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梦中奔跑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母亲的衰老
展开全部
抓住母亲的神态以及动作描写,突出母亲的衰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母亲在梦中奔跑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母亲的衰老。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母亲跑步时的跌跌撞撞,跑步的气喘吁吁,等等。
抓住母亲的神态以及动作,可以写出母亲的日渐衰老却不服老的性格特征。
抓住母亲的神态以及动作,可以写出母亲的日渐衰老却不服老的性格特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细节描写,抓重神态、动作,眼神中要闪出焦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母亲在梦中奔跑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母亲的衰老。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附《母亲在梦中奔跑》部分章节
有一天,妈惊奇地发现,她包里的钱不见了。
她包里是有三百块钱的。那钱是明兰和明兰的朋友给的。妈把钱放在了第五件衣服的最里层的包里。妈在没有摔伤之前,是能够用钱的,那时她还能赶集,能到街上去买些水果食物之类的东西。每当妈提着花花绿绿的东西走在夕阳染红的乡村道路上,村里的老人们都羡慕不已。都说妈有福气,养了几个好儿女,要穿的有穿的,要吃的有吃的,包里又有钱。可现在,妈不能用钱了。妈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到街上买东西了,妈包里的钱就跟纸没什么两样了。但那钱虽然没有用出去,但它就在自己的包里,变成了一种底气,变成了一种幸福。每当妈的手触到那硬扎扎的票子时,妈就在心里说,我是有钱的,这钱是我的儿女给我的,我是幸福的。可是这天,妈的手触到了第五件衣服的最里层的包时,那硬扎扎的感觉不在了。妈慢慢地在铺上摸,但始终摸不到。妈知道钱虽然没有长脚,但钱却跑了,这钱肯定跑不出门外去,绝对是在屋里。妈本来想说,巧莲,你帮我翻一下身,帮我看看铺上有没有我的三百块钱,我的三百块钱不见了。但妈没有说,妈知道,这钱肯定不会从包里跑到外面来的,这钱八九不离十是跑到巧莲的手里去了。因为巧莲随时在为妈整理铺,整理衣服。于是妈就什么都不说了,既然自己不能用钱了,那钱在不在自己的身上有什么不同的呢?更何况这钱是跑到自己的儿媳妇身上去了,跑去也就跑去了,她拿着也有用,买点肥料,买把锄头,为孙子买个本子,买个书包,交点学费,这也很好。只是这么想过,妈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你想要钱,你又何必偷偷摸摸的?你明说不行吗?
妈觉得好笑,怎么自己的两个儿媳妇都会悄悄把自己的钱拿走呢?之前,妈就丢失过钱了,那是四百块钱,妈也是把它藏在衣服的最里层包里,但还是不翼而飞了,妈整天躺在床上,那钱能飞到哪儿呢?妈明白,那钱是飞到二秀手里了。妈不能说,妈一说就得罪了二秀,偷这个词,怎能用在自人的身上呢?妈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自己的肉烂在自己的锅里。要是传出去,岂不让外人笑话?更何况要是传到小儿媳妇巧莲的耳朵里,两妯娌的矛盾就会更深。现在好了,两人都会干这一手了,算扯平了。但妈还是只能把这件事埋在心里,自作自受了。
妈把这些事情悄悄给明兰说,明兰为二秀和巧莲的这种行为感到很气愤。但明兰还是忍住了。明兰说,妈,这些事情你就不要跟任何人说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就是了。
妈说,我知道,就当自己的肉烂在自己的锅里就是了。
妈终于到明菊家的新房子里去住了。妈是大哥明顺背了送来的。明菊把跟丈夫商量的事跟大哥说了,大哥听了也很高兴,明菊的话不仅维护了大哥的面子,而且又为大哥减轻了麻烦。大哥说,好的,只要妈同意就行,她什么时候想转回来住,就什么时候把她接回来。
妈住进新房子的第一天,就轰轰烈烈地晒了一次太阳。妈很高兴。屋子宽了,床也宽了,又有明亮亮的、暖融融的太阳,妈一度阴暗的心也就亮了,也就暖了。阳光从宽敞明亮的窗玻璃里照进来,妈就掀开被子,想从铺上爬起来,想跟阳光拥抱,但妈没有爬起来,锥心的疼痛使她的面容皱成了一个干黑桃。但妈还是躺在阳光中幸福地微笑,苍老的面容透着孩子的天真。
明菊说,妈,现在屋子宽了,你可以试着下床来扶着床沿慢慢走走,要多活动,多锻炼,这样你的伤很快就会好了。
妈说,我都忘记怎样走路了,我肯定不会走路了。
明菊说,怎么不会呢?我扶着你下床来走了试试看。
明菊就扶着母亲往地上站,但母亲连站都站不稳了。
明菊说,妈,你不是只伤了一只脚吗?还有一只是好的呢!怎么就不能站稳呢?
母亲说,是啊!我还有一只脚是好的,怎么就不能站稳呢?怎么就没有半点力气呢?
明菊说,妈,你坚持住!明菊就把妈的手臂拉起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用一只手搂住妈的腰,明菊像一只衣架一样,妈就像一件衣服一样搭在了衣架上,衣架慢慢动了起来,妈也就慢慢动了起来。妈没受伤的那只脚轻轻着地,受伤的那只像根木棒似的拖着。一步,两步,三步,竟然走了五步。明菊高兴地说,妈,你会走路的,你还会走路的,你看,你都走了五步了。
妈就喘着粗气说,我还会走路的,我真的还会走路的!
