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
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总量分析法:对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总量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因为它主要研究总量指标的变动规律。同时,也包括静态分析,因为总量分析包括考察同一时内各总量指标的相互关系。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总和;二是平均量和比例量。
结构分析法: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如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分析、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结构分析等)。如果对不同时期内经济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则属于动态分析。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关系:相互联系。总量分析侧重于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侧重分析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结构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侧重分析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止状态。总量分析非常重要,但它需要结构分析来深化和补充,而结构分析要服从于总量分析的目标。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3、 失业率:是指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4、 通货膨胀:概念、衡量的3种常用指标、影响经济的2种方式、3种分类
5、 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纪录。
投资指标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投资规模安排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依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为
1、 政府投资 2、 企业投资 3、 外商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直接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而间接投资则没有,只能取得利息和股息。
消费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提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某一时点城乡居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储蓄扩大的直接效果就是投资需求扩大和消费需求减小。
金融指标
(1)、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
货币供应量三个层次:
流通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
(3)、金融资产总量: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它资产的总和。
2、 利率(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1)、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贴现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或者说,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其对应的比率即贴现率。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的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时所适用的利率。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
(2)、同业拆借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其中拆进利率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拆进利率永远小于拆出利率,其差额就是银行的收益。我国对外筹资成本是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
(3)、回购利率
回购利率是交易双方在全国统一拆借中心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是指融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抵押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按某一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回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该约定的利率及回购利率。
(4)、各项存贷款利率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于利率水平上浮引起存款增加和贷款下降,一方面是居民消费支出减少,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它会同时抑制供给和需求。利率水平的降低则会引起需求和供给的双向扩大。
3、 汇率:是外汇市场市汇率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一般来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外汇汇率是由一国货币所代表的实际社会购买力平价和自由市场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降低汇率会扩大国内总需求;提高汇率会缩减国内总需求。
4、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债权的总和,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是国际储备的一种。一国的国际储备除了外汇储备外,还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我国由于后两者所占比例较低,国际储备主要是由黄金的外汇储备构成。
财政指标
1、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和,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2、财政支出
在财政收支平衡条件下,财政支出的总量并不能扩大和缩小总需求。但财政支出的结构会改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结构。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两者是此多彼少的关系。扩大了投资,消费就必须减少;扩大了消费,投资就必须减少。
3、赤字或结余: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差值为负时)或结余(差值为正时)。财政赤字有两种弥补方式:一是通过举债即发行国债来弥补;二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表明:
(1)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
(2)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途径:
a、企业经济效益: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升,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上涨。
b、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拉动消费需求,增加相关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证券市场投资需求。
c、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宏观经济趋好对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预期上升,“人气”上升,证券市场平均股价走高。
d、资金成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国家相应的经济政策变化,居民、单位的资金持有成本变化储蓄与投资比例变化影响证券市场走向。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
1. GDP变动(长期)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变动与GDP变化趋势相吻合。
(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市场呈上升走势。
(2)高通胀下的GDP增长――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行情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证券市场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
(4)转折性的GDP变动――当GDP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我国实际)1990年至2003年间,我国证券市场指数趋势与GDP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上涨趋势。但部分年份里,股价指数与GDP走势也出现了多次背离的现象。
2. 经济周期变动,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伴随经济周期相应地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价波动是永恒的。 证券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
3. 通货变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通货膨胀提高了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
②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③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证券价格:其一,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引起股价和债券价格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成本等价格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④政府往往不会长期容忍通货膨胀存在,因而必然会使用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必然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⑤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引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
⑥通货膨胀不仅产生经济影响,还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并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从而对股价产生影响。
⑦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证券投资的风险。
⑧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微观影响表现为:通货膨胀之初,“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波纹效应”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将受大环境影响而下跌。
⑨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使得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银行资产状况严重恶化。而经济危机与金融萧条的出现反过来又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走势的信心。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手段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国家预算(通过预算安排的松紧影响整个经济的景气,调节供需;财政预算对能源交通等行业在支出安排上有所侧重将促进这些行业发展,该行业及其企业股票价格随之上扬)
2、税收(影响:a、投资者交易成本;b、传递政策信号)
3、国债(国债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流向格局有较大影响)
4、财政补贴
5、财政管理体制
6、转移支付制度
(二) 财政政策种类(扩张、紧缩、中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①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
