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意义在哪里?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是是简写的,问题全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人们习惯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所以哥德巴赫猜想简称为1+1为什么等于2,而不是小学数学的1+1=2。
哥德巴赫猜想对人类社会没有重大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数学史的推动是存在的,数学猜想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着重大意义像近代的角谷猜想一样。
扩展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程: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定理“9+9”,由此划定了进攻“哥德巴赫猜想”的“大包围圈”。
所谓“9+9”,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9个奇质数之积。” 从这个“9+9”开始,全世界的数学家集中力量“缩小包围圈”,当然最后的目标就是“1+1”了。
1924年,德国数学家雷德马赫证明了定理“7+7”。很快,“6+6”、“5+5”、“4+4”逐一被攻陷。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中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1+4”。1965年,苏联数学家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积。”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德巴赫猜想
2021-11-22 广告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虚指。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对于“1+1等于多少”这个问题来说的。
更加普遍地来说,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其实就是“数学”和“算术”的区别。
算术研究的是“1+1=?”这个问题。算术是数学的一个部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算术更是作为数学的最初形式,但是算数却不能代替数学。我们从小学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根据数学证明,如幂次、开方等等复杂的运算,都可以归结到基础的四则运算里去。但是算数的原理则过于基础,如果人类几千年来只研究算术,那么数学的发展会停滞不前。算术的应用是很有局限性的,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但如果没有人给它编写算法开发程序,那也就只是一台芯片的集合体,还耗电。算术更偏重于具体的应用问题,更偏重于答案。
但是“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却显得更加有数学味道。真正的数学研究,讨论的是数学的原理。再次拿计算机来说,输入1+1可以得到2,但是在这个求解的过程中究竟经过了什么?一般主要是一台加法器,一个把两串1011101……的代码用最基础的逻辑运算加起来的基础运算部件。
图为半加器和全加器示意图
可以这么认为,数学研究的是原理,是“为什么”,算术则更加偏重于答案。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一部分,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学好算术,但不能把算术当成数学。这就是“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正如古人说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020-04-08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是是简写的,问题全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人们习惯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所以哥德巴赫猜想简称为1+1为什么等于2,而不是小学数学的1+1=2。
哥德巴赫猜想对人类社会没有重大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数学史的推动是存在的,数学猜想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着重大意义像近代的角谷猜想一样。
扩展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6303861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进程: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定理“9+9”,由此划定了进攻“哥德巴赫猜想”的“大包围圈”。
所谓“9+9”,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9个奇质数之积。” 从这个“9+9”开始,全世界的数学家集中力量“缩小包围圈”,当然最后的目标就是“1+1”了。
1924年,德国数学家雷德马赫证明了定理“7+7”。很快,“6+6”、“5+5”、“4+4”逐一被攻陷。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中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1+4”。1965年,苏联数学家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积。”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可以这么认为,数学研究的是原理,是“为什么”,算术则更加偏重于答案。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一部分,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学好算术,但不能把算术当成数学。这就是“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正如古人说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拓展资料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虚指。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对于“1+1等于多少”这个问题来说的。
更加普遍地来说,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其实就是“数学”和“算术”的区别。
算术研究的是“1+1=?”这个问题。算术是数学的一个部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算术更是作为数学的最初形式,但是算数却不能代替数学。我们从小学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根据数学证明,如幂次、开方等等复杂的运算,都可以归结到基础的四则运算里去。但是算数的原理则过于基础,如果人类几千年来只研究算术,那么数学的发展会停滞不前。算术的应用是很有局限性的,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但如果没有人给它编写算法开发程序,那也就只是一台芯片的集合体,还耗电。算术更偏重于具体的应用问题,更偏重于答案。
但是“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却显得更加有数学味道。真正的数学研究,讨论的是数学的原理。再次拿计算机来说,输入1+1可以得到2,但是在这个求解的过程中究竟经过了什么?一般主要是一台加法器,一个把两串1011101……的代码用最基础的逻辑运算加起来的基础运算部件。
只想完成证明“1+1=2”即歌德巴赫猜想
1+1=2是最为简单的数学事实。如果加以描述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元素集合的并集的元素的数目是2,因此1+1=2.不需要证明。
人们所说的“1+1”,实际上是对一个著名的命题(歌德巴赫猜想)的简称,与1+1=2没有丝毫关系。
歌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大偶数可以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