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我读高三,现在已经是第一轮复习了,可由于上学期我们已经把世界地理课本复习完了,这学期一直在做题,课本就没再管,第一次月考,我的地理只靠了52分,原先地里一直不错的,现在特...
我读高三,现在已经是第一轮复习了,可由于上学期我们已经把世界地理课本复习完了 ,这学期一直在做题,课本就没再管,第一次月考,我的地理只靠了52分,原先地里一直不错的,现在特别着急。
看图时,经纬线,国家,地区,城市都要注意,课本上的详细知识又太散,时间这么紧,我甚至没有时间总结。
各位朋友能否帮我一下,总结世界各州,各国,甚至个城市详细的知识,包括土壤、植被、气候、自然带、人文情况等等高考必要的知识。
在下感激不尽!! 展开
看图时,经纬线,国家,地区,城市都要注意,课本上的详细知识又太散,时间这么紧,我甚至没有时间总结。
各位朋友能否帮我一下,总结世界各州,各国,甚至个城市详细的知识,包括土壤、植被、气候、自然带、人文情况等等高考必要的知识。
在下感激不尽!! 展开
2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最重要的是要感兴趣,了解地图很重要,多背,多算,多请教老师,多做题!
一般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 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中国国家地理:http://www.cng.com.cn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http://www.ngm.com.tw
CCTV国家地理:http://www.cctv.com/geography/index.shtml
国家地理频道(简体中文):http://www.natgeo.com.cn/home_index.htm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综合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学“X”科中的哪一门,都不要孤立地学,要特别留意这几科中能互相联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时事政治题,就可以想想,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有联系吗?该事件是否有什么历史渊源?从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么哲理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不久你就可以在这几科中来去自由了。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你已经掌握好单科知识的基础上,单科都没有掌握好,哪里还能谈什么联系呢?所以这也就更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平时就要注意把知识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着到了考前再突击,那样的话有可能会摔得很惨。�
高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仅有方法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辛苦努力与积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丰收的一天。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把你的脚步迈得坚实再坚实些,祝你“笑傲考场”!��
最重要的是要感兴趣,了解地图很重要,多背,多算,多请教老师,多做题!
一般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 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中国国家地理:http://www.cng.com.cn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http://www.ngm.com.tw
CCTV国家地理:http://www.cctv.com/geography/index.shtml
国家地理频道(简体中文):http://www.natgeo.com.cn/home_index.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你.英汉互译,英语阅读有好处哦!
亚洲
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
great wall, china 中国长城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北京故宫
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crocodile farm, thailand 泰国北榄鳄鱼湖
pattaya beach, thailand 泰国芭堤雅海滩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 (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
美洲
niagara falls, new york state, usa 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
bermuda 百慕大
honolulu, hawaii, usa 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
panama canal 巴拿马大运河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times square,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usa 美国华盛顿白宫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尤塞米提国家公园
grand canyon, arizona, usa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 美国加利佛尼亚好莱坞
disneyland, california, usa 加利佛尼亚迪斯尼乐园
las vegas, nevada, usa 美国内华达拉斯威加斯
miami, florida, usa 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capulco, mexico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cuzco, mexico 墨西哥库斯科
非洲
suez canal, egypt 印度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 印度阿斯旺水坝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 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cape of good hope, south africa 南非好望角
sahara desert 撒哈拉大沙漠
pyramids, egypt 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 埃及尼罗河
大洋洲
great barrier reef 大堡礁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 悉尼歌剧院
ayers rock 艾尔斯巨石
mount cook 库克山
easter island 复活节岛
欧洲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 法国巴黎圣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 法国艾菲尔铁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 法国凯旋门
elysee palace, france 法国爱丽舍宫
louvre, france 法国卢浮宫
kolner dom, koln, germany 德国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 意大利比萨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 意大利古罗马圆形剧场
venice, italy 意大利威尼斯
parthenon, greece 希腊巴台农神庙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 莫斯科红场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 英国伦敦大笨钟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 白金汉宫
hyde park, england 英国海德公园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 伦敦塔桥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monte carlo, monaco 摩洛哥蒙特卡罗
the mediterranean 地中海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10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02、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103、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104、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05、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106、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107、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108、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109、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110、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11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112、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13、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114、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11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11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117、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118、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119、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120、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121、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122、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123、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124、气候资源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125、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126、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127、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128、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129、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130、暴雨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131、洪涝灾害的防御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32、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133、干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134、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135、寒潮的防御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136、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137、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138、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139、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140、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141、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142、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143、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144、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145、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146、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147、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148、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149、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150、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151、海水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5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153、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54、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155、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156、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157、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158、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159、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160、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16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162、洋流的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163、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164、风海流的成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165、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166、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167、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168、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169、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170、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171、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172、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
173、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
17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 ②海洋生物 ③污染 ④航海
175、海洋资源的分类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
176、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发电。
177、渔业资源的形成因素大陆架、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
178、世界主要渔业国中国、日本。
179、世界渔场分布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东南大西洋
180、海洋油、气开发利用地震波寻找。海上钻井平台、装油站、海底管道。
181、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水腐蚀性等)
182、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
