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澡要注意些什么?中药泡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3-06-12 · 国内高端的健康、美容、美体产品及服务平台
关注
展开全部
中药的功效有很多,中药泡澡的好处有很多,泡澡的时候身体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身体会很舒畅,不过用中药泡澡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如果忽略掉的话,可能会对身体有危害,那么中药泡澡要注意些什么?中药泡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要对症下药
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
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3、泡澡的位置有讲究
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4、泡澡的时间要选好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5、这些人谨慎泡澡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6、泡澡后要适当饮水
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2、中药泡澡的好处
1、出汗、排毒。
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8、易睡安眠。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3、泡脚的中药材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那些因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所谓肾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一样: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水倒出,再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叶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温肺效果更佳。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煮后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1、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要对症下药
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
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3、泡澡的位置有讲究
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4、泡澡的时间要选好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5、这些人谨慎泡澡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6、泡澡后要适当饮水
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2、中药泡澡的好处
1、出汗、排毒。
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8、易睡安眠。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3、泡脚的中药材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那些因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所谓肾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一样: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水倒出,再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叶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温肺效果更佳。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煮后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