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点?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建筑的节能设计早已列入施工图审查范畴,众多的强制性规范条文已能保证建筑物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我们广大的设计人员不应只是仅仅满足于规范的最低标准,而是要多多关注前沿科技信息,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在绿色设计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涉及专业众多,重点涉及到的有规划、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是一个全系统的设计。在这个系统中,当规划选址确定后,绿色建筑设计的成败优劣,建筑专业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水系统
绿色建筑要实现节水目标,就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即将废水、雨水回用,将水环境系统由原来的“供给—排放”模式进行技术改进,增添必要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形成“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小区建筑规划需要考虑自来水、污水、雨水,还有可能包括直饮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引入、输送、排放和处理等。雨水的收集、利用、排放与绿色建筑规划密切相关。如建筑区域屋面、绿地、道路等的占地面积与其表面铺装材料直接影响雨水径流量与下渗量,若以增加雨水下渗量为目的则势必要选择透水性较好的路面、广场等铺装材料,改善绿地基质,增加其蓄水量。屋面绿化也会蓄留部分降雨,减少屋面雨水的径流量,径流系数可从0.9降到0.3左右。污水与雨水一般尽量靠重力输送水流,因此污水管线的设计需要与场地高程设计配合。绿地有蓄积雨水增加雨水下渗量、截留雨水污染物的作用。因此,绿色建筑中绿地地势应尽量设计低于道路、广场等,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综合效益。建筑物外的污水与雨水管线还需要与场地道路规划相统一,以便于管道的开挖与日后维修。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径流水质较差,雨水收集时需要考虑合适的截污措施——如低势绿地、生态滞留系统等。
2风环境
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这是绿色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里,优化自然通风的设计常常被我们忽视。特别是住宅小区,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往往追求较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而对楼间距只要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日照间距即可。对通风要求较高的建筑要尽量保证每栋建筑物都有一定的迎风面。建筑背后的风影区约为建筑高度的3倍,这一数值要远远大于日照间距,如果仅仅考虑日照间距而将建筑摆在同一行,不错动,就会使后排建筑没有直接的迎风面,这样对后排建筑的通风非常不利。但如一味追求风影间距,又与节地的原则相矛盾,这是一对矛盾,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合理的取舍。在冬冷夏热地区解决好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问题,对降低空调电耗有着实际的意义。通过建筑形体设计、朝向、建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玫瑰来取得最大的自然通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对自然通风有很大的影响,亦可利用树木的合理布置来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一个简单的矩形体,使其长向的门窗尽可能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则通风效果较好,当建筑平面为“凹”形或“L”形时,应尽可能使其凹口部分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建筑平面进深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穿堂风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平面进深不超过楼层净高的5倍时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单侧通风的建筑,进深最好不超过净高的2.5倍。一字型建筑有利于自然通风,体形系数最小,各种节能指标均容易满足,将主要使用房间布置在夏季迎风面,背风面则布置辅助用房。内廊式的建筑进深较大,节约用地,但只有一侧房间朝向好,不易组织室内穿堂风,不利于散热。门窗相对设置可使通风线路短而直,减少气流迂回路程和阻力,保证风速。内廊式建筑如走廊较长,可在中间适当部位开设通风口或利用楼梯间做出风口,可以形成穿堂风,从而改善通风效果。
3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光电、光热两个方面。光电技术即主要以光伏电池提供电能为主,除建筑物自用外,还可将电能上传至国家电网。这里主要谈谈建筑物对光热技术的应用。多年前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已被市场接受,居民自发安装使用的热情很高,使用效果良好。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应用自此有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群众基础。但早期产品的热效率不高和安装的不规范、杂乱无章、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建筑一体化。建筑一体化强调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工程设计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其优点在于在规划阶段即可通过日照有效时数计算,将建筑物屋面、墙面等可安装集热器的部位布置在可获得最大日照的区域,同时避免因集热器的安装对后排建筑的日照遮挡。目前国内市场上普及的是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真空管,而国外成熟的集热器是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具有寿命长、稳定性高、可回收的优点,但由于平板集热器教真空管集热器成本稍高,某些价格低廉的平板集热器性能确实不好,使得其发展滞后,但是平板集热器在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必将是势不可挡的。国标GB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将太阳能热水系统按供热水范围分为:集中供热水、集中-分散供热水、分散供热水三种系统;按系统运行方式分为:自然循环系统、强制循环系统、直流式三种系统。在设计之初即应与甲方及生产商密切配合,选择适用、可靠、有效的系统方式进行一体化设计。现在的太阳能热水产品已在向建筑构件化方向发展,逐步解决小高层、高层建筑因所安装屋面面积有限的矛盾;集热器与贮水箱的分离使得集热器在建筑立面的窗间墙、阳台栏板、外置空调机遮挡百叶处的安装成为现实。在规划、建筑方案之初就必须与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准确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集热器面积,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体型及屋面形式,为光热、光电集热构件的安装提供合理安全的初始条件,使其融入建筑,成为建筑物的构成元素,而不是一个有碍观瞻的建筑附属物。
我们应该调整一直以来习惯的设计方法,而将节能理念放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在项目之初的方案阶段,就请设备工程师参与进来,一同去研究这个建筑怎么去做节能,以便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就已经有了节能的目标,确立基本的节能技术措施。全面实施绿色建筑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每个建筑师去潜心学习、研究,为实现节能目标而共同努力。