之后,妈每天都在忍着疼痛,学习走路。几天后,妈竟然可以慢慢下床来,扶着床沿慢慢走动,从床边可以动到火塘边,坐在沙发上,然后又慢慢从沙发上移动到床沿边,然后慢慢爬上床去,躺下。尽管妈累得汗流满面,但妈始终坚信,总有一天,自己能够下床走路,能够像过去一样去赶集,去地里干活。
但事实并不像妈想象的那样一天比一天好。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妈的疼痛始终没有减轻,妈的行动依然停留在从床上到火塘旁再到沙发上,最后依然回到床上。这让妈很失望,妈在心里想,可能这一生跟走路失之交臂了。
刚到明菊家的前几天,明菊还多一点时间陪一下妈,但几天以后,妈就孤独一人在家里了。明菊的丈夫,整天在土地上犁田坝地,干不完的农活多得淹没了人的身子。明菊除了田间地里的活路,还要煮猪食,做饭,洗衣服;再一点,明菊还参加了老年文艺队,村里村外死了人,都会请老年文艺队去又唱又跳的,那种热闹劲,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明菊参加老年文艺队,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参加老年文艺队,每一次演出还可以苦到二十至三十元钱,二十至三十元钱,相当于十多斤大米,小半包肥料,这于农村人来说,已是相当可观的了。明菊家的三个儿子,两个在外面打工,一个在学校读书。所以,明菊家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基本上是一座空屋。只有母亲,像影子一样的,在屋里飘飘渺渺的缓缓游荡。
母亲开始无休无止地做梦。梦见的全是年轻时候的事情。全都跟走路和奔跑有关。
起初,母亲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就听到屋子里传来莫名其妙的声音,那声音在黑夜里飘飘忽忽,断断续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母亲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叫,半年前,老伴送到后山上去了,母亲的耳朵里就多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声音。那声音窸窸窣窣的,又绵长又持久,就像贪食的老鼠整夜偷食簸箕里的稻谷似的,令人心慌意乱。在半睡半醒之间,母亲的耳朵里就听到了许多人说话的声音,那声音里有男声也有女声,起伏飘忽,就像夜风中摇曳的花朵。但有一丝声音,母亲是再清楚不过的,那是老伴的声音,犹如那辆断辕的手推车车轮漏气时发出的咝咝的声音。怎么老伴临咽气时会发出这种奇怪的咝咝之声呢?母亲在咝咝的声音中,看到老伴曾经饱满鲜亮的生命,就像那个饱满的轮胎,在咝咝声中慢慢瘪了,慢慢软了,最终成了一滩稀泥。后山上就多了一抔黄土,山脚下就少了一个活人。黄土堆上的坟飘儿,在晚风中摇曳成一缕无奈的白发。母亲的眼里升起一团湿雾,雾端上飘着老伴清脆悦耳的歌声。那时,自己也还在年轻,整天穿梭在田间地里,整天在庄稼林里奔跑不息。那时的自己,在村人的眼里,肯定是山村里的一只白灵,婉转的歌声唤醒满山遍野的庄稼。那时的自己,乌黑飘飞的长发,总在老伴儿的臂弯里柔顺乖巧地把每一个黑夜点亮。母亲睁开眼睛,黑夜从小木窗里漫进屋来,还夹杂着几颗冰冷的星星,后山上掩埋着老伴的黄土堆上,坟飘儿在夜风中啪啪直响。母亲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悲伤。
已是冬天,白杨树、柳树的叶子早已干枯落尽,只剩下灰灰的枯枝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母亲的身子骨也越来越不硬朗了。首先是母亲的嘴巴里没有了味道,无论是什么东西,到了母亲的嘴巴里就像白开水那样淡然无味。母亲的食欲越来越退缩了,她甚至几天不吃一口饭也不会感到饥饿。母亲的身子骨就像冬天营养不良的枯枝一样,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有阳光的日子,母亲就蜷缩在沙发上,茫然地享受着暮年的阳光。一如既往的阳光从她的粗布衣衫里慢慢地深入,触到她那抹布一样干皱的肌肤,然后深入到她断裂的骨头,可她的骨头却已经不能知冷知热了。她偶然抬起头,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天上那轮讳莫如深的太阳,任凭那太阳的毒针齐刷刷地扎向她浑浊的眼睛。她觉得有血流了出来,但她没有感到一丁点儿的疼痛,她只要把目光移向窗户,就会轻而易举地看到掩埋了老伴的那一抔黄土。
母亲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活生生的人活到最后,留下的就是那一小抔黄土。母亲闭上眼睛,就看见了强壮如牛的老伴,穿着一身威武的军装,胸前挂着一个硕大无比鲜艳欲滴的红绣球,挺拔地站在通向山外的小路上。一只漂亮的小毛驴,驮着一个全身火红的美人儿一摇一摆地从山外走来,火爆爆的琐呐声惊飞了一只正在栖息的山鹰,它展翅飞向辽阔的蓝天,硕大的翅膀把春天的阳光扑腾得叮当作响。雪白的羊群停止了吃草,昂着漂亮的头颅脉脉地看着山道上那一团红艳的美人,柔情地唱着动人的赞歌。强壮如牛的老伴双手托起一片美丽的火烧云,轻轻地放在还散发着油漆味的木床上,把红盖头一掀,露出一张貌若天仙的脸蛋。强壮如牛的老伴就变成了一汪柔情的水,瞬间激情的风又掀起了一股樯倾楫摧的浪,那张木床就成了一片海。她和老伴在大海里一扑腾就是几十年。扑腾着扑腾着,就扑腾出了一串娃儿。扑腾着扑腾着就抖落了青春和红颜,扑腾着扑腾着就扑腾进了一抔黄土。那抔黄土掩埋的是那强壮如牛的老伴吗?看着那堆了无生气的黄土,母亲想,属于自己的那抔黄土又在哪里呢?一眨眼间,母亲就看到那个零乱的坟场里高起了一堆新土,新土上有坟飘在摇晃,像一只呼唤的手,对着母亲。一个缥渺而又熟悉的声音对母亲说:老婆子,你还在磨蹭什么呢?迟早都要到这儿来的。母亲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似笑非笑的轻声说:是啊,还在磨蹭什么呢?黄土都快埋到腰杆了,还有什么东西让你留恋呢?
