 我来答
霄之痕
2010-01-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你说的郭小川体就是新辞赋体。

“新辞赋体”,又称“郭小川体”,是当代杰出诗人郭小川的一个独特创造。为了表达壮阔的思想感情,郭小川从我国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这种新诗体。短句长排、诗行大体整齐、对应的格式,与铺饰、夸张、重叠、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大量使用,以及结构、词藻、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考究,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造成一种宏阔与澎湃的气势,使得这种诗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新辞赋体,实质是诗人郭小川创造的新的诗歌体式。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郭小川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

新辞赋体,“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的前所未有的时代。造成一种雄浑而壮丽的气势,一种高昂的调子。”。郭小川的可贵素质是具有永不衰竭的“战斗的热情”,并将这股热情融会于有血有肉的生活形象之中。郭小川1952年9月1日深夜,即他33周岁生日前写给其夫人杜惠的一段话:“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也许在我们这一代,还要经历人类的最后一次战争,在很多的岁月里,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困难以至挫折,但是我们应当永远使自己感到幸福。这就需要一种伟大的意志力,永远随着时代前进。”

新辞赋体,在郭小川数十年生涯里,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文化大革命”10年,诗人的一系列优秀诗作,如《致青年公民》组诗、《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都较为清晰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1976年10月18日,郭小川逝世。但郭小川的著名诗句至今留在人们的心中:“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大脑发达 。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4166000.html?si=1

卡農的玲瓏心
2009-12-29 · TA获得超过4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7万
展开全部
郭小川(1919-1976) 现代诗人。本名郭恩大,河北丰宁人。1919年9月 2日生。14岁时,随家来到北平,先后上过中学、高级师范及工学院补习班,并投入抗日救亡的爱国学生运动,同时开始写诗。1939年9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初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从事地方行政工作和新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被誉为“战士与诗人”的郭小川,其诗情随着50年代中叶建设社会主义高潮的出现,开始了火山般的爆发。在《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等作品中,诗人以鼓动家的姿态和急雨鼓点般的旋律,驾驭炽热的、战斗性很强的词汇,催动一代青年用加倍的勇气和毅力以竟先烈们的前功。他深入生活,广泛接触群众,热情地歌颂人民。《祝酒歌》、《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以器宇轩昂与奇趣横生相结合的笔墨,写出了林区和荒原上开拓者们的美好心灵。《厦门风姿》色彩浓丽且跌宕多姿,倾注着对海防战士的深情和对祖国的自豪。由《西出阳关》、《夜进塔里木》、《雪满天山路》等构成的组诗《边塞新歌》,将塞外风光的俊俏和边疆人民的英豪,写得情貌相映。即使在人民的事业遭到挫折的困难时期,诗人所作的《乡村大道》、《三门峡》、《甘蔗林——青纱帐》等诗,仍以“请求我们的时代,把更重的担子放在我们的双肩”的誓言,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昂扬精神。除了反映现实的抒情短章,郭小川还写有《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等革命历史题材的长诗。《将军三部曲》,以写生活的率真和人物的内心见长,故事单纯,抒情浓重,在现代诗歌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人民战争年代血肉丰满的高级将领的形象。在诗人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他的陷害、打击,他保持了战士的气节和诗人的诚实,写了《团泊洼的秋天》、《秋歌》等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郭小川的创作在新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篇章。“作为社会主义的新诗歌,郭小川向它提供的足以表明其根本特征的那些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这就是:诗,必须属于人民,属于社会主义事业。按照诗的规律来写和按照人民利益来写相一致。诗人的‘自我’跟阶级、跟人民的‘大我’相结合。‘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诗人和战士的统一。”(贺敬之:《战士的心永远跳动》、《〈郭小川诗选〉英文本序》)
郭小川看重诗歌的社会功能,向往一种“战斗的文学”。他认为,“诗人首先是战士,要纵观整个时代,眼光应敏锐,唤起人们斗争。”(《谈诗》)他又认为,诗毕竟是诗,“需要很多很多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它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海洋,但它应当是从海洋中提炼出来的不同凡响的、光灿灿的晶体”(《月下集·权当序言》)。为此,他重视作品的思想容量,也注意艺术上的不断创新。从《致青年公民》的热情奔放到《白雪的赞歌》的细腻含蕴,从《将军三部曲》的轻捷明快到《厦门风姿》的铺陈排比、反复咏叹,都可以看到他多方面探索的成果。郭小川的诗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切,豪放自由;他的语言,多是来自群众和生活,并经过锤炼而音韵铿锵,表现力较强。他致力于对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因而在不少成功的作品中,又体现了构思精巧、富有哲理、风骨遒劲等特色。此外,他还把诸如明朗与含蓄、叙事与抒情、质朴与富丽、舒展与凝练、粗犷与细腻等等,辩证地运用到自己多种形式的诗歌创作中来。郭小川的诗歌集有《平原老人》(1951)、《致青年公民》(1957)、《投入火热的斗争》(1956)、《雪与山谷》(1958)、《鹏程万里》(1959)、《将军三部曲》(1961)、《月下集》(1959)、《两都颂》(1961)、《甘蔗林——青纱帐》(1963)、《昆仑行》(1965)以及《郭小川诗选》(1977)、《郭小川诗选续集》(1980)。他又长于杂文和评论,著有《思想杂谈选集》(与人合作,署名马铁丁,1956)及《针锋集》(1958)。尚有《小将们在挑战》、《旱天不旱地》等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

郭小川是五六十年代最著名的战士诗人,在他的诗中,“抒情主体”是充分“本质化”了的,他总是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入到时代的步伐之中,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热情和倾向。又由于他长期的革命斗争经历,他总是能自觉地把历史和现实,把革命传统和现实斗争,把战争烽火与和平岁月结合起来,表达一种先进的思想,抒发一个革命者战斗的哲理。
《甘蔗林——青纱帐》是郭小川代表作之一。所谓青纱帐,指的是北方平原在夏秋之间生长茂盛的大片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甘蔗林只有南方才能看到,这两种原本不同的农村景物,其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作者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和体验,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获得了联系,从而构成了过去和现代、历史和现实的表征。诗歌以北方、南方的空间区别表示着过去和现代的时间跨度,从南方的甘蔗林想到北方的青纱帐,也就是从和平时期推到了战争岁月,于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峥嵘岁月、青春生活的追忆和怀念,更表达了在今天仍要发扬革命传统、战斗精神,以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的豪情壮志。
艺术上,这首诗代表着郭小川新辞赋体的艺术特色,即回环往复的艺术形式,铺张、排比、复沓、对仗的修辞手法,节奏自由而富有韵味,语言流畅而饱含感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