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生平和诗集的书

哪位朋友推荐一下关于纳兰容若的生平、事迹、生活以及诗词和诗词的详解的?最好是文笔较好的。... 哪位朋友推荐一下关于纳兰容若的生平、事迹、生活以及诗词和诗词的详解的?最好是文笔较好的。 展开
 我来答
sdqdcpa12345
2010-01-13 · TA获得超过29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书 名: 纳兰容若词传
  作 者:苏缨,毛晓雯,夏如意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1
  ISBN: 9787539933214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处;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纳兰容若词传》是纳兰词品鉴的极致之作,容若向世人展示的另一种完美——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
  我们眼睁睁看着容若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终其一生,他都在实践孩子的艺术: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和价值观,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
  要糖果和游戏,不要算计。
  孩子并不多。在冷硬现实的猎杀下,孩子成了稀缺品。不要蔑视曾经幼稚的自己,就算对过去的天真无法欣赏,至少可以怀着凭吊的心情。

  导语

  纳兰容若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本书是纳兰性德研究的里程碑之作,资深纳兰迷的终极典藏。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纳兰性德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种完美:慧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
  [编辑本段]前言
  假若你似我一般百无聊赖,你或许能理解我怎么会在午睡后突然猜测起古人的重量来。
  我猜关云长起码重1 00公斤,因他的情深义重,还有那一身高强武艺;苏东坡应该在70公斤上下,先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后有排除万难的精神,病恹恹如何能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荆轲重55公斤,偏清瘦,气质特异,故力虽较不过秦王,但精神万古流芳;杜甫重65公斤,其中60公斤都在心脏,装满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与经历由盛转衰的惆怅;贺双卿重35公斤以下,一个将词填在花瓣与落叶上的女子,总是给人飘飘欲仙的想象;柳如是重40公斤以上,身为女子,却有不输男人的气度和情怀,过于柔弱的身体想来无法支撑她人生的精彩跌宕;而纳兰容若,重21克。
  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去后体重会即刻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如果灵魂确实重21克,那么纳兰容若,就重21克。
  沈从文先生说,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纵观纳兰一生,正是以美为原则开展和继续的,脚踏实地的人生,被他演绎成了一个美得有点悲怆的故事。故事分为两篇,上篇讲述肉身繁华热闹,下篇刻画灵魂寂寞荒凉。上篇的喧哗,只是为了衬托下篇的嘶哑。
  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一个对爱苦心孤诣、将人生行进得有如诗篇、至死都以孩童面孔面对世界的人,除了21克外,还有别的重量。
  在何处才能见到纳兰的21克,看清它是何形象、有什么不一样?到明日之屋去吧,如果能够到达。纪伯伦在《先知》中已清楚告诉我们:
  你们可以庇护孩子的身体,
  但不能禁锢他们的灵魂。
  孩子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屋,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毛晓雯
  2009年7月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缨
  代表作《纳兰词典评》,《风人深致:诗经古义辩证》。
  毛晓雯:
  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出版作品有《写给时代的情书--唐诗的唯美主义》
  夏如意:
  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方向为清代文学。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前言 纳兰容若,重21克
  楔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
  〔1〕顾贞观
  〔2〕沈宛
  〔3〕严绳孙
  〔4〕纳兰性德
  第一幕 身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1〕成德,名字的来历、疑云与谶语
  〔小考据〕十岁时的纳兰词?
  〔2〕法璋大师的佛门密室
  〔3〕虎父:诗人仰望的政客
  〔小考据〕旗人取名
  第二幕 初恋: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1〕一块肥腻腻的祭肉
  〔2〕骑射:亦弓亦马亦多情
  〔3〕父亲的书房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5〕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小考据〕不得流传的才女诗
  〔6〕重逢: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7〕艳歌:照水红蕖细细香
  〔小考据〕写给表妹的悼亡词
  第三幕 寂寞的十七岁
  〔1〕金坛王次回:在纳兰词里的无名隐士
  〔小考据〕退粉收香:纳兰词中的隐语
  〔2〕京国子监:石鼓秘语
  〔3〕昆山三徐:在青涩的涯岸迷路寻路
  〔4〕秋水轩唱和:玉人和月摘梅花
  〔5〕交臂之失:一分钟的代价是几年
  〔小考据〕樱桃宴与红叶诗
  第四幕 科举:万春园里误春期
  〔1〕朱彝尊:壮年听雨客舟中
  〔2〕勿欺之忠:一颗默默生长的南瓜
  〔小考据〕万春园
  〔3〕通志堂疑案门
  〔4〕徐乾学勒索案门
  〔5〕渌水亭:为了告别的聚会门
  第五幕 成人礼
  〔1〕一个远方知县的死门
  〔2〕西郊冯氏园的海棠花门
  〔3〕冠礼:从此,我们可以称他“容若”了
  〔4〕新婚:金风玉露一相逢
  〔5〕从此沧海水,从此巫山云门
  第六幕 双璧:绝塞生还吴季子
  〔1〕一弹指顷去来今门
  〔2〕知我者,梁汾耳门
  〔3〕仙佛:一个孩子的精灵世界门
  第七幕 痛失:当时只道是寻常
  〔1〕谁念西风独自凉门
  〔2〕悼亡:夜阑犹剪灯花弄门
  〔3〕一宵冷雨葬名花门
  〔小考据〕《楞伽经》、楞伽师与楞伽山门
  第八幕 仕途:南雁归时更寂寥
  〔1〕犬马:何须独醒怜皆醉门
  〔2〕《饮水词》:非才子不能善怨门
  〔3〕悼亡之吟,知己之恨门
  〔小考据〕卢氏之子
  〔小考据〕挽鹿车
  〔4〕尘土梦,蕉中鹿
  〔小考据〕贫道与贫僧
  〔5〕学鸿儒科
  第九幕 鸾胶纵续琵琶
  〔1〕续弦之后:一场寂寞凭谁诉
  〔2〕如期:洞庭歌罢意茫茫
  〔小考据〕谁在营救吴兆骞
  〔3〕觇唆龙:解道醒来无味
  第十幕 江南:烟花不堪剪
  〔1〕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小考据〕玉人
  〔2〕天海风涛之人
  〔3〕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谢幕 人生何如不相识
  附录 蔷薇水蘸檀心紫·纳兰词榜
  后记 一个国王在完美时刻的愿望
  [编辑本段]媒体推荐
  这许多年来,纳兰词始终是为我遮风避雨的另一个世界,是我心底最后退守的忠贞信仰,是让每一个与我相识或不相识的同类们得以远离现实的精神蜗居。
  ——苏缨
  对于容若,我是佩服多于感动。那种在爱情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和勇气,从来不属于弱者。
  ——毛晓雯

  诗词举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编辑本段]封面附语
  成容若君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静观他信手的一阕词就被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茶蘼谢尽。
  ——徐志摩
  -----------------
  纳兰容若词传
  作者: 苏缨
  ISBN: 9787539933214
  出版: 江苏文艺出版社
  版次: 2009/9/1
  开本: 16
  定价: 28.00元 在哪儿买这本书?

  卓越网上书城 (RMB 21.00)

  当当网 (RMB 21.28)
1江秋水向西流
2010-01-19 · TA获得超过6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纳兰容若词传,想了解纳兰,必须读,这书写太好了,我读了2遍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郁洛汐
2010-01-14 · TA获得超过91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4.8万
展开全部
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寻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有忆了1s
2010-01-15 · TA获得超过5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7.6万
展开全部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 《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悦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相处一年之后,纳兰性德就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拼命三娘
2010-01-14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2万
展开全部
哇,容若公子的粉丝啊~~帮你顶一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