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语文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 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文中找答案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 l )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 2 )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 3 )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 4 )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 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
◆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 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 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 能否
B、 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 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 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 ,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五、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
六、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
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
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C总结你的观点
七、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 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文中找答案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 l )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 2 )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 3 )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 4 )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 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
◆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 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 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 能否
B、 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 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 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 ,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五、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
六、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
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
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C总结你的观点
七、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展开全部
一:字音字形
痴(chī) 想 隐(yǐn) 秘(mì) 凝(níng) 成(chéng) 诱(yòu) 惑(huò) 喧(xuān) 腾(téng) 瞬(shùn) 间(jiān) 训(xùn) 诫(jiè) 迂(yū) 回(huí) 凝(níng) 视(shì) 啜(chuò) 泣(qì) 纳(nà) 罕(han) 瘦(shòu)骨(gǔ)嶙(lín)峋(xún) 头(tóu)晕(yūn)目(mù)眩(xuàn) 小(xiǎo)心(xīn)翼(yì)翼(yì) 零(líng) 落(luò) 断(duàn) 续(xù) 收(shōu) 敛(liǎn) 宽(kuān) 恕(shù) 卑(bēi) 微(wēi) 一丝不苟(gǒu) 迸(beng) 溅(jiàn) 繁(fán) 密(mì) 伫(zhù) 立(lì) 伶(líng) 仃(dīng) 忍(rěn)俊(jùn)不(bù)禁(jīn) 饥(jī)寒(hán) 缀(zhuì)连(lián) 倔(jué)强(jiàng) 洗(xǐ)濯(zhuó) 玷(diàn)污(wū) 扒(pá)窃(qiè) 诅(zǔ)咒(zhòu) 碌(lù) 碌(lù)终(zhōng)生(shēng) 绝(jué) 处(chǔ) 逢(féng) 生(shēng) 贪(tān) 婪(lán) 堕(duò) 落(luò) 点(diǎn)缀(zhuì) 冉(rǎn)冉(rǎn) 苦(kǔ) 熬(áo) 雏(chú) 形(xíng) 丰(fēng) 硕(shuò) 累(léi)累(léi) 沉(chén)甸(diàn)甸(diàn) 繁(fán)弦(xián)急(jí)管(guǎn) 玲(líng)珑(lóng)剔(tī)透(tòu) 多(duō)姿(zī)多(duō)彩(cǎi) 不(bù)可(kě)磨(mó) 灭(miè) 回味无穷(qióng) 金(jīn) 窖(jiào) 泯(mǐn) 灭(miè) 慧(huì) 心(xīn) 嬉(xī)戏(xì) 风(fēng)韵(yùn) 闲(xián) 适(shì) 禀(bǐng) 告(gào) 厄(è) 运(yùn) 行(xing) 乞(qǐ) 落(luò) 难(nán) 无忧无虑(wúyōuwúlǜ) 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 阴晴圆缺(yīnqíngyuánquē) 心痛如割(xīntòngrúgē) 险象迭生(xiǎnxiàngdiéshēng) 得失之患(déshīzhīhuàn) 多愁善感(duōchóushàngǎn) 天灾人祸(tiānzāirénhuò) 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 异国他乡(yìguótāxiāng) 执(zhí) 著(zhù) 鞭(biān) 策(cè) 盛(shèng) 名(míng) 报(bào) 酬(chóu) 奢(shē) 望(wàng) 蹂(róu)躏(lìn) 呵(hē)责(zé) 懊(ào) 恼(nǎo) 沉(chén) 醉(zuì) 迷(mí) 醉(zuì) 猝然长逝(cùránchángshì) 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 朗(lǎng) 润(rùn) 酝(yùn) 酿(niáng) 卖(mài) 弄(nòng) 宛(wǎn) 转(zhuǎn) 嘹(liáo) 亮(liàng) 黄(huáng) 晕(yùn) 烘(hōng)托(tuō) 繁花嫩叶(fánhuānènyè) 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 抖擞精神(dǒusǒujīngshén)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 镶(xiāng)嵌(qiàn) 响(xiǎng) 晴(qíng) 肌(jī) 肤(fū) 绿(lǜ) 萍(píng) 水(shuǐ)澡(zǎo) 贮(zhù) 蓄(xù) 澄(chéng) 清(qīng) 空(kōng)灵(líng) 黛(dài) 色(sè) 贮(zhù) 满(mǎn) 匍(pú) 匐(fú) 磅(pàng) 礴(bó) 澹(dàn) 澹(dàn) 芊芊细草(qiānqiānxìcǎo) 轻飞曼舞(qīngfēimànwǔ) 春华秋实(chūnhuáqiūshí) 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 挑(tiāo) 着(zhe) 挑(tiāo) 斗(dòu) 丁(zheng) 丁(zheng) 幽(yōu) 谷(gǔ) 肥(féi) 硕(shuò) 栖(qī) 息(xī) 归(guī) 泊(bó) 寥(liáo) 阔(kuò) 枯(kū) 涸(hé) 清(qīng) 洌(liè) 梦(mèng) 寐(mèi) 竦(sǒng) 峙(zhì) 骸(hái) 骨(gǔ) 潜(qián) 行(háng) 