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忙给几个历史题的答案啊!!!!!
1、资产阶级改良与资产阶级改革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2、建国之初没有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4、我国从新民...
1、资产阶级改良与资产阶级改革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2、建国之初没有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4、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请高人给个答案,急求
谢谢 展开
2、建国之初没有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4、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请高人给个答案,急求
谢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改良派主要改军事,但还是倾向于守。而革命派是彻底反的
2建国初期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完成,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3你没说清问题
自己找吧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指导全国人民全面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和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发,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实质和特点作了全面系统的解释。提纲指出: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结束,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由于中国经济的极端落后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估计至少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的时间。3、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6、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工业化,因此,必须首先发展国营工业,并逐步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经过合作化的道路,必须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要经过合作化的道路。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指导下,第一步把私人资本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来,第二步逐步地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10、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是我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彻底胜利的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指导我国顺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胜利建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4(1)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性社会,其发展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3)1952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段特殊时期。
(2)1949年10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上,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妄图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未被消灭,妄图卷土重来,因此,这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3)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建国后已经存在着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加分
加分
加分
2建国初期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完成,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3你没说清问题
自己找吧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指导全国人民全面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和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发,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实质和特点作了全面系统的解释。提纲指出: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结束,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由于中国经济的极端落后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估计至少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的时间。3、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6、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工业化,因此,必须首先发展国营工业,并逐步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经过合作化的道路,必须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要经过合作化的道路。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指导下,第一步把私人资本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来,第二步逐步地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10、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是我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彻底胜利的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指导我国顺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胜利建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4(1)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性社会,其发展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3)1952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段特殊时期。
(2)1949年10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上,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妄图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未被消灭,妄图卷土重来,因此,这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3)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建国后已经存在着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加分
加分
加分
展开全部
首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根据我的理解
建国初期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完成,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时间应该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当时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完成,开始迈进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建国初期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完成,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时间应该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当时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完成,开始迈进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是在问试卷上的题吧?小小年纪不学好。0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