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好处

要写佛经出处主题是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请不要所问非所答,谢谢... 要写佛经出处
主题是 释迦牟尼佛 的名号,请不要所问非所答,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落影缥梦
推荐于2017-09-05 · TA获得超过40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5万
展开全部
  释迦如来名号功德

  不退转fa轮经卷第三 僧佑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录[*]第二译

  阿难言。云何如来。得具足见无阙失见。具足闻佛具足见佛具足亲近。
  佛告阿难。汝不知耶。
  阿难言。我实不知。
  佛言。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言。唯然世尊。愿为解说。
  阿难。汝今闻我释迦牟尼佛。已闻当闻。如是等。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身若有所说。其见闻者皆悉利益。阿难。若以一华供养如来。及般涅盘后。为佛舍利起塔供养。亦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乃至畜生。得闻佛名。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阿难。复有人闻释迦牟尼佛音声。称其名号。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若善男子善女人。闻释迦牟尼佛名号。如其所说皆实不虚。阿难。譬如尼拘陀树。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乃至五十百千无量等众。止息其下皆蒙覆荫。阿难。于汝意云何。尼拘陀子为大小耶。
  阿难言。尼拘树子最为甚小。
  佛告阿难。如是尼拘陀树。以水雨粪土人功因缘。积其日月渐渐长大。
  阿难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以尼拘树子本甚微小。以水土日月因缘故。渐渐长大。如是阿难。得闻释迦牟尼佛名。善根种子终不败坏。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如是。何以故。无相种子于一切不住。是故不坏。以不坏故。如是种子不可毁坏。亦不取相。是故于一切法不坏。
  阿难白佛言。世尊。为是如来本愿之力。为是诸佛法应尔耶。
  佛即答言。以本愿力故。若有众生闻我名者。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诸佛法亦如是。何以故。一切佛法皆平等故。
  阿难言。一切佛法平等有何利益。
  佛言。能令众生虽不闻法以发愿力故亦使得同闻法利益。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未曾有法故。能大利益诸菩萨摩诃萨等。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我今虽为众生作大利益。若闻法者。无不得住利益福田。我于过去供养诸佛。不惜身命。一切皆舍。离诸贪嫉。勤修精进。诸根清净。于一切法。不取不着。无所依止。是故阿难。我成菩提能大利益一切众生。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四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佛告阿难。一心善听。吾今解说。阿难当知。若有众生。已闻今闻当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所以者何。诸佛菩提无虚妄故。亦无贪欲及以瞋恚。
  阿难。何况今日现于我前能以一华散我上者。若有众生。我泥洹后形像舍利。能持一华以供养者。如是众生亦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难白佛。若有畜生闻释迦牟尼佛名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耶。佛告阿难。若有畜生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因缘。所以者何。诸佛如来其有闻者闻必不虚。是故诸佛如来言无有二。阿难。譬如尼拘陀树枝叶茂盛。能荫百人至五百人。阿难于意云何。其树种子为大小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其子甚小。佛告阿难。是尼拘陀树种子虽小。得地水火风虚空众缘故。而得生长渐次广大。如是阿难。彼诸众生种菩提种子渐次增长。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可腐败不可败坏。所以者何。以不住一切法作种子故。而不腐败亦无毁坏。