裹(guǒ) 藏(cáng) 葱(cōng) 茏(lóng) 幽(yōu) 雅(yǎ)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 日转星移(rìzhuǎnxīngyí) 峰(fēng) 峦(luán) 预(yù) 兆(zhào) 轻(qīng) 盈(yíng) 匀(yún) 称(chēn) 崩(bēng) 塌(tā) 弥(mí) 漫(màn) 征(zhēng) 兆(zhào) 一霎间(yíshàjiān) 姿态万千(zītàiwànqiān) 顷(qǐng) 刻(kè) 喑(yīn) 哑(yǎ) 静(jìng) 谧(mì) 莴(wō) 苣(jù) 嗉(sù) 襄(xiāng) 红(hóng) 喙(huì) 观(guān) 测(cè) 海(hǎi) 域(yù) 畅(chàng) 谈(tán) 昂首挺立(ángshǒutǐnglì) 一叶孤舟(yīyègūzhōu) 遥遥在望(yáoyáozàiwàng) 丫(yā) 杈(chā) 寂(jì) 寞(mò) 憔(qiáo) 悴(cuì) 肃(sù) 杀(shā) 诀(jué) 别(bié) 荡(dàng) 漾(yàng) 嫌(xián)恶(wù) 可(kě) 鄙(bǐ) 惊(jīng) 惶(huáng) 瑟(sè) 缩(suō) 虐(nuè) 杀(shā)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 苦心孤诣(kǔxīngūyì) 怦(pēng) 怦(pēng) 拆(chāi) 散(sàn)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 匿(nì) 笑(xiào) 菡(hàn) 萏(dàn) 敧(qī) 斜(xié) 祷(dǎo) 告(gào) 并(bìng) 蒂(dì) 花(huā) 瑞(ruì) 慈(cí) 怜(lián) 荫(yīn) 蔽(bì) 滑(huá) 稽(jī) 御(yù) 骋(chěng) 赏(shǎng) 赐(cì) 爵(jué)士(shì) 炫(xuàn) 耀(yào) 妥(tuǒ) 当(dāng) 呈(chéng)报(bào) 陛(bì) 下(xià) 精(jīng) 致(zhì) 头(tóu) 衔(xián) 骇(hài) 人(rén)听(tīng)闻(wén) 随(suí) 声(shēng) 附(fù) 和(hè) 缥(piāo) 缈(miǎo) 笼(lóng)罩(zhào) 女(nǚ) 娲(wā) 莽(mǎng)莽(mǎng)榛(zhēn)榛(zhēn) 澄(chéng) 澈(chè) 绵(mián)延(yán) 神(shén)通(tōng)广(guǎng)大(dà) 哞(mōu) 哞(mōu) 潺(chán) 潺(chán) 眨(zhǎ) 巴(bā) 孪(luán) 生(shēng) 痒(yǎng)酥(sū)酥(sū) 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二:句子仿写。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彩虹,经过与雷早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3、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叶,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浪,如稻草,彰显着丰收的希望;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三:诗歌直接性默写
1、《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___石,以观沧海。水何___ ___,山岛___ ___。树林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___ __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出其中;星 灿烂,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___残
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 ___ ___ ___ 。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___ 低。几处早 ___ 争 ___ 树,
谁家新 ___ 春泥。乱花 ___ ___ 迷人眼,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___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枯 ___ 老树昏 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 阳
___ 下,断肠人在天 ___ 。
5、龟虽寿--曹操(三国)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蛇乘雾,终为土灰。老___ 伏 ___,志在千
里。烈士 ___ 年,壮心不 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 ___ 鸡 ___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___ 外斜。
开 ___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 ___ 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___ 房花木深。山
光 鸟性,潭 空人心。万 ___ 此都 ___ ,但余钟 ___ 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 ___ 啼,闻 ___ 龙标过五溪。我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___ 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楚水涨秋池。 ,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 ,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 。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 。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
。
五:文言文重点字词。
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以数万计:介词,"用"。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6、其: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其子曰:代词,他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大亡其财:助词,不译。
此何遽不为福乎?:译作"是" 而折其髀:代词,他的,指"好骑"的儿子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指"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
12、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3、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14、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15、词性活用:
鞭: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故: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雨: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富:家富良马: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
善: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好的地方。
智: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拟作:比作。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有的人。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撒在。 大致,差不多。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智子疑邻:以……为聪明。 人皆吊之: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数月:经过。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六: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
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祝你好运
选我的吧!