②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企业利润增加,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③市场需求活跃,企业经营环境改善,进而降低了还本付息风险,债券价格也将上扬。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①政府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劳务需求,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将使得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上升。
②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景气的趋势更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证券市场和债市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特别是与政府购买和支出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有关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将率先上涨。
③但过度使用此项政策,财政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全方位调控: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即使是存款准备金的小幅调整,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B、 再贴现政策
a、再贴现率: 短期政策效应:通过①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量②传导机制,导致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调整货币供给总量
b、再贴现资格条件:长期政策效用: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c、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政府债券),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2)、选择性政策工具
A、 直接信用控制:通过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B、间接信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
3、货币政策的运作:
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4、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利率(影响明显,反应迅速)
①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率上升,同一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下降,股票价格下跌。
②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股票价格也将随之上升。
③利率降低,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成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促成股价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市场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①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体现从松或从紧货币政策时,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
②当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时,会因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目标。 收入总量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对劳动者个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企业职工实行按时、按件计酬,还辅以奖金、津贴、补助等分配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自1979年以来,对企业分别实行利润留成,利润递增包干,工资总额与利税增长挂钩,第一、第二步利改税,利税分流等多项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企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在论述分配制度时突破性地指出:“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收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劳动收入,二是技术专利转让收入,三是技术入股收入。技术专利有偿转让的收入也是劳动收入。技术入股如果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则可获得较大的技术股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1、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证券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从而从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1) 国际金融动荡a、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减缓;b、利用外资数量下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2) 国际金融动荡国际收支不利外汇储备下降
(3) 为刺激经济和出口贸易增长财政收支难以平衡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增加
3、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证券市场相关市场、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
(1)国际金融动荡对B股市场冲击较大
(2)国际金融动荡影响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其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
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总量分析法:对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总量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因为它主要研究总量指标的变动规律。同时,也包括静态分析,因为总量分析包括考察同一时内各总量指标的相互关系。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总和;二是平均量和比例量。
结构分析法: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如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分析、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结构分析等)。如果对不同时期内经济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则属于动态分析。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关系:相互联系。总量分析侧重于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侧重分析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结构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侧重分析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止状态。总量分析非常重要,但它需要结构分析来深化和补充,而结构分析要服从于总量分析的目标。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3、 失业率:是指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4、 通货膨胀:概念、衡量的3种常用指标、影响经济的2种方式、3种分类
5、 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纪录。
投资指标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投资规模安排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依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为
1、 政府投资 2、 企业投资 3、 外商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直接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而间接投资则没有,只能取得利息和股息。
消费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提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某一时点城乡居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储蓄扩大的直接效果就是投资需求扩大和消费需求减小。
金融指标
(1)、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
货币供应量三个层次:
流通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
(3)、金融资产总量: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它资产的总和。
2、 利率(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1)、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贴现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或者说,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其对应的比率即贴现率。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的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时所适用的利率。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
(2)、同业拆借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其中拆进利率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拆进利率永远小于拆出利率,其差额就是银行的收益。我国对外筹资成本是在LIBOR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
(3)、回购利率
回购利率是交易双方在全国统一拆借中心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是指融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抵押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按某一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回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该约定的利率及回购利率。
(4)、各项存贷款利率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于利率水平上浮引起存款增加和贷款下降,一方面是居民消费支出减少,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它会同时抑制供给和需求。利率水平的降低则会引起需求和供给的双向扩大。
3、 汇率:是外汇市场市汇率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比率。一般来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外汇汇率是由一国货币所代表的实际社会购买力平价和自由市场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降低汇率会扩大国内总需求;提高汇率会缩减国内总需求。
4、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债权的总和,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是国际储备的一种。一国的国际储备除了外汇储备外,还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我国由于后两者所占比例较低,国际储备主要是由黄金的外汇储备构成。
财政指标
1、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和,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2、财政支出