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点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1水系统
绿色建筑要实现节水目标,就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即将废水、雨水回用,将水环境系统由原来的“供给—排放”模式进行技术改进,增添必要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形成“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小区建筑规划需要考虑自来水、污水、雨水,还有可能包括直饮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引入、输送、排放和处理等。雨水的收集、利用、排放与绿色建筑规划密切相关。如建筑区域屋面、绿地、道路等的占地面积与其表面铺装材料直接影响雨水径流量与下渗量,若以增加雨水下渗量为目的则势必要选择透水性较好的路面、广场等铺装材料,改善绿地基质,增加其蓄水量。屋面绿化也会蓄留部分降雨,减少屋面雨水的径流量,径流系数可从0.9降到0.3左右。污水与雨水一般尽量靠重力输送水流,因此污水管线的设计需要与场地高程设计配合。绿地有蓄积雨水增加雨水下渗量、截留雨水污染物的作用。因此,绿色建筑中绿地地势应尽量设计低于道路、广场等,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综合效益。建筑物外的污水与雨水管线还需要与场地道路规划相统一,以便于管道的开挖与日后维修。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径流水质较差,雨水收集时需要考虑合适的截污措施——如低势绿地、生态滞留系统等。
2风环境
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这是绿色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里,优化自然通风的设计常常被我们忽视。特别是住宅小区,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往往追求较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而对楼间距只要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日照间距即可。对通风要求较高的建筑要尽量保证每栋建筑物都有一定的迎风面。建筑背后的风影区约为建筑高度的3倍,这一数值要远远大于日照间距,如果仅仅考虑日照间距而将建筑摆在同一行,不错动,就会使后排建筑没有直接的迎风面,这样对后排建筑的通风非常不利。但如一味追求风影间距,又与节地的原则相矛盾,这是一对矛盾,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合理的取舍。在冬冷夏热地区解决好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问题,对降低空调电耗有着实际的意义。通过建筑形体设计、朝向、建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玫瑰来取得最大的自然通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对自然通风有很大的影响,亦可利用树木的合理布置来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一个简单的矩形体,使其长向的门窗尽可能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则通风效果较好,当建筑平面为“凹”形或“L”形时,应尽可能使其凹口部分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建筑平面进深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穿堂风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平面进深不超过楼层净高的5倍时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单侧通风的建筑,进深最好不超过净高的2.5倍。一字型建筑有利于自然通风,体形系数最小,各种节能指标均容易满足,将主要使用房间布置在夏季迎风面,背风面则布置辅助用房。内廊式的建筑进深较大,节约用地,但只有一侧房间朝向好,不易组织室内穿堂风,不利于散热。门窗相对设置可使通风线路短而直,减少气流迂回路程和阻力,保证风速。内廊式建筑如走廊较长,可在中间适当部位开设通风口或利用楼梯间做出风口,可以形成穿堂风,从而改善通风效果。
3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光电、光热两个方面。光电技术即主要以光伏电池提供电能为主,除建筑物自用外,还可将电能上传至国家电网。这里主要谈谈建筑物对光热技术的应用。多年前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已被市场接受,居民自发安装使用的热情很高,使用效果良好。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应用自此有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群众基础。但早期产品的热效率不高和安装的不规范、杂乱无章、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建筑一体化。建筑一体化强调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工程设计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其优点在于在规划阶段即可通过日照有效时数计算,将建筑物屋面、墙面等可安装集热器的部位布置在可获得最大日照的区域,同时避免因集热器的安装对后排建筑的日照遮挡。目前国内市场上普及的是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真空管,而国外成熟的集热器是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具有寿命长、稳定性高、可回收的优点,但由于平板集热器教真空管集热器成本稍高,某些价格低廉的平板集热器性能确实不好,使得其发展滞后,但是平板集热器在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必将是势不可挡的。国标GB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将太阳能热水系统按供热水范围分为:集中供热水、集中-分散供热水、分散供热水三种系统;按系统运行方式分为:自然循环系统、强制循环系统、直流式三种系统。在设计之初即应与甲方及生产商密切配合,选择适用、可靠、有效的系统方式进行一体化设计。现在的太阳能热水产品已在向建筑构件化方向发展,逐步解决小高层、高层建筑因所安装屋面面积有限的矛盾;集热器与贮水箱的分离使得集热器在建筑立面的窗间墙、阳台栏板、外置空调机遮挡百叶处的安装成为现实。在规划、建筑方案之初就必须与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准确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集热器面积,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体型及屋面形式,为光热、光电集热构件的安装提供合理安全的初始条件,使其融入建筑,成为建筑物的构成元素,而不是一个有碍观瞻的建筑附属物。
我们应该调整一直以来习惯的设计方法,而将节能理念放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在项目之初的方案阶段,就请设备工程师参与进来,一同去研究这个建筑怎么去做节能,以便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就已经有了节能的目标,确立基本的节能技术措施。全面实施绿色建筑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每个建筑师去潜心学习、研究,为实现节能目标而共同努力。
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点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_
2024-10-17 广告
2024-10-17 广告
建筑物改造找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于2012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目前注册资本为1380万元,具有资质齐全。是一家集科研、设计、施工于一体,专门从事建筑物加固与改造、托换与纠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