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杨花”指的是柳絮,好像是柳絮飘飘洒洒,显出伤感之情,(泪?)“子规啼”是指哀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衬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由于诗人李白,在扬州听说王昌龄被贬的消息,不禁感同身受,选用了当地的两种景物,来烘托悲凉气氛,一个是杨花,一个就是子规,杨花如今叫柳絮,子规则是杜鹃鸟,因它的叫声总是像是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当时的李白看着飘摇的柳絮,悲鸣着的子规,又担忧远方的友人,心里很是悲痛。
二、附原文如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创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由于诗人李白,在扬州听说王昌龄被贬的消息,不禁感同身受,选用了当地的两种景物,来烘托悲凉气氛,一个是杨花,一个就是子规,杨花如今叫柳絮,子规则是杜鹃鸟,因它的叫声总是像是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当时的李白看着飘摇的柳絮,悲鸣着的子规,又担忧远方的友人,心里很是悲痛。
二、附原文如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 一作:随君)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创作背景】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