哀乐总是在冬天的天空飘散不断,就像秋天的收割机歌唱不绝于耳。母亲想,什么时候飘散的才是自己的哀乐呢?母亲用手背触到了自己脸上松驰的肌肤,触到了那似乎凸出肌肤的高高的冰凉的额骨。母亲想用一只手捶一捶那背朝青天的早已变形的脊梁,可她的手老是折不到背后。她喘息着想直一直佝偻的腰,她就听到了骨头散架的嘎嘎声。母亲喘了一口气,直起眼看了看后山上的那抔黄土,自言自语,哎!什么时候才到那边去呢?早些去那边也好,省得老伴一个人去赶集无人照料,老伴全身都是病,天冷天热都会周身疼,特别是那偏头痛,只要风一吹,头就痛得要炸裂。母亲觉得自己尽管老了,不成东西了。但有个人在老伴身边总比没人要好一些啊。
母亲抬起头,从宽敞明亮的窗玻璃里看出去,看着那轮太阳在天空的路上孤独地行走。后山的坟场上,除了老伴那堆土是黄的,还有几分新鲜,其余的就是零乱的坟堆,零乱的枯草,灰白灰白的,像老伴临断气时的脸。母亲说:老头子,我想好了,也不磨蹭了,我还是来陪你,陪你去买柿子,你就是喜欢吃柿子呢。母亲干枯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
村里的张老汉死了。杨老头的婆娘也死了。二顺的妈也走了。他们有的年纪比母亲大,也有的比母亲小。死去的人已经很多了,母亲记不清了。那些死去的皱巴巴的老妇人,哪个年轻时不是一朵鲜艳艳的花。一眨眼间,花就谢了。就老死了。或许,转的时间可能很久了。只不过都是那么一天一天的重复,时间就好像短了,等到要走到那边去了,还觉得就像在这边。
过去死人是没有哀乐的。只有锣鼓、炮竹。现在有了哀乐,抽抽泣泣的,像在倾诉,像在劝说,像在责骂。母亲老是在哀乐声中听到一个又飘渺又熟悉的声音:一群老东西啊,去吧,去吧,还嫌转的不够久,那边才是你们的家。母亲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一个劲地嗯着,就一个劲地点头。
听着哀乐,母亲真想拄着一根拐棍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但母亲不能,她的股骨断了,动不了了。母亲就只能在屋里听了。过去,母亲没摔伤的时候,就经常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伤心一阵,叹息几声,然后漠然地回到家里,该干啥还得干啥。那时总有一些像母亲一样的老人,咳嗽着,佝偻着、像枯树桩似的站在送葬队伍的背后。
纸人纸马大红大绿的,孝男孝女的头白素素的。黑亮亮的棺材,被十六个壮汉抬起,尘土飞扬地行走在冬天岖崎不平的村路上。棺材上站着一只大公鸡,那鸡在锣鼓爆竹声中,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摇头晃脑地看着这群哭哭笑笑的男女老幼。这样的情景,母亲再熟悉不过了。老伴年轻时,就无数次地抬着别人奔走在这尘土飞扬的土路上,死去的张老汉,跟老伴同龄,好像还是在昨天,他还在抬着别人走,今天,别人却抬着他走了。母亲听着孝男孝女哀哀的哭声,就在心里说:有什么好哭的呢?一眨眼,你们还不就跟他一样了。但转念一想,儿女们还年轻,老人离他们到那边去了,当然伤心,当然要哭。他们对那边太陌生,太不放心。要是熟悉了,像自己这把年纪了,就不会哭了。自己年轻时,听到母亲死了的消息,不也大哭一场吗?
母亲明白,送葬的队伍已经走远了,锣鼓声爆竹声哭声笑声渐渐消失了。来来去去的脚印相互重叠,被风吹平了。只有那爆竹的纸屑悠悠地在空中飘飞。
母亲对着偌大的房子悠悠地说,老头子,我不会走路了,我的日子也不长了,你别急,天天晚上到我梦里来捣乱,我就过来陪你,就过来陪你啊!