183、著名海峡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白令、曼德等。
184、著名运河和港口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
185、腹地港口的服务区域。
186、海洋货物运输条件港口、集装箱船、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最佳航线服务。
187、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荷兰、日本、澳门。
188、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189、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油渗漏)
190、海洋污染的危害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191、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自然环境变化。
192、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19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领海宽度、国际海底资源。
194、领海、专属经济区12海里,200海里。
195、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196、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197、矿物的概念单质或天然化合物。
198、岩石的概念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99、矿产的概念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200、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201、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202、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203、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204、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05、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206、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07、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208、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209、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210、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211、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212、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213、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214、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215、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1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隧道、水库)。
217、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18、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风蚀洼地、沙丘等。
219、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20、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221、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222、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223、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224、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25、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26、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27、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28、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29、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30、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31、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3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33、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34、生物循环的作用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235、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236、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237、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38、土壤的作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39、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40、土壤的肥力特征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41、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242、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4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244、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245、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4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47、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248、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249、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250、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①开发自然资源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251、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25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253、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254、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55、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
256、地震的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257、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58、地震震级的大小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259、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60、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261、泥石流的成因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262、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263、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
亚洲
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
great wall, china 中国长城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北京故宫
mount fuji, japan 日本富士山
taj mahal, india 印度泰姬陵
angkor wat, cambodia 柬埔寨吴哥窟
bal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borobudur,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波罗浮屠
sentosa, singapore 新加坡圣淘沙
crocodile farm, thailand 泰国北榄鳄鱼湖
pattaya beach, thailand 泰国芭堤雅海滩
babylon, iraq 伊拉克巴比伦遗迹
mosque of st, sophia in istanbul (constantinople), turkey 土耳其圣索非亚教堂
美洲
niagara falls, new york state, usa 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
bermuda 百慕大
honolulu, hawaii, usa 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
panama canal 巴拿马大运河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times square,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usa 美国华盛顿白宫
world trade center,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usa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 美国尤塞米提国家公园
grand canyon, arizona, usa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
hollywood, california, usa 美国加利佛尼亚好莱坞
disneyland, california, usa 加利佛尼亚迪斯尼乐园
las vegas, nevada, usa 美国内华达拉斯威加斯
miami, florida, usa 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capulco, mexico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cuzco, mexico 墨西哥库斯科
非洲
suez canal, egypt 印度苏伊士运河
aswan high dam, egypt 印度阿斯旺水坝
nairobi national park, kenya 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
cape of good hope, south africa 南非好望角
sahara desert 撒哈拉大沙漠
pyramids, egypt 埃及金字塔
the nile, egypt 埃及尼罗河
大洋洲
great barrier reef 大堡礁
sydney opera house, australia 悉尼歌剧院
ayers rock 艾尔斯巨石
mount cook 库克山
easter island 复活节岛
欧洲
notre dame de paris, france 法国巴黎圣母院
effiel tower, france 法国艾菲尔铁塔
arch of triumph, france 法国凯旋门
elysee palace, france 法国爱丽舍宫
louvre, france 法国卢浮宫
kolner dom, koln, germany 德国科隆大教堂
leaning tower of pisa, italy 意大利比萨斜塔
colosseum in rome, italy 意大利古罗马圆形剧场
venice, italy 意大利威尼斯
parthenon, greece 希腊巴台农神庙
red square in moscow, russia 莫斯科红场
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 英国伦敦大笨钟
buckingham palace, england 白金汉宫
hyde park, england 英国海德公园
london tower bridge, england 伦敦塔桥
westminster abbey, england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monte carlo, monaco 摩洛哥蒙特卡罗
the mediterranean 地中海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10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02、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103、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104、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05、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106、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107、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108、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109、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110、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11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112、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13、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114、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11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11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117、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118、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119、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120、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121、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122、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123、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124、气候资源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125、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126、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127、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128、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129、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130、暴雨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131、洪涝灾害的防御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32、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133、干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134、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135、寒潮的防御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136、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137、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138、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