痴(chī) 想 隐(yǐn) 秘(mì) 凝(níng) 成(chéng) 诱(yòu) 惑(huò) 喧(xuān) 腾(téng) 瞬(shùn) 间(jiān) 训(xùn) 诫(jiè) 迂(yū) 回(huí) 凝(níng) 视(shì) 啜(chuò) 泣(qì) 纳(nà) 罕(han) 瘦(shòu)骨(gǔ)嶙(lín)峋(xún) 头(tóu)晕(yūn)目(mù)眩(xuàn) 小(xiǎo)心(xīn)翼(yì)翼(yì) 零(líng) 落(luò) 断(duàn) 续(xù) 收(shōu) 敛(liǎn) 宽(kuān) 恕(shù) 卑(bēi) 微(wēi) 一丝不苟(gǒu) 迸(beng) 溅(jiàn) 繁(fán) 密(mì) 伫(zhù) 立(lì) 伶(líng) 仃(dīng) 忍(rěn)俊(jùn)不(bù)禁(jīn) 饥(jī)寒(hán) 缀(zhuì)连(lián) 倔(jué)强(jiàng) 洗(xǐ)濯(zhuó) 玷(diàn)污(wū) 扒(pá)窃(qiè) 诅(zǔ)咒(zhòu) 碌(lù) 碌(lù)终(zhōng)生(shēng) 绝(jué) 处(chǔ) 逢(féng) 生(shēng) 贪(tān) 婪(lán) 堕(duò) 落(luò) 点(diǎn)缀(zhuì) 冉(rǎn)冉(rǎn) 苦(kǔ) 熬(áo) 雏(chú) 形(xíng) 丰(fēng) 硕(shuò) 累(léi)累(léi) 沉(chén)甸(diàn)甸(diàn) 繁(fán)弦(xián)急(jí)管(guǎn) 玲(líng)珑(lóng)剔(tī)透(tòu) 多(duō)姿(zī)多(duō)彩(cǎi) 不(bù)可(kě)磨(mó) 灭(miè) 回味无穷(qióng) 金(jīn) 窖(jiào) 泯(mǐn) 灭(miè) 慧(huì) 心(xīn) 嬉(xī)戏(xì) 风(fēng)韵(yùn) 闲(xián) 适(shì) 禀(bǐng) 告(gào) 厄(è) 运(yùn) 行(xing) 乞(qǐ) 落(luò) 难(nán) 无忧无虑(wúyōuwúlǜ) 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 阴晴圆缺(yīnqíngyuánquē) 心痛如割(xīntòngrúgē) 险象迭生(xiǎnxiàngdiéshēng) 得失之患(déshīzhīhuàn) 多愁善感(duōchóushàngǎn) 天灾人祸(tiānzāirénhuò) 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 异国他乡(yìguótāxiāng) 执(zhí) 著(zhù) 鞭(biān) 策(cè) 盛(shèng) 名(míng) 报(bào) 酬(chóu) 奢(shē) 望(wàng) 蹂(róu)躏(lìn) 呵(hē)责(zé) 懊(ào) 恼(nǎo) 沉(chén) 醉(zuì) 迷(mí) 醉(zuì) 猝然长逝(cùránchángshì) 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 朗(lǎng) 润(rùn) 酝(yùn) 酿(niáng) 卖(mài) 弄(nòng) 宛(wǎn) 转(zhuǎn) 嘹(liáo) 亮(liàng) 黄(huáng) 晕(yùn) 烘(hōng)托(tuō) 繁花嫩叶(fánhuānènyè) 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 抖擞精神(dǒusǒujīngshén)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 镶(xiāng)嵌(qiàn) 响(xiǎng) 晴(qíng) 肌(jī) 肤(fū) 绿(lǜ) 萍(píng) 水(shuǐ)澡(zǎo) 贮(zhù) 蓄(xù) 澄(chéng) 清(qīng) 空(kōng)灵(líng) 黛(dài) 色(sè) 贮(zhù) 满(mǎn) 匍(pú) 匐(fú) 磅(pàng) 礴(bó) 澹(dàn) 澹(dàn) 芊芊细草(qiānqiānxìcǎo) 轻飞曼舞(qīngfēimànwǔ) 春华秋实(chūnhuáqiūshí) 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 挑(tiāo) 着(zhe) 挑(tiāo) 斗(dòu) 丁(zheng) 丁(zheng) 幽(yōu) 谷(gǔ) 肥(féi) 硕(shuò) 栖(qī) 息(xī) 归(guī) 泊(bó) 寥(liáo) 阔(kuò) 枯(kū) 涸(hé) 清(qīng) 洌(liè) 梦(mèng) 寐(mèi) 竦(sǒng) 峙(zhì) 骸(hái) 骨(gǔ) 潜(qián) 行(háng) 裹(guǒ) 藏(cáng) 葱(cōng) 茏(lóng) 幽(yōu) 雅(yǎ)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 日转星移(rìzhuǎnxīngyí) 峰(fēng) 峦(luán) 预(yù) 兆(zhào) 轻(qīng) 盈(yíng) 匀(yún) 称(chēn) 崩(bēng) 塌(tā) 弥(mí) 漫(màn) 征(zhēng) 兆(zhào) 一霎间(yíshàjiān) 姿态万千(zītàiwànqiān) 顷(qǐng) 刻(kè) 喑(yīn) 哑(yǎ) 静(jìng) 谧(mì) 莴(wō) 苣(jù) 嗉(sù) 襄(xiāng) 红(hóng) 喙(huì) 观(guān) 测(cè) 海(hǎi) 域(yù) 畅(chàng) 谈(tán) 昂首挺立(ángshǒutǐnglì) 一叶孤舟(yīyègūzhōu) 遥遥在望(yáoyáozàiwàng) 丫(yā) 杈(chā) 寂(jì) 寞(mò) 憔(qiáo) 悴(cuì) 肃(sù) 杀(shā) 诀(jué) 别(bié) 荡(dàng) 漾(yàng) 嫌(xián)恶(wù) 可(kě) 鄙(bǐ) 惊(jīng) 惶(huáng) 瑟(sè) 缩(suō) 虐(nuè) 杀(shā)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 苦心孤诣(kǔxīngūyì) 怦(pēng) 怦(pēng) 拆(chāi) 散(sàn) 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 匿(nì) 笑(xiào) 菡(hàn) 萏(dàn) 敧(qī) 斜(xié) 祷(dǎo) 告(gào) 并(bìng) 蒂(dì) 花(huā) 瑞(ruì) 慈(cí) 怜(lián) 荫(yīn) 蔽(bì) 滑(huá) 稽(jī) 御(yù) 骋(chěng) 赏(shǎng) 赐(cì) 爵(jué)士(shì) 炫(xuàn) 耀(yào) 妥(tuǒ) 当(dāng) 呈(chéng)报(bào) 陛(bì) 下(xià) 精(jīng) 致(zhì) 头(tóu) 衔(xián) 骇(hài) 人(rén)听(tīng)闻(wén) 随(suí) 声(shēng) 附(fù) 和(hè) 缥(piāo) 缈(miǎo) 笼(lóng)罩(zhào) 女(nǚ) 娲(wā) 莽(mǎng)莽(mǎng)榛(zhēn)榛(zhēn) 澄(chéng) 澈(chè) 绵(mián)延(yán) 神(shén)通(tōng)广(guǎng)大(dà) 哞(mōu) 哞(mōu) 潺(chán) 潺(chán) 眨(zhǎ) 巴(bā) 孪(luán) 生(shēng) 痒(yǎng)酥(sū)酥(sū) 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二:句子仿写。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彩虹,经过与雷早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3、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叶,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浪,如稻草,彰显着丰收的希望;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三:诗歌直接性默写
1、《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___石,以观沧海。水何___ ___,山岛___ ___。树林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___ ___,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出其中;星 灿烂, 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___残
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 ___ ___ ___ 。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___ 低。几处早 ___ 争 ___ 树,
