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酸的危害?
2023-01-20
前几天,在朋友圈好多牙医朋友都在发这张图
我们知道,在全瓷修复过程中,酸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只有酸蚀到位,瓷修复体与牙齿粘接固位才会更加紧密牢靠。
在相关操作程序中是这样说的:
将全瓷冠的内侧涂抹9~10%的氢氟酸进行酸蚀,90秒后水洗(如果是焦硅酸锂则停留20秒然后水洗)。
类似的事故也发生在了做电池的小伙伴身上,研究人员在使用溶解有六氟磷酸锂 (LiPF6)的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亚乙酯混合物时也遭受了氢氟酸 (HF)的 灼伤。在转移过程中,移液枪中的混合溶液触碰到了左手手指,经历了瞬间疼痛,并加重。庆幸的是采用大量水冲洗,并使用了2.5% 葡萄糖酸钙凝胶(建议相关实验室可以常备),未造成严重后果。在环境条件下,LiPF6可产生 HF,HF 本身不易渗透丁腈手套。然而,碳酸酯混合物会迅速渗透丁腈手套,发生灼伤(ACS Chem. Health Saf. 2020, 27, 1, 40–42)。
由于现在很多实验室都使用了氢氟酸或者是氟化物(容易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氟酸的),于是关于氢氟酸酸蚀剂的危害性,在科研人员中引起了热议,甚至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现总结如下:
氢氟酸是什么
在百度百科中,氢氟酸是这样的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发烟液体,有剧毒,有腐蚀性,能强烈地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如吸入蒸气或接触皮肤会造成难以治愈的灼伤。氢氟酸通常用来蚀刻玻璃,可以雕刻图案、标注刻度和文字。(百度)
氢氟酸的剧毒性分析
氢氟酸具有剧毒性,这个在化学领域没有异议!虽然氢氟酸是“弱酸”,但我们要明白,酸的“强弱”指的是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它的强弱与杀伤力没有太大关系。氢氟酸对人的毒性在无机酸里是数一数二的强啊!
HF浓度低时因形成氢键具有弱酸性,但浓时的电离度比稀时大而与一般弱电解质有别,液态氢氟酸酸性很强,酸度与无水硫酸相当!
在美剧《绝命毒师》中,曾把氢氟酸作为化尸水处理的操作人员老白提到:
“Hydrofluoric acid won't eat through plastic. It will, however, dissolve metal, rock, glass, ceramic.”
翻译:“氢氟酸溶不穿塑料,但能吃掉金属、石头、玻璃和陶瓷。”
解释:氢氟酸能够溶解很多其他酸都不能溶解的玻璃(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但却必须储存在塑料(理论上讲,放在聚四氟乙烯做成的容器中会更好)、蜡质制或铅制的容器中。氢氟酸没有还原性,如果要长期储存,不仅需要一个密封容器,而且容器中应尽可能将空气排尽。
《绝命毒师》中被HF腐蚀掉的浴缸
在HF试验结论也提到:
HF结论:捞出来以后,虽然看上去和一开始没什么两样,但是骨头已经完全变得和皮肉一样软,可以轻易的撕裂。
看上去和开始没什么两样……那么应对在人体身上,通俗的理解就是:氢氟酸可以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到人体内腐蚀骨骼!!!
以下是重点
较高浓度的氢氟酸,虽然它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弱,但它能渗入人体深处,和钙离子镁离子结合,干扰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项功能。开始时往往都没有疼痛感,几小时过后才会开始疼,并且疼的是骨头……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器官永久损伤、心搏骤停甚至死亡,哪怕治疗及时也有可能截肢。
浓度小于20%的氢氟酸,往往24小时候才会有感觉;50%的中等浓度氢氟酸也会延迟1-8小时。1个70公斤的人,只需要7ml纯氟化氢,就能结合掉你所有的游离钙。
手指是最危险的皮肤暴露位置,因为指甲下缺乏角质层保护,指甲本身对氢氟酸无防护、却能阻碍外敷药物。很容易侵入深部组织、导致坏死。
它的结果包括:液化性坏死、骨骼脱钙、严重深部疼痛、低血钙、低血镁、肺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心室性心律不整、心搏骤停、死亡……
原理如下图:
举个例子: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相关专题里面提到一个例子:1994年,澳洲一个倒霉哥们儿把100毫升70%氢氟酸洒在了右腿裤子上。他立刻拉出消防水龙狂冲沾染部位,还跳进了游泳池。很快,他右腿截肢了。两星期后,他还是死了……
肖超医生在相关文章中曾经给出了氢氟酸的3个危害
第一是非常隐蔽,渗透速度快。氢氟酸只有在30%浓度以上在接触时才会有明显的痛感,低浓度(低至2%)下没有刺激,外观也很难与水分辨。即使在低浓度下,氢氟酸也会以极快的速度向组织内渗透(远快于其他矿物质酸)。
第二是作用范围大。氢氟酸进入人体之后,会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全身的组织,尤其是骨骼。氢氟酸的毒理主要是攻击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急性反应包括迅速降低血钙,引起心律不齐甚至心脏骤停。但这样其实引起的痛苦是最少的,如果是一天之后发现手变成这个样子
这种情况请尽快截肢:首先有大量氟离子存在于组织之中(并未完全与钙等金属离子结合),细胞死亡后会进一步释放氟离子毒杀其他组织。如果剂量再低一些,可能连水泡都没有,但是在几天之后会感到手骨头痒,进而转变为剧痛。
第三是治疗手段少以及诸多后遗症。如果不截肢,氢氟酸暴露通常只能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外用软膏擦暴露处,有时甚至是全身用药。也能内服以结合氟离子。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会产生大量氟化钙不溶物:剂量小时可以通过肾代谢(也带来肾毒性),剂量大的时候会诱发全身各处结石,不可能以手术取出。很多“治愈者”面临的不仅是截肢带来的心理创伤,还有非常真切的肉体上的痛楚。
牙医使用浓度低,有无危险?