139、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140、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141、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142、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143、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144、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145、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146、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147、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148、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149、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150、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151、海水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5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153、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54、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155、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156、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157、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158、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159、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160、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16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162、洋流的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163、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164、风海流的成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165、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166、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167、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168、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169、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170、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171、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172、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
173、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
17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 ②海洋生物 ③污染 ④航海
175、海洋资源的分类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
176、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发电。
177、渔业资源的形成因素大陆架、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
178、世界主要渔业国中国、日本。
179、世界渔场分布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东南大西洋
180、海洋油、气开发利用地震波寻找。海上钻井平台、装油站、海底管道。
181、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水腐蚀性等)
182、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
183、著名海峡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白令、曼德等。
184、著名运河和港口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
185、腹地港口的服务区域。
186、海洋货物运输条件港口、集装箱船、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最佳航线服务。
187、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荷兰、日本、澳门。
188、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189、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油渗漏)
190、海洋污染的危害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191、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自然环境变化。
192、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19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领海宽度、国际海底资源。
194、领海、专属经济区12海里,200海里。
195、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196、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197、矿物的概念单质或天然化合物。
198、岩石的概念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99、矿产的概念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200、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201、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202、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203、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204、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05、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206、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07、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208、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209、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210、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211、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212、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213、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214、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215、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1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隧道、水库)。
217、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18、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风蚀洼地、沙丘等。
219、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20、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221、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222、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223、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224、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25、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26、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27、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28、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29、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30、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31、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3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33、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34、生物循环的作用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235、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236、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237、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38、土壤的作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39、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40、土壤的肥力特征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41、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242、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4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244、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245、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4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47、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248、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249、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250、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①开发自然资源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251、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25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253、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254、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55、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
256、地震的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257、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58、地震震级的大小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259、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60、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261、泥石流的成因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262、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263、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
参考资料: http://www.dili8.co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的山系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太平洋,世界最大的海洋 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哈萨克丘陵,世界最大的丘陵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东北平原,中国最大的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日本(日文:日本国,前660年2月11日—)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305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3503人/平方公里)。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其人口总量也超过三亿人,少于中国和印度。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代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今天的美国则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更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匹敌的。 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隔海相望。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发源地。 澳大利亚(Australia)国土辽阔,物产丰富,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澳大利亚也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全球第四大农业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奉行多元文化,20%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也是一个体育强国,是全球多项体育盛事的常年举办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考地理复习策略再探
2005-12-16
据分析,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有:①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方法);②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等,其中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③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科问题的能力;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⑤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原则。
基于上述原则,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信息量大、时代感强、难度适中,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即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着眼于能力的考查,侧重于全面考核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其基本素养,所追求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等。正如此,试题总能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以此为指导,我们在组织地理复习时,应作哪些策略上的调整呢?