  --------------------------------------------------------------------------------

  大乘宝云经

  尔时降伏一切障碍菩萨摩诃萨。遇是世尊所放光明往照其身。而从住处出诣彼佛。头面恭敬礼佛足已一所而坐。及与无量菩萨大众触是光明。各各从于住处出诣彼佛。头面作礼恭敬已毕却坐一处。
  尔时降伏一切障碍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在莲华台上。合掌向佛而前白言。
  世尊。何因何缘有此光明遍照。种种杂色不可思议。清净无垢悦乐一切菩萨身心。
  是时佛告菩萨言。善男子。去此西方过恒河沙数世界。彼有佛刹名娑诃世界。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若有众生得闻释迦牟尼佛名号。是诸众生则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光明则是释迦如来所放光明。清净无垢微妙第一。悦乐一切菩萨身心。作是语已。
  复白佛言。世尊。以何义故。有诸众生得闻释迦牟尼佛名。而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是问已。芙蓉眼佛告降伏一切障碍菩萨言。善男子。释迦如来于过去世行菩萨时已发誓愿。我成佛时凡是众生闻我名者。皆悉令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彼世界中一切众生闻佛名者尽不退转耶。
  佛言。不然。世尊。彼土众生不闻释迦牟尼佛名耶。
  佛言。善男子。皆得闻也。世尊。彼土众生无退转者云何不退转耶。
  佛言。善男子。是诸众生种植不退转因。藉闻彼佛名号而生。今者如来见是事已。说彼众生无有退转。非但闻名而不退转。
  善男子。我今为汝当说譬喻成是义故。
  善男子。如树种子若大若小。但无事碍具诸外缘。即生萌牙乃至增长。
  善男子。云何说是为种子耶。
  对曰。世尊。无事碍故说为种子。
  佛言。如是。善男子。闻如来名则便得种不退转种。是诸众生即得名为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文殊师利白佛言。 世尊。一切众生无本业耶。 佛告文殊师利。彼有本业但少闻此经。 无量阿僧只罪皆悉除灭。所以者何。 如来无量阿僧只劫发大誓言。一切众生未度令度。未脱令脱。 以此誓愿善根。如来慧日光明所照。无量阿僧只罪皆悉除灭。 复次文殊师利。譬如一切云雾覆过。日未出时皆悉障蔽一切世间。 日光少出一切世间暗障悉灭。如是阿僧只大罪积聚。乃至此经日未出时。 一切众生轮回生死。此经日出。阿僧只恶大暗积聚一弹指顷。 于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若戏笑说若随顺他。此及道外。 若波罗夷无间恶业。阿僧只罪须臾悉灭。 所以者何。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 所以者何。以如来胜愿一切世间是我有故。 诸未度者当令得度。化以正法悉令觉悟。 是故文殊师利。闻如来名者皆为菩萨。 非但自能速除烦恼。亦复当得我所得身。

  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最显著的功德就是于菩提道不退转。我记得海涛法师讲过一个佛经故事,大意就是:
  以前有位长得非常美丽的比丘尼,修习佛法,后来业障显前,在河边看到自己的相貌非常美丽后,贪著了。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位比丘尼的道心要退转了,就马上化成一个比这位比丘尼美丽千百倍的女子,从这位比丘尼的身边走过。比丘尼看到了这位女人的美丽后非常赞叹,非常的羡慕。但此时,佛化的美丽女子突然头发脱落,老化死去直至腐烂。这位比丘尼见到这种情况后心里感到很恐惧,后来也觉悟到了美丽也是无常,心又回到了修习菩提道上。
WY21521
2010-01-16 · TA获得超过7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广传》:我成佛与涅盘后,任何仅仅念诵一句“南无释迦牟尼佛”、或向佛顶礼之众生,愿此等众生灭尽一切业障、于如来刹土中获无上菩提,并于最后亦能显示涅盘。’

《不退轮经》:"任何听闻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名号之众生都将获证不退菩提之果位。若仅听闻名号都能获如是功德利益,则供养一朵花于佛舍利塔前之功德自不必多言。不幸堕入旁生类众生,以听闻佛号故亦可种下无上菩提之因,且得以依次第证取佛果。这皆因诸佛发愿力及发心不可思议所致。"

《大法鼓经》迦叶白佛言。若闻菩萨名者。能除众生三种毒箭。况称世尊名号功德。言南无释迦牟尼。若称叹释迦牟尼名号功德。能拔众生三种毒箭。

《释迦牟尼佛广传》:善男子,释迦牟尼佛住持之地就如是广大;如来法界坛城亦如是广大,且无人能测度;如来度众所用之善巧方便同样广大非常,边际无法衡量;如来身躯也非常广大,顶髻、身体任谁也无法测量。如娑婆世界众生能全部集中于如来体内,并从如来一毛孔中出入,即便用天人天眼也无法了知一毛孔之边际,此乃如来身躯广大程度。

另外,释迦牟尼佛刹土之广大,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所有众生如若全部到达娑婆世界,仍可轻松容纳,此皆为世尊前世发愿力所致。即便千万个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进入娑婆世界亦可包容无遗,更遑论十方?!此也为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发愿所致,故而刹土如此广大。因此,以上所说皆证明释迦牟尼佛超胜其他如来。