在财政收支平衡条件下,财政支出的总量并不能扩大和缩小总需求。但财政支出的结构会改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结构。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两者是此多彼少的关系。扩大了投资,消费就必须减少;扩大了消费,投资就必须减少。
3、赤字或结余: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差值为负时)或结余(差值为正时)。财政赤字有两种弥补方式:一是通过举债即发行国债来弥补;二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表明:
(1)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
(2)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途径:
a、企业经济效益: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升,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上涨。
b、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拉动消费需求,增加相关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证券市场投资需求。
c、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宏观经济趋好对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预期上升,“人气”上升,证券市场平均股价走高。
d、资金成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国家相应的经济政策变化,居民、单位的资金持有成本变化储蓄与投资比例变化影响证券市场走向。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
1. GDP变动(长期)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变动与GDP变化趋势相吻合。
(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证券市场呈上升走势。
(2)高通胀下的GDP增长――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行情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证券市场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
(4)转折性的GDP变动――当GDP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我国实际)1990年至2003年间,我国证券市场指数趋势与GDP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上涨趋势。但部分年份里,股价指数与GDP走势也出现了多次背离的现象。
2. 经济周期变动,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伴随经济周期相应地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价波动是永恒的。 证券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
3. 通货变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通货膨胀提高了债券的必要收益率,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
②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③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证券价格:其一,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引起股价和债券价格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成本等价格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④政府往往不会长期容忍通货膨胀存在,因而必然会使用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必然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⑤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而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引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
⑥通货膨胀不仅产生经济影响,还可能产生社会影响,并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从而对股价产生影响。
⑦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证券投资的风险。
⑧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微观影响表现为:通货膨胀之初,“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波纹效应”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将受大环境影响而下跌。
⑨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使得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银行资产状况严重恶化。而经济危机与金融萧条的出现反过来又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走势的信心。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手段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国家预算(通过预算安排的松紧影响整个经济的景气,调节供需;财政预算对能源交通等行业在支出安排上有所侧重将促进这些行业发展,该行业及其企业股票价格随之上扬)
2、税收(影响:a、投资者交易成本;b、传递政策信号)
3、国债(国债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流向格局有较大影响)
4、财政补贴
5、财政管理体制
6、转移支付制度
(二) 财政政策种类(扩张、紧缩、中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①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
②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企业利润增加,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③市场需求活跃,企业经营环境改善,进而降低了还本付息风险,债券价格也将上扬。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①政府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劳务需求,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将使得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上升。
②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景气的趋势更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证券市场和债市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特别是与政府购买和支出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有关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将率先上涨。
③但过度使用此项政策,财政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全方位调控: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即使是存款准备金的小幅调整,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B、 再贴现政策
a、再贴现率: 短期政策效应:通过①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量②传导机制,导致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调整货币供给总量
b、再贴现资格条件:长期政策效用: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c、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政府债券),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2)、选择性政策工具
A、 直接信用控制:通过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B、间接信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
3、货币政策的运作:
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4、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利率(影响明显,反应迅速)
①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率上升,同一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下降,股票价格下跌。
②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股票价格也将随之上升。
③利率降低,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成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促成股价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市场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①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体现从松或从紧货币政策时,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
②当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时,会因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目标。 收入总量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我国收入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政策。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对劳动者个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企业职工实行按时、按件计酬,还辅以奖金、津贴、补助等分配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实行承包制和租赁制。
自1979年以来,对企业分别实行利润留成,利润递增包干,工资总额与利税增长挂钩,第一、第二步利改税,利税分流等多项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企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在论述分配制度时突破性地指出:“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收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劳动收入,二是技术专利转让收入,三是技术入股收入。技术专利有偿转让的收入也是劳动收入。技术入股如果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则可获得较大的技术股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1、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证券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了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从而从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1) 国际金融动荡a、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减缓;b、利用外资数量下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2) 国际金融动荡国际收支不利外汇储备下降
(3) 为刺激经济和出口贸易增长财政收支难以平衡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增加
3、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证券市场相关市场、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影响
(1)国际金融动荡对B股市场冲击较大
(2)国际金融动荡影响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其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