日子默默地在孤寂中流淌。白天去了,黑夜来了,黑夜去了,白天来了。母亲躺在床上,心里奔来拥去的,全是过去的人和事。母亲在心里说,你们这些儿女呀!整天人影都难见到,你们在忙些什么呢?忙来忙去,到头来,还不是就像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一天挨着一天等死。母亲好想说话啊!但没人听母亲说话。母亲就只有自说自话,她不停地说,说些什么,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她在说话。只有那些苍白的墙壁,那些呆头呆脑的锅碗瓢盆,那些在阳光中漂浮不停的尘埃,那些在旷野里随意玩耍的风们,或许知道母亲的话语。
母亲不知道在城里工作的女儿明兰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休息?但母亲一天又一天地看,她想,明兰应该回来看她了。都好长时间了,是半个月了?还是二十天了?还是快一个月了?母亲说不清,但母亲知道,明兰应该来一次了。母亲的预感是准确的,母亲这样想的时候,明兰果然就来了。明兰每次来的时候,要呢带一些止痛药,要呢带一些水果之类的东西,或者就是一些补品之类的东西。每当明兰把这些东西一件一件摆在桌子上,一样一样交待母亲怎样吃时,母亲的心里总会涌上一阵幸福感。母亲总会做出生气的样子,说,你这姑娘呀!每次大包小包的,什么都买来,我吃得了多少呢?又贵,费钱,你又买车子,又买房子,娃儿又在读书,哪处不用钱呢?明兰说,我妈,你不要这么想,这哪里要多少钱?我们也是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来看你,又找不到什么东西好买的。顺便带点水果之类的东西来给你,你要吃啊!要吃得起身体才会好。母亲就会高兴地张着空洞洞的嘴巴笑着说,我吃,我吃。
明兰知道,自己对不起母亲,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盘成器,让自己成为公家人,不愁吃不愁穿,实在不容易。而自己呢?也只是在母亲动弹不得的时候,才十天半月的来看一次,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每次要走的时候,母亲眼里都含着眼泪,母亲是多么地希望自己多陪她一会儿啊!
母亲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一个劲地不停地说话。她生怕稍微一停顿,儿女们就在这停顿中一转身走了,她就只有对着空气独自说话了。因此,八十多岁的母亲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母亲说儿女们小时候的淘气,说父亲的好,说她年轻时候一顿可以吃八十个鸡蛋,说她一天可以走一百多里,还要挑着五十斤小麦,说村子里的某某死了,说某某死了老伴又找了一个,说谁家的儿子不给老人吃饭,说谁家的姑娘在外打工被人害死了,说谁家的母猪一窝下了十二个猪崽,说谁家的母鸡一天下了三个蛋……母亲说起这些的时候,气色好极了,眼睛亮亮的,脸红红的,灰色的头发也似乎焕发了生机。
太阳一点一点挨近西山了,母亲的心也一点一点提起来了。母亲知道,儿女们来了,很快又要走了。每次儿女们回来,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小时,儿女们还有很多事要去做,要回去准备上班,要回去给读书的娃娃准备晚饭。再说,在农村,连睡觉的铺也难找到一张像样的,虽然也可以跟自己住,但儿女们肯定也住不惯了,她们住惯了城里的又宽大又干净的铺了。
明兰分明看到了母亲的紧张。明兰说,妈,你就不要紧张了。你是怕我们走了,今天我就不走了,陪你一晚上,陪你说说话,你这会儿就少说一些了,嗓子都开始沙哑了,晚上再说。
母亲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母亲说,真的,真的你今晚不走了。
明兰说,当然是真的啦!什么时候我跟妈说过假话了?
妈慢慢收住了笑脸,说,你不回去可以吗?你明天赶得上上班吗?娃娃吃饭咋个整呢?
明兰说,你不是想要我多陪你一下吗?上班的事和娃娃吃饭的事,我会安排了。说着,就拿出电话来,在电话里安排了。
母亲说,太好了,太好了,快要二十年了,你就从来没有陪过我一晚上。还是那年你爹生病了,你在过一晚上,但那哪里是陪我啊。那是陪你爹。
母亲叹息了一声,说,唉,人也真怪,你们还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就天天盼望你们,要是哪时能够离开大人,在外面去闯,自食其力,那该多好。可现在你们大了,各人都到外面去生活了,又天天盼望你们,要是哪时你们都回来了,回到我们的身边来了,像小时候那样整天叽叽喳喳地往怀窝里逛,那该多好。
母亲笑了,脸上似乎还有几分羞涩。
母亲灰白的头发很凌乱,明兰想为母亲洗一洗头。本来,明兰早就想为母亲洗一次头了,但那时,母亲整天都躺在床上,连腰杆都直不起来,洗头显然就很困难。现在好了,母亲能够勉强坐在沙发上了,只要打一盆水放在一个凳子上,母亲稍微低着头,就可以洗了。但母亲的身子很弱,稍微的风吹雨打,都可能导致母亲感冒。明兰看了看明晃晃的阳光,把整个屋子都照得暖融融的。明兰就决定为母亲干洗,明兰用温水稀释了一些洗发液,然后就在母亲的头上轻轻地搓,轻轻地揉,母亲灰白的头发因为水的凝聚,看上去就显得很少,母亲的头皮露在外面,土黄土黄的,很薄,像一张纸,似乎轻轻一用力,就会破了。明兰记得,年轻时候的母亲是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的,那长发又浓又密又柔,直至母亲的腰际。可现在,母亲的长发不见了,被岁月吞噬了。明兰的眼里汪着泪水。
明兰用一块干毛巾快速地擦着母亲头上的洗发水,然后又用清水打湿毛巾,擦母亲头发上的洗发液,再拧干,再擦,直至母亲灰白的头发柔柔顺顺的时候,明兰才说,妈你就坐在太阳下晒一晒,以防感冒。母亲笑着说,洗一下,好清爽哟!