谁家新 ___ 春泥。乱花 ___ ___ 迷人眼,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___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枯 ___ 老树昏 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 阳
___ 下,断肠人在天 ___ 。
5、龟虽寿--曹操(三国)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蛇乘雾,终为土灰。老___ 伏 ___,志在千
里。烈士 ___ 年,壮心不 ___。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 ___ 鸡 ___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 ___ 外斜。
开 ___ 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 ___ 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___ 房花木深。山
光 鸟性,潭 空人心。万 ___ 此都 ___ ,但余钟 ___ 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 ___ 啼,闻 ___ 龙标过五溪。我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___ 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楚水涨秋池。 ,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 ,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 。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 。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
。
五:文言文重点字词。
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以数万计:介词,"用"。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6、其: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其子曰:代词,他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大亡其财:助词,不译。
此何遽不为福乎?:译作"是" 而折其髀:代词,他的,指"好骑"的儿子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指"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
12、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13、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14、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
15、词性活用:
鞭: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故: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雨: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富:家富良马: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
善: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好的地方。
智:其家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拟作:比作。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有的人。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撒在。 大致,差不多。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
非人哉:真不是人啊!。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智子疑邻:以……为聪明。 人皆吊之: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数月:经过。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六: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
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祝你好运
选我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册
11.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第三册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3.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4.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5.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6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7.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8.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第四册
31.采薇(《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3.送别(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4.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6.长歌行(《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9.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0.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册
11.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第三册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3.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4.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5.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6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7.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8.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第四册
31.采薇(《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3.送别(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4.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6.长歌行(《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9.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0.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