在肖超老师的相关文章中,他认为低浓度氢氟酸依旧具有很强的危害。他主要是从用量及危害性角度做出判断。
以下是相关产品说明书:
▲(即使被稀释到9.6%,加入了缓冲剂,制成了胶剂,还是要被视为具有很强腐蚀性的物质)
▲(本品剧毒,并且具有强腐蚀性,它早期不会使皮肤或黏膜产生任何警示性疼痛,晚期却导致持续性深层损害)
▲(1%氢氟酸被列入对健康最具危险物品的级别NFPA4-0-0,4,是最高等级,同样居于这个行列的著名物质还有氰化氢和光气)
以下是相关案例:
▲(早在1979年便有牙科技师意外被氢氟酸灼伤手掌的报告)
▲(2017年的一份文献中,一位德国牙医使用9%的氢氟酸,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引佩戴了手套和护目镜,在冲洗氢氟酸的过程中,已经被稀释了的氢氟酸(远低于9%)废液溅到了手套上,然后......手套碰到了脖子。
这位德国医生知道氢氟酸的厉害,当即做了紧急处理并且立即寻求专业治疗,然而即便得到了最正规的治疗,整个愈合过程长达3周!倘若未及时治疗,后果不堪想象。)
在另一位医师阿亮博士看来,从牙科医师的使用频率来说,正常使用氢氟酸酸蚀剂是没有危害的。
牙科领域,一般只用0.1克,4-9.5%浓度的氢氟酸。也就是说,剂量最多只有10毫克。因为牙科氢氟酸都是胶状,所以即使不小心接触到皮肤,接触到的部分(即底部)顶多占10%,也就是说顶多只有1毫克(而且只是一次性,不是每天接触)。
1毫克相当于我们刷牙时用的含氟牙膏两次的氟离子的量(当然牙膏不是酸性,氟不易渗透)。
口内能否直接使用氢氟酸?
阿亮博士:
在口内使用胶状的氢氟酸,只用在口内的烤瓷上,然后负压吸掉,有橡皮章保护,对病人是不会有危害的。
肖超医生:
第一,橡皮障的保护并非万无一失——橡皮障可以封闭口腔但不可以封闭鼻腔。尽管各大厂家想尽办法降低氢氟酸的挥发性,至今却没有任何一个厂家宣布制造出了零挥发的氢氟酸凝胶。挥发量再低,是否能抵过口腔与鼻腔距离之近?
第二,无急性灼伤不代表无慢性潜在性危害。少量吸入低浓度氢氟酸对肝肾 的损害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第三,以负压吸取废弃氢氟酸的排放模式,无法酸碱中和。相信氢氟酸排放前必须要与碱性物质中和是大家已经达成的共识,厂家说明书中对此再三强调并且有配套粉末出售。而口内直接用负压吸取氢氟酸废液时,请问是要将中和粉末放在吸唾管内还是橡皮障上?
目前,这一点在口腔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观点。但肖超医生给出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因为这不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医生自己的负责。
目前的医患形势,容不得我们有任何一点闪失。
使用氢氟酸的注意事项
氢氟酸使用完成后,用单独的金属托盘冲洗后,使用葡萄酸钙或者氢氧化钙(有的厂家有配送中和剂)中和后再丢弃。
必须在诊所储备好葡萄糖酸钙,万一氢氟酸撒到皮肤上,可以用葡萄糖酸钙清洗,去除氟离子。
好的通风是必须的,要有通风橱。
护目镜+面罩也是必须的,它对眼睛的伤害比盐酸大多了。光有侧罩的安全眼镜是不够的,必须用全防护的护目镜。
手套必须是厚重的橡胶手套。单层手套不可靠,至少要双层。如果手套沾染了HF,立刻取下、彻底洗手,千万别掉以轻心。沾染的手套不能丢垃圾箱,要专门处理。
工作服要带防溅围裙,材质要是天然橡胶、氯丁橡胶或者氟化橡胶。
不要一个人对付HF,在它附近不要吃东西、喝水、吸烟。
一旦出事,急救过后也要继续正规治疗!(不要放弃)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事项也要注意
来源:茄子口腔,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2024-11-2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