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战争攻不下城池,为什么不绕道?
在古代战争攻不下城池,为什么不绕道?这3个原因告诉你答案
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在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更是多不胜数。相信在现在的电视剧上面,大家应该也看过很多战争场景。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古人打仗都是一座一座的城池进行攻打。即使有一座城池攻打不下来,也很少会绕过这一个城池,去进攻下一个城池。
那么为什么古人打仗时,不选择绕开城池,非得要硬碰硬要把城池打下来?可能会有人说古人傻,死脑筋。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这里面蕴含着古人非常多的智慧。
一、古代的交通状况非常差劲,城池一般都是要道的咽喉部位。两座城池之间几乎不会有其他的道路。即使有其他的小路也不适合大军行走。如果军队绕过城池的话,会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也会更加的浪费时间,还会有腹背受敌的情况。
二、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打仗后勤的补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绕过城池,那么大军的后勤补给线就会被拉长,增加运送粮草的负担。绕过城池,还会使后勤的补给线很容易受到对方的威胁。一旦大军的补给被切断,那么不论军队的战斗力多高,也会发生军队崩溃的情况。
三、在古代,城池一般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也是粮草和物资囤积的地方。如果想要获得粮草补给,只要攻破城池就可以获得粮食补给,而且攻破一座城池对于军队士气的鼓舞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综合这几点原因考虑,把城池攻打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也有绕道奇袭城池成功的例子,但是相对而言,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