1.突出学科重点,搞好地理四大主题复习,重在形成知识网络。
主题一、地理事物运动系统。包括地球运动子系统、大气运动子系统、水体运动子系统、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子系统,及由此生发的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规律子系统。对于地理理性知识要能把握其内在规律,弄清各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主题二、人地关系系统。包括各大产业的发展问题(含农业、工业、交通、旅游)、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五大问题。对于人文地理知识要力抓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主题三、区域地理系统。区域是有层次的,首先它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其次还包括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文化区域等。对于区域地理知识一般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注重分析各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主题四、图表系统。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地方。它包括经纬网图、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理计算等系列。对于地图,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用心看图,看多了心中就会有一张功能强大的地图。
2.突出科内综合,强化地理四大能力训练,提高整体应试水平。
能力一、思维关。高考考案例,要求教师平时上课时要注意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例如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一般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工业等8个方面入手;位置又可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深入;气候则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概括其特征,再探究其成因;地形一般可从地势高低、地形种类展开分析;河流则需从水文(汛期、流量、结冰期、含沙量)及水系特点入手。
能力二、识图关。图名的阅读、图例的识别、各种信息的挖掘都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用高考试题和一些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图形强化训练,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能力三、应用关。地理高考命题的材料都来自社会,图表可能来自近几年所做的研究工作,也可能来自国家的统计年鉴。通过精选习题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训练有素,这样,当遇到新问题时,方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能力四、表达关。地理问答题可以说是高考中的新题型,学生往往对此有所畏惧。其实,诸如区域特征概括,地理事像成因分析等问题,只要基础扎实,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回答时应注意:①要准确地使用地理术语;②要紧扣题意,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③要从试题所给的材料入手,并从中得出结论,不要简单地搬用教材的现成结论。
3.适当关注社会热点,加强学习指导。
热点问题不必集中教学,一切应回归本源,不要被太多的时髦把思想搞乱。不能为热点而热点,要将热点与教材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并加以题型化处理。热点问题也没有特别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有些问题是永恒的热点,应特别加以注意。如国内的区域发展问题(含三大城市带、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问题(含人口问题、生态问题、能源问题)、重大工程问题(含南水北调、长江三峡工程、航天)、农业和农民增收问题;国际主要有中东和平、南北问题、区域合作等。
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其实这也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
2005-12-16
据分析,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有:①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方法);②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等,其中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③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科问题的能力;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⑤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原则。
基于上述原则,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信息量大、时代感强、难度适中,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即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着眼于能力的考查,侧重于全面考核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其基本素养,所追求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等。正如此,试题总能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以此为指导,我们在组织地理复习时,应作哪些策略上的调整呢?
1.突出学科重点,搞好地理四大主题复习,重在形成知识网络。
主题一、地理事物运动系统。包括地球运动子系统、大气运动子系统、水体运动子系统、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子系统,及由此生发的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规律子系统。对于地理理性知识要能把握其内在规律,弄清各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主题二、人地关系系统。包括各大产业的发展问题(含农业、工业、交通、旅游)、资源(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五大问题。对于人文地理知识要力抓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主题三、区域地理系统。区域是有层次的,首先它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其次还包括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文化区域等。对于区域地理知识一般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注重分析各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主题四、图表系统。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地方。它包括经纬网图、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理计算等系列。对于地图,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用心看图,看多了心中就会有一张功能强大的地图。
2.突出科内综合,强化地理四大能力训练,提高整体应试水平。
能力一、思维关。高考考案例,要求教师平时上课时要注意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例如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一般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工业等8个方面入手;位置又可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深入;气候则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概括其特征,再探究其成因;地形一般可从地势高低、地形种类展开分析;河流则需从水文(汛期、流量、结冰期、含沙量)及水系特点入手。
能力二、识图关。图名的阅读、图例的识别、各种信息的挖掘都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用高考试题和一些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图形强化训练,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能力三、应用关。地理高考命题的材料都来自社会,图表可能来自近几年所做的研究工作,也可能来自国家的统计年鉴。通过精选习题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训练有素,这样,当遇到新问题时,方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能力四、表达关。地理问答题可以说是高考中的新题型,学生往往对此有所畏惧。其实,诸如区域特征概括,地理事像成因分析等问题,只要基础扎实,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回答时应注意:①要准确地使用地理术语;②要紧扣题意,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③要从试题所给的材料入手,并从中得出结论,不要简单地搬用教材的现成结论。
3.适当关注社会热点,加强学习指导。
热点问题不必集中教学,一切应回归本源,不要被太多的时髦把思想搞乱。不能为热点而热点,要将热点与教材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并加以题型化处理。热点问题也没有特别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有些问题是永恒的热点,应特别加以注意。如国内的区域发展问题(含三大城市带、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问题(含人口问题、生态问题、能源问题)、重大工程问题(含南水北调、长江三峡工程、航天)、农业和农民增收问题;国际主要有中东和平、南北问题、区域合作等。
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其实这也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
参考资料: http://georen.zypack.com/zongh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88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