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仁的论述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观念,是孔子继承西周思想过程中最具创新意义的思想。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作为礼的理论基础,目标是恢复周礼。
什么是仁?《论语》在孔子与他的学生颜渊的一段对话中,给出了礼的定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哉?”颜渊问:“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根据这一定义,仁就是克制自己不合礼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言行与思想合于礼。言行思想合乎礼,不越礼就是仁。可见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遵礼是以具有仁心为前提的,礼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内在道德的外在体现。
没有仁心的礼不是礼。所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样,礼不是强加在施礼人身上的形式,而是施礼人从思想上重视并认可的行为准则。我不仅要行礼,还要深刻地认识并理解它的重要性,非如此不能体现君子之为君子。
这是从个人道德修养的角度来论述仁的内涵,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角度上,孔子也给出了仁的另一个定义:仁者爱人,或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将“礼崩乐坏”归结为道德衰落,认为由于贵族之间不能相爱,所以出现了僭逆的思想和行为。就提出了相爱的原则,认为只要贵族能相爱,通过克制自己的行为,就可以恢复周礼了。
仁爱的核心就是忠与孝。《论语》记载了孔子弟子有若的一段话,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是周礼的核心,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忠君、孝亲、敬长、慈幼,将这些伦理规范推广,使人人自觉遵守,就可以使天下归仁了。国是扩大了的家,治国与治家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人能做到仁,做到孝悌,既使不做官,也是从政了。《论语》记载: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人人都能做到孝悌,将家治理好,整个国家也就治理好了,为什么只有做官才是从政呢?
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人若具备了仁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做违礼违法的事情。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全天下人都能具备仁的品德,便可以消除一切恶的行为了。什么弑君、杀父、僭礼、作乱等等,都不会发生了。于是,“礼崩乐坏”的现象也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