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行为强化法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 我来答
生活类答题小能手
高能答主

2019-08-20 · 专注生活类答题,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类答题小能手
采纳数:1640 获赞数:2957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连续强化:当个体需要的目标行为一旦出现,就予以强化。

2、间歇强化:是一种偶然的,并不是在每次行为出现都给予强化。能顾巩固和建立所需要的目标行为。

强化法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上,若一个行为得到奖赏,那么以后这个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得不到奖赏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可能会较少。强化主要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正强化指为了能建立一个适应性行为模式,采用奖励的办法,使这种行为模式反复出现;负强化是运用批评或指责方式去对待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出现;惩罚是指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惩罚,以消除此行为;消退是指某种不良行为出现时,不予理解,让这种行为自行消退。

扩展资料

行为强化法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一般采用逐步进级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即强化),以促使增加出现期望获得的良好行为的次数。

这样做本身就是对行为改善的一种强大推动力。此外,还可采用让患者得到喜爱的食物或娱乐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塑造新的行为,以取代旧的、异常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为强化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化法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fishfish8788
2010-01-07 · TA获得超过24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9万
展开全部
一、代币奖励法

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法而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以一种对病人有价值或有兴趣的货币来强化病人正常的行为,而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给病人的货币实际上是一种奖品,它能起到奖励的作用)。这种方法还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方面 。

代币法的四个原则:

1、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行为,使治疗者和病人双方都明确在治疗方案内要改进的行为是什么?

2、必须有一种交换媒介,这些只有在病人达到了期望目的时才能获得。(彩色纸、代价卷、 印花、五角星等都可以用作代币)。

3、必须有支持代币的强化物,即用代币可换取到货物或服务。如食物、娱乐权利等。

4、必须建立兑换的规则,如完成何种和多少目标行为可得到多少代币,某种货物或服务需要付出多少代币等等。

代币奖励法治疗案例

为 12名多动症儿童设计了一个代币奖励方法来改变他们的行为。每 3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组,每当 小组中的一个孩子不过度活动时,教师就用一个代币奖励他。代币可以换糖果或玩具,但必须三人小组一起换,奖品平均分配。用这个方法,每个孩子没有过度活动行为,就同时被代币和其它两个孩子的鼓励所强化。就是说,物质奖励和社会赞许结合在一起。四个月后,几乎所有儿童的过度活动都大量减少了。

二、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或称正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三、塑造法行为

这是塑造新行为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其原理是操作条件反射。行为塑造法采用逐步晋级的作业,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称为积极强化),以促使出现期望行为的次数增加。通过这种方法来塑造新的行为,以取代异常的适应不良行为。

行为塑造是把期望行为分成若干部分,以便更具体地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积极强化,以期达到确立完整期望行为和改善不良行为的目的。

四、消退疗法

是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当中如果条件反射不加强便会自然消退的原理发展出来的一种行疗法。行为治疗学家认为:人类的不良行为和病态都是不良条件持续强化作用的后果,如果消除这些不良的强化作用因素,不良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治疗时治疗者给予条件刺激或让病人想象焦虑情境,此时不给任何强化即可使原来的条件反射消退。

治疗案例:利用消退疗法治疗幼儿怕猫

幼儿本来不是不怕猫的,可是偶然一次因抓猫尾巴被猫咬伤了手,流血不止,便使幼儿极度恐 惧猫。从此,不仅害怕猫,而且由于泛化的作用,也害怕兔子、狗和带毛的动物玩具,甚至皮毛制 品。对其治疗,可先让孩子看一些有毛小动物的照片,让他用手去摸,证明是无害的。慢慢地可以 让他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接触一些零碎的小块皮毛,使他感受到也是无害的。以后可以让他玩带毛的动物玩具,等到适应后再让他去看兔子或小狗。等习惯后,再鼓励他去摸索兔子和小狗,最后去 接触猫。这样幼儿怕猫的行为就消退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