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比较范畴
语言的比较范畴为近似、等同、胜过、不及。
1、近似:
读音为jìn sì,汉语词语,意思是相像而不相同。《汉书·外戚传下·成帝班倢伃》:“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宋叶适《答刘子至书》:“渊明、苏州,纵极力仿像,终不近似。”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十九岁的时候,升入本校的高中,那时叫普通科第一部,近似文科。”
2、等同:
看作相同;当做同样的事物看待。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三:“因为没有明文协定,有的同志就发生疑问,说恐怕不是联盟吧。这是把阴谋分子组成的反党联盟同一般公开的正式的政治联盟和经济联盟等同起来了,看作一样的事情了。”
孙犁《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作家和作品,不能作等同比较。
3、胜过: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胜利。得胜。胜券(指胜利的把握)。胜负。无往不胜。 超过,占优势:胜似。优胜。以少胜多。 优美的:胜地。胜景。胜境。胜迹。胜状(胜景)。
4、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不如;比不上。 不到。犹未达,不识。
《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唐·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匈虏复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迨予冲人辟门登庸,犹恐不及。”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格言·刻稿娶小》:“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则甬东风气,较明末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