明兰拉着母亲的手,看着母亲皮包骨的手指时,心很疼。明兰还惊奇地发现,母亲曾经饱满的布满血色的指甲,干了,瘪了,灰灰的没有血色了。而且那指甲已经很久没有剪了,看上去很长,很难看。明兰就掏出指甲剪为母亲修剪指甲,可那指甲很坚硬,明兰费了很大的力都难剪动。但明兰还是专心地剪,叮的一声,剪下一小块,再叮的一声,又剪下一小块,那白色的,像坚硬的雪粒似的指甲屑在阳光中,蹦着,跳着,落满了一地。明兰慢慢地为母亲磨指甲,她要把母亲的指甲磨得又圆润又光滑,避免指甲划破母亲脆弱的皮肉。
明兰开始为母亲修剪脚指甲了。母亲的脚,是半大的脚。也就是裹脚带裹得不彻底又解放了的脚。四个脚趾头紧紧地靠着大拇指,有些变形,但又没有彻底变形的那种。那些指甲依然又干又瘪又没有血色,明兰握着母亲的脚,感到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恍忽。这就是挑着五十斤麦子一天要走一百多里山路的母亲的脚掌吗?这就是整天风尘仆仆在黄土地上奔波忙碌养大了四个儿女养活了一个家庭的母亲的脚掌吗?握着母亲的脚掌,就像握住了一段往事,握住了一段历史,握住了一段随风而逝飘渺如烟的岁月。那些细碎的指甲,就像是母亲裸露的骨头,在阳光中冷着,白着,疼着。明兰的心也有一种被撕碎的疼痛。
这些就绪了,明兰又为母亲擦身子。明兰不敢脱了母亲的衣服,明兰就把温水打湿的毛巾拧干,从母亲的衣服里伸进去,先擦母亲的脖颈,胸脯,肋骨,再擦母亲的背和腰。明兰的手透过毛巾,感受到了母亲的温度,感觉到了母亲皮肤的松弛。特别是母亲的乳房,像个干瘪的布袋,怎么也不能跟一个女性充满生机的乳房联系起来。明兰明白,哥哥姐姐弟弟和自己,就是含着这一双乳房长大的。明兰的心悠悠的,说不清是酸楚还是疼痛。
母亲被明兰这一清洗,就好像瘦了一圈,就好像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照片,似乎风一吹,就可以把母亲吹走。
明兰手里握着梳子,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稀疏的头发,阳光在母亲的发尖上跳动,在梳子上流淌。明兰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沉静着,美丽着。明兰怀里揣着一泓梦想,用细致和柔情精心地铺平通向梦想的路途。不知不觉中,明兰就叫了一生妈。不知不觉中,妈就答应了一声唉。阳光很暖,很静,剪影很虚,很幻。
母亲说,明兰,你姐回来了。
明兰顺着母亲的目光看去,就看见了夕阳下黛青色的远山,深红色的土地,还有变成剪影的羊群。
你姐走得好快,她怕我饿了吧,忙着回来做饭给我吃。
明兰沿着母亲的目光再看过去,就看到了一个奔跑的剪影,挑着箩筐,黑黑的,袅袅的,逆着阳光在风中奔跑,阳光像血一样的红,影子像墨一样的黑。像皮影,像剪纸。
明兰说,妈,你咋知道那就是我姐?
母亲说,你姐走路的样子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你姐的气息我在老远就嗅得出来。还有风,还有阳光都会告诉我,说,你姐回来了。
明兰说,妈还真神呢!
母亲得意地说,我透过玻璃窗,就能轻而易举就看清了你爹的坟堆呢,你爹的坟堆上草好深。清明节那天,我还看见你爹的坟上插了好多春花,我一数,是十九支,我让你哥去数,不多不少,刚刚十九支。
明兰说,妈,你真是神仙呢!
母亲笑了笑说,神仙都是会飞的,满世界跑来跑去的,哪像我只会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不一会儿,姐姐明菊真的回来了。脸上的汗水亮晶晶的。明兰一丢下箩筐,就忙着做饭。
明兰跟母亲睡一张床,母亲讲了一夜的话。不知是半夜还是什么时候,明兰好像睡着了,朦胧中,萦绕在明兰耳边的,依然是母亲滔滔不绝的话语。
朦朦胧胧中,母亲说,明兰,我这段时间,天天晚上都在做梦,我在梦里总是在奔跑,跑得好快好快,一会儿在山上奔跑,一会儿在地里奔跑,一会儿好像长出了翅膀,飞了起来,飞得好高好高。一会儿是你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你爹边跑边回头向我招手,大声喊着我的小名,玉芝,快来!快来!前面风景好得很!明兰呀!你说气不气人?待我一醒来,我哪里跑得动半步?我像死人一样的,我哪里跑得动半步呢?
明兰实在太疲惫了。明兰在似梦非梦中嘟噜:妈,你跑慢一点!你的腿被摔伤了,你的股骨断了,妈,你跑慢点啊!