《贤劫经》中则说道:"虚空边可量,大海深可测,于佛起信心,功德实难诠。从今至菩提,永断恶趣苦,如欲得利益,应勤种福田,精勤不放逸,恭敬供养佛。"

《宝积经·无量法门陀罗尼品》则云:"称诵'南无佛'、顶礼佛是大灯火,因能烧尽烦恼故。而任何众生只要闻到佛号亦能成为得大佛果之因,如称颂、念说佛号,则可远离一切无明黑暗,仅闻佛名皆得使闻者远离无明黑暗。"

《金光明最胜王经》
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功德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四天王:“......大王。若未来世有诸人王听受是经。恭敬供养并受持是经。四部之众尊重称赞。复欲安乐饶益汝等及诸眷属无量百千诸药叉众。是故彼王常当听受是妙经王。由得闻此正法之水。甘露上味。增益汝等身心势力。精进勇猛。福德威光。悉令充满。是诸人王若能至心听受是经。则为广大希有供养。供养于我释迦牟尼应正等觉。若供养我。则是供养过去未来现在百千俱胝那庾多佛。若能供养三世诸佛。则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聚。以是因缘。汝等应当拥护彼王后妃眷属令无衰恼。及宫宅神。常受安乐。功德难思。是诸国土。所有人民。亦受种种五欲之乐。一切恶事皆令消殄。”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Veeko_Choi
2010-01-17 · TA获得超过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4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90万
展开全部
文言文经文的话,可以看看《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世尊在里面谆谆教诲,劝导我们念佛。

白话开示:

念佛
「念佛」二字将一切法都包括尽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一副对联,任何一句都包括其他九句。真诚如果没有清净,就没有真诚,没有平等也没有真诚,没有放下也没有真诚,没有自在也没有真诚。《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上联是存心,下联是行事。佛法讲心与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菩萨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菩萨行。这是我总结五十年修学的心得,学的什麼?就这十句话二十个字,我天天讲经劝导大众也是这二十个字。

初学的念佛人,念头才起,马上就要觉察:「我这个念头是正还是邪?」如果这个念头是邪念,赶快要把它转变成正念,这就是修行。这真正是转祸为福,因为邪念是灾祸,正念是福德。转恶为善在念头上转,转迷为悟也在念头上转,要转得快,决定没有疑惑。不但是转祸为福,也是起死回生的关键。

所以,以「念佛」做为总结。真正念佛,念什麼?就是念真诚、念清净、念平等、念正觉、念慈悲,这是念佛之心;念看破、念放下、念自在、念随缘,这是念佛之行。这是菩萨学处,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我们当如是学,这叫真正念佛,一句佛号含摄世出世间一切法。

(节录自21-112-10【做好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

阿弥陀佛怎麼念

前清慈云灌顶法师在《观经直指》中说,业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忏悔法都忏不掉的业障,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彻底忏除,那就是「念佛」。念佛功德确实不可思议!

有人问,到底是念「阿(音窝)弥陀佛」,还是「阿(音阿)弥陀佛」?「阿(音阿)弥陀佛」是梵音。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中国幅员广大,方言很多,念「阿(音窝)弥陀佛」的人,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的人很多。所以,我们不必执著音,要著重清净心。音念得再对,不一定能往生,因为往生的条件是「心净则土净」。《阿弥陀经》讲往生的条件是「深信、切愿、持名」,持名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可以往生,念「阿(音窝)」也可以往生。倓虚老法师是营口人,他念「阿(音窝)弥(音逆)陀佛」,他坐著往生。这就是说明心真诚,心真有佛。

「念」字上面是「今」,底下是「心」,意思是我现在心里有佛。念念有佛相还不行,只是种善根而已;要念念有佛心,我心跟佛心一样。佛心是什麼?平等心。所以,我们的心清净平等,这是念佛,念佛心。

「愿」,念佛愿,把阿弥陀佛的本愿变成自己的本愿。我的心、愿、解与阿弥陀佛的心、愿、解相同,就与阿弥陀佛建立共识。也就是要把弥陀三经所说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我们的「心、愿、解、行」依照三经所说的修正过来,一切业障就彻底忏除了。

