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农业以什么为主
青藏高原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的牲畜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等。
青藏地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该地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所以草场广布,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该地海拔高、缺少氧气,所以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臧山羊,放养以自给自足的游牧为主。
青藏地区的耕地类型
1、水田
耕地类型包括水田,水田是指有田根,能够蓄水,是用来种植莲藕、席草、水稻等水生作物的耕地,而且水田可以因为环境过于干早没有蓄水而改为种植早地作物。
2、旱地
旱地是指没有浇灌设施且依靠天然降水来种植旱地农作物的耕地,而且使用旱地种植农作物时,需要往其中施加足够的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
3、菜地
菜地是常年种植蔬菜的耕地,能够在菜地上搭建温棚,种植蔬菜时,需要先翻耕30厘米的菜地,使其更为松软透气,有利于蔬菜旺盛生长。
4、水浇地
水浇地是指除了水田、菜地以外,有充足水源和灌溉设备的田地,使用水浇地种植农作物时,需要根据天气状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以免植株烂根。
5、望天田
望天田是指依靠天然降雨且没有灌溉设备来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使用望天田种植农作物时,需要往土壤里喷洒高锰酸钾和除草药剂,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主要位于藏南谷地,以河谷农业为主。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为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包括中国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
青藏高原的自然历史发育极其年轻,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而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腹地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
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