明兰被一声巨大的声音惊醒后,惊奇地发现,母亲躺在地上,一只脚伸直,另一只脚蜷起来,一只手向前伸,另一只手往后甩,整个人就像一个运动员在尽力奔跑的样子。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附《母亲在梦中奔跑》部分章节
有一天,妈惊奇地发现,她包里的钱不见了。
她包里是有三百块钱的。那钱是明兰和明兰的朋友给的。妈把钱放在了第五件衣服的最里层的包里。妈在没有摔伤之前,是能够用钱的,那时她还能赶集,能到街上去买些水果食物之类的东西。每当妈提着花花绿绿的东西走在夕阳染红的乡村道路上,村里的老人们都羡慕不已。都说妈有福气,养了几个好儿女,要穿的有穿的,要吃的有吃的,包里又有钱。可现在,妈不能用钱了。妈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到街上买东西了,妈包里的钱就跟纸没什么两样了。但那钱虽然没有用出去,但它就在自己的包里,变成了一种底气,变成了一种幸福。每当妈的手触到那硬扎扎的票子时,妈就在心里说,我是有钱的,这钱是我的儿女给我的,我是幸福的。可是这天,妈的手触到了第五件衣服的最里层的包时,那硬扎扎的感觉不在了。妈慢慢地在铺上摸,但始终摸不到。妈知道钱虽然没有长脚,但钱却跑了,这钱肯定跑不出门外去,绝对是在屋里。妈本来想说,巧莲,你帮我翻一下身,帮我看看铺上有没有我的三百块钱,我的三百块钱不见了。但妈没有说,妈知道,这钱肯定不会从包里跑到外面来的,这钱八九不离十是跑到巧莲的手里去了。因为巧莲随时在为妈整理铺,整理衣服。于是妈就什么都不说了,既然自己不能用钱了,那钱在不在自己的身上有什么不同的呢?更何况这钱是跑到自己的儿媳妇身上去了,跑去也就跑去了,她拿着也有用,买点肥料,买把锄头,为孙子买个本子,买个书包,交点学费,这也很好。只是这么想过,妈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你想要钱,你又何必偷偷摸摸的?你明说不行吗?
妈觉得好笑,怎么自己的两个儿媳妇都会悄悄把自己的钱拿走呢?之前,妈就丢失过钱了,那是四百块钱,妈也是把它藏在衣服的最里层包里,但还是不翼而飞了,妈整天躺在床上,那钱能飞到哪儿呢?妈明白,那钱是飞到二秀手里了。妈不能说,妈一说就得罪了二秀,偷这个词,怎能用在自人的身上呢?妈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自己的肉烂在自己的锅里。要是传出去,岂不让外人笑话?更何况要是传到小儿媳妇巧莲的耳朵里,两妯娌的矛盾就会更深。现在好了,两人都会干这一手了,算扯平了。但妈还是只能把这件事埋在心里,自作自受了。
妈把这些事情悄悄给明兰说,明兰为二秀和巧莲的这种行为感到很气愤。但明兰还是忍住了。明兰说,妈,这些事情你就不要跟任何人说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就是了。
妈说,我知道,就当自己的肉烂在自己的锅里就是了。
妈终于到明菊家的新房子里去住了。妈是大哥明顺背了送来的。明菊把跟丈夫商量的事跟大哥说了,大哥听了也很高兴,明菊的话不仅维护了大哥的面子,而且又为大哥减轻了麻烦。大哥说,好的,只要妈同意就行,她什么时候想转回来住,就什么时候把她接回来。
妈住进新房子的第一天,就轰轰烈烈地晒了一次太阳。妈很高兴。屋子宽了,床也宽了,又有明亮亮的、暖融融的太阳,妈一度阴暗的心也就亮了,也就暖了。阳光从宽敞明亮的窗玻璃里照进来,妈就掀开被子,想从铺上爬起来,想跟阳光拥抱,但妈没有爬起来,锥心的疼痛使她的面容皱成了一个干黑桃。但妈还是躺在阳光中幸福地微笑,苍老的面容透着孩子的天真。
明菊说,妈,现在屋子宽了,你可以试着下床来扶着床沿慢慢走走,要多活动,多锻炼,这样你的伤很快就会好了。
妈说,我都忘记怎样走路了,我肯定不会走路了。
明菊说,怎么不会呢?我扶着你下床来走了试试看。
明菊就扶着母亲往地上站,但母亲连站都站不稳了。
明菊说,妈,你不是只伤了一只脚吗?还有一只是好的呢!怎么就不能站稳呢?
母亲说,是啊!我还有一只脚是好的,怎么就不能站稳呢?怎么就没有半点力气呢?
明菊说,妈,你坚持住!明菊就把妈的手臂拉起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用一只手搂住妈的腰,明菊像一只衣架一样,妈就像一件衣服一样搭在了衣架上,衣架慢慢动了起来,妈也就慢慢动了起来。妈没受伤的那只脚轻轻着地,受伤的那只像根木棒似的拖着。一步,两步,三步,竟然走了五步。明菊高兴地说,妈,你会走路的,你还会走路的,你看,你都走了五步了。
妈就喘着粗气说,我还会走路的,我真的还会走路的!
之后,妈每天都在忍着疼痛,学习走路。几天后,妈竟然可以慢慢下床来,扶着床沿慢慢走动,从床边可以动到火塘边,坐在沙发上,然后又慢慢从沙发上移动到床沿边,然后慢慢爬上床去,躺下。尽管妈累得汗流满面,但妈始终坚信,总有一天,自己能够下床走路,能够像过去一样去赶集,去地里干活。
但事实并不像妈想象的那样一天比一天好。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妈的疼痛始终没有减轻,妈的行动依然停留在从床上到火塘旁再到沙发上,最后依然回到床上。这让妈很失望,妈在心里想,可能这一生跟走路失之交臂了。
刚到明菊家的前几天,明菊还多一点时间陪一下妈,但几天以后,妈就孤独一人在家里了。明菊的丈夫,整天在土地上犁田坝地,干不完的农活多得淹没了人的身子。明菊除了田间地里的活路,还要煮猪食,做饭,洗衣服;再一点,明菊还参加了老年文艺队,村里村外死了人,都会请老年文艺队去又唱又跳的,那种热闹劲,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明菊参加老年文艺队,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参加老年文艺队,每一次演出还可以苦到二十至三十元钱,二十至三十元钱,相当于十多斤大米,小半包肥料,这于农村人来说,已是相当可观的了。明菊家的三个儿子,两个在外面打工,一个在学校读书。所以,明菊家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基本上是一座空屋。只有母亲,像影子一样的,在屋里飘飘渺渺的缓缓游荡。
母亲开始无休无止地做梦。梦见的全是年轻时候的事情。全都跟走路和奔跑有关。
起初,母亲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就听到屋子里传来莫名其妙的声音,那声音在黑夜里飘飘忽忽,断断续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母亲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叫,半年前,老伴送到后山上去了,母亲的耳朵里就多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声音。那声音窸窸窣窣的,又绵长又持久,就像贪食的老鼠整夜偷食簸箕里的稻谷似的,令人心慌意乱。在半睡半醒之间,母亲的耳朵里就听到了许多人说话的声音,那声音里有男声也有女声,起伏飘忽,就像夜风中摇曳的花朵。但有一丝声音,母亲是再清楚不过的,那是老伴的声音,犹如那辆断辕的手推车车轮漏气时发出的咝咝的声音。怎么老伴临咽气时会发出这种奇怪的咝咝之声呢?母亲在咝咝的声音中,看到老伴曾经饱满鲜亮的生命,就像那个饱满的轮胎,在咝咝声中慢慢瘪了,慢慢软了,最终成了一滩稀泥。后山上就多了一抔黄土,山脚下就少了一个活人。黄土堆上的坟飘儿,在晚风中摇曳成一缕无奈的白发。母亲的眼里升起一团湿雾,雾端上飘着老伴清脆悦耳的歌声。那时,自己也还在年轻,整天穿梭在田间地里,整天在庄稼林里奔跑不息。那时的自己,在村人的眼里,肯定是山村里的一只白灵,婉转的歌声唤醒满山遍野的庄稼。那时的自己,乌黑飘飞的长发,总在老伴儿的臂弯里柔顺乖巧地把每一个黑夜点亮。母亲睁开眼睛,黑夜从小木窗里漫进屋来,还夹杂着几颗冰冷的星星,后山上掩埋着老伴的黄土堆上,坟飘儿在夜风中啪啪直响。母亲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悲伤。
已是冬天,白杨树、柳树的叶子早已干枯落尽,只剩下灰灰的枯枝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母亲的身子骨也越来越不硬朗了。首先是母亲的嘴巴里没有了味道,无论是什么东西,到了母亲的嘴巴里就像白开水那样淡然无味。母亲的食欲越来越退缩了,她甚至几天不吃一口饭也不会感到饥饿。母亲的身子骨就像冬天营养不良的枯枝一样,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有阳光的日子,母亲就蜷缩在沙发上,茫然地享受着暮年的阳光。一如既往的阳光从她的粗布衣衫里慢慢地深入,触到她那抹布一样干皱的肌肤,然后深入到她断裂的骨头,可她的骨头却已经不能知冷知热了。她偶然抬起头,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天上那轮讳莫如深的太阳,任凭那太阳的毒针齐刷刷地扎向她浑浊的眼睛。她觉得有血流了出来,但她没有感到一丁点儿的疼痛,她只要把目光移向窗户,就会轻而易举地看到掩埋了老伴的那一抔黄土。
母亲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活生生的人活到最后,留下的就是那一小抔黄土。母亲闭上眼睛,就看见了强壮如牛的老伴,穿着一身威武的军装,胸前挂着一个硕大无比鲜艳欲滴的红绣球,挺拔地站在通向山外的小路上。一只漂亮的小毛驴,驮着一个全身火红的美人儿一摇一摆地从山外走来,火爆爆的琐呐声惊飞了一只正在栖息的山鹰,它展翅飞向辽阔的蓝天,硕大的翅膀把春天的阳光扑腾得叮当作响。雪白的羊群停止了吃草,昂着漂亮的头颅脉脉地看着山道上那一团红艳的美人,柔情地唱着动人的赞歌。强壮如牛的老伴双手托起一片美丽的火烧云,轻轻地放在还散发着油漆味的木床上,把红盖头一掀,露出一张貌若天仙的脸蛋。强壮如牛的老伴就变成了一汪柔情的水,瞬间激情的风又掀起了一股樯倾楫摧的浪,那张木床就成了一片海。她和老伴在大海里一扑腾就是几十年。扑腾着扑腾着,就扑腾出了一串娃儿。扑腾着扑腾着就抖落了青春和红颜,扑腾着扑腾着就扑腾进了一抔黄土。那抔黄土掩埋的是那强壮如牛的老伴吗?看着那堆了无生气的黄土,母亲想,属于自己的那抔黄土又在哪里呢?一眨眼间,母亲就看到那个零乱的坟场里高起了一堆新土,新土上有坟飘在摇晃,像一只呼唤的手,对着母亲。一个缥渺而又熟悉的声音对母亲说:老婆子,你还在磨蹭什么呢?迟早都要到这儿来的。母亲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似笑非笑的轻声说:是啊,还在磨蹭什么呢?黄土都快埋到腰杆了,还有什么东西让你留恋呢?