我们平常念佛号,「心、愿、解、行」都在其中,「信、愿、行」三资粮也在一句佛号之中。不仅如此,「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都在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所含藏的意思无量无边,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因此,念有会念,有不会念,不会念的是嘴皮上念,不相应;会念的,「心、愿、解、行」统统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是真正忏除业障,这是真实修行。

(节录自《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4-9-03【忏除业障】)

--------------------------------------------------------------------------------

念佛是戒定慧三学同时具足

戒、定、慧,名为三无漏学。禅定是清净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方是禅定。真正的功夫、真正的修行在哪里做?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用功夫。用念佛的功夫,念头才动,即提起佛号,将念头转成阿弥陀佛,此为戒定慧三学同时具足。能转就是守法,就是持戒。见到外面境界,顺心的起了贪爱。贪心才动,用「阿弥陀佛」转过来,就是持戒。见到不如意的环境,心里不高兴,也用「阿弥陀佛」转过来。

我们接受佛的教诲,依佛教导的去做,即是持戒。转过来之后,对於一切境界不再理会,回过头来念佛,即是修定。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慧就在其中。净宗修学之殊胜,是戒、定、慧三学一念完成,圆满具足。然后处事待人接物,善意自然就会表现出来。修行功夫浅深,都流露在面孔、音声、一举一动之中。愚痴人看不出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瞒不过的,一接触就知道。

(节录自《地藏经讲记》14-12)

--------------------------------------------------------------------------------

念佛法门是第一方便法门

世尊看到我们迷得太久、太深,因而生起怜悯之心,帮助我们觉悟,教导我们修行。「因修万行,果圆万德」,因众生之根性无量,所以佛为众生演说无量法门,顺众生之根性教学,众生修学才容易成就。一切法门之中,第一方便、稳当、容易的,无过於念佛法门。本经教我们念佛,至心称名,与《无量寿经》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二无别。若众生不能接受念佛法门,对其有疑惑,佛则再开其他方便法门。

为何念佛法门是第一方便法门?佛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说尽了宇宙间万事万法之理。心能现相,相起变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识心,也就是念头。所以,佛教导我们念佛,念佛就作佛。《无量寿经》中又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念阿弥陀佛就成阿弥陀佛。明白此理,才会肯定念阿弥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才是真正念佛人。

念佛法门是道共戒,圆满具足一切戒律,所以不会犯戒、破戒。得禅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所具足的圆满清净戒律。因为,念佛是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此乃真正大圆满。

佛教导我们修学念佛法门,要至心称名、念诵。念诵就是读诵大乘,而以读诵《无量寿经》为第一。隋唐古大德说,一切经最后都归结《华严经》,《华严经》归结《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归结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归结第十八愿,即「十念必生愿」。现在有人提倡本愿念佛,本愿特别著重在第十八愿。完全依照第十八愿念佛,能否往生?果能遵行,决定得生净土。

有人认为:「既然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就可以不必恪守戒律,反正临终时念佛还能往生。」话虽没错,但临终时有把握念佛吗?头脑能清醒吗?我们仔细观察,一些人临命终时业障现前,一句佛号也听不进;甚至一听到佛号就生烦恼。这是我亲眼所见。一生念佛,到临命终时贪生怕死,不能放下,不愿念佛,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本愿念佛在理上讲没问题,事上就太难了!临终往生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才行。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极,劝勉我们不可存侥幸之心,否则最后必定落空。提倡本愿念佛,舍弃戒行,此论似乎有理,事实上是完全错解佛的本意,是在走险道!「愿解如来真实义」,谈何容易!是故,我们惟有脚踏实地、认真努力地修学,临终往生才有把握。

(节录自《地藏经讲记》14-1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ongshengjile
2010-01-16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77万
展开全部
南无阿弥陀佛!楼主您好!

本师释迦牟尼佛教诲众生应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楼主还是依教奉行念“南无阿弥陀佛”为好!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好处楼主可以读诵《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部经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誮落看錵開ddc
2010-01-16 · TA获得超过3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无量寿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