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战争中真的有单挑吗?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或者小说当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情节:在一个开阔的地方上,两军分别摆好阵型,这时一方有一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手握铁枪或者是长刀,拍马赶到两军阵前,喊到:“尔等鼠辈,谁敢与某某大战三百回合!”话音刚落,另一方阵营闪出了一员骁将,也拍马赶到阵前,呼应道:“休要猖狂!”于是那方将军叫骂道:“汝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我枪下或刀下不杀无名之辈!”接着,就是两个人之间没有单挑。如一方被斩落马下,另一方就鸣金收兵,改日再战。
当初看到这样的情节,感觉血脉膨胀,如一股豪言壮气从口中即将爆发出来。可是事后回想起来,这简直不可思议。一场战争,好像给人感觉是,只要两将相斗,只要一方胜利,则这全军皆胜,战争就胜利了?这不就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两个武将的武艺高低?那么那些“看戏”的士兵干什么,摆设吗?还是仅仅是助威?
我想,真正的战争中是不存在武将单挑的,哪有两军对垒,只有武将相斗,那些小兵的兵器是做什么的?是烧火棍吗?武将的作用并不是去单挑,即使胜利又有何意义,他们应该是在全军出击的时候,起先锋作用,带动士气。如果单挑,那些小兵不会趁机一拥而上,拿下单枪匹马的武将?所以战场上单挑不现实。
而之所以,会有武将单挑的情节存在,源于演义小说的艺术加工,仅是吸引读者,让整个小说显得更精彩些,否则单是真实战场描写,谁会去看?
不过,我并不是说不存在武将单挑,只是场景会有限制。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武将单挑,吃饱了撑的,谁会那么傻,冲上前去,喊一嗓子,谁敢与我一战!信不信,马上就有乱箭射过来,到时候不射成刺猬才怪!只有在只有两个人的情况下,才有单挑,不过那就叫决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