哀乐总是在冬天的天空飘散不断,就像秋天的收割机歌唱不绝于耳。母亲想,什么时候飘散的才是自己的哀乐呢?母亲用手背触到了自己脸上松驰的肌肤,触到了那似乎凸出肌肤的高高的冰凉的额骨。母亲想用一只手捶一捶那背朝青天的早已变形的脊梁,可她的手老是折不到背后。她喘息着想直一直佝偻的腰,她就听到了骨头散架的嘎嘎声。母亲喘了一口气,直起眼看了看后山上的那抔黄土,自言自语,哎!什么时候才到那边去呢?早些去那边也好,省得老伴一个人去赶集无人照料,老伴全身都是病,天冷天热都会周身疼,特别是那偏头痛,只要风一吹,头就痛得要炸裂。母亲觉得自己尽管老了,不成东西了。但有个人在老伴身边总比没人要好一些啊。
母亲抬起头,从宽敞明亮的窗玻璃里看出去,看着那轮太阳在天空的路上孤独地行走。后山的坟场上,除了老伴那堆土是黄的,还有几分新鲜,其余的就是零乱的坟堆,零乱的枯草,灰白灰白的,像老伴临断气时的脸。母亲说:老头子,我想好了,也不磨蹭了,我还是来陪你,陪你去买柿子,你就是喜欢吃柿子呢。母亲干枯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
村里的张老汉死了。杨老头的婆娘也死了。二顺的妈也走了。他们有的年纪比母亲大,也有的比母亲小。死去的人已经很多了,母亲记不清了。那些死去的皱巴巴的老妇人,哪个年轻时不是一朵鲜艳艳的花。一眨眼间,花就谢了。就老死了。或许,转的时间可能很久了。只不过都是那么一天一天的重复,时间就好像短了,等到要走到那边去了,还觉得就像在这边。
过去死人是没有哀乐的。只有锣鼓、炮竹。现在有了哀乐,抽抽泣泣的,像在倾诉,像在劝说,像在责骂。母亲老是在哀乐声中听到一个又飘渺又熟悉的声音:一群老东西啊,去吧,去吧,还嫌转的不够久,那边才是你们的家。母亲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一个劲地嗯着,就一个劲地点头。
听着哀乐,母亲真想拄着一根拐棍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但母亲不能,她的股骨断了,动不了了。母亲就只能在屋里听了。过去,母亲没摔伤的时候,就经常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伤心一阵,叹息几声,然后漠然地回到家里,该干啥还得干啥。那时总有一些像母亲一样的老人,咳嗽着,佝偻着、像枯树桩似的站在送葬队伍的背后。
纸人纸马大红大绿的,孝男孝女的头白素素的。黑亮亮的棺材,被十六个壮汉抬起,尘土飞扬地行走在冬天岖崎不平的村路上。棺材上站着一只大公鸡,那鸡在锣鼓爆竹声中,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摇头晃脑地看着这群哭哭笑笑的男女老幼。这样的情景,母亲再熟悉不过了。老伴年轻时,就无数次地抬着别人奔走在这尘土飞扬的土路上,死去的张老汉,跟老伴同龄,好像还是在昨天,他还在抬着别人走,今天,别人却抬着他走了。母亲听着孝男孝女哀哀的哭声,就在心里说:有什么好哭的呢?一眨眼,你们还不就跟他一样了。但转念一想,儿女们还年轻,老人离他们到那边去了,当然伤心,当然要哭。他们对那边太陌生,太不放心。要是熟悉了,像自己这把年纪了,就不会哭了。自己年轻时,听到母亲死了的消息,不也大哭一场吗?
母亲明白,送葬的队伍已经走远了,锣鼓声爆竹声哭声笑声渐渐消失了。来来去去的脚印相互重叠,被风吹平了。只有那爆竹的纸屑悠悠地在空中飘飞。
母亲对着偌大的房子悠悠地说,老头子,我不会走路了,我的日子也不长了,你别急,天天晚上到我梦里来捣乱,我就过来陪你,就过来陪你啊!
日子默默地在孤寂中流淌。白天去了,黑夜来了,黑夜去了,白天来了。母亲躺在床上,心里奔来拥去的,全是过去的人和事。母亲在心里说,你们这些儿女呀!整天人影都难见到,你们在忙些什么呢?忙来忙去,到头来,还不是就像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一天挨着一天等死。母亲好想说话啊!但没人听母亲说话。母亲就只有自说自话,她不停地说,说些什么,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她在说话。只有那些苍白的墙壁,那些呆头呆脑的锅碗瓢盆,那些在阳光中漂浮不停的尘埃,那些在旷野里随意玩耍的风们,或许知道母亲的话语。
母亲不知道在城里工作的女儿明兰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休息?但母亲一天又一天地看,她想,明兰应该回来看她了。都好长时间了,是半个月了?还是二十天了?还是快一个月了?母亲说不清,但母亲知道,明兰应该来一次了。母亲的预感是准确的,母亲这样想的时候,明兰果然就来了。明兰每次来的时候,要呢带一些止痛药,要呢带一些水果之类的东西,或者就是一些补品之类的东西。每当明兰把这些东西一件一件摆在桌子上,一样一样交待母亲怎样吃时,母亲的心里总会涌上一阵幸福感。母亲总会做出生气的样子,说,你这姑娘呀!每次大包小包的,什么都买来,我吃得了多少呢?又贵,费钱,你又买车子,又买房子,娃儿又在读书,哪处不用钱呢?明兰说,我妈,你不要这么想,这哪里要多少钱?我们也是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来看你,又找不到什么东西好买的。顺便带点水果之类的东西来给你,你要吃啊!要吃得起身体才会好。母亲就会高兴地张着空洞洞的嘴巴笑着说,我吃,我吃。
明兰知道,自己对不起母亲,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盘成器,让自己成为公家人,不愁吃不愁穿,实在不容易。而自己呢?也只是在母亲动弹不得的时候,才十天半月的来看一次,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每次要走的时候,母亲眼里都含着眼泪,母亲是多么地希望自己多陪她一会儿啊!
母亲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一个劲地不停地说话。她生怕稍微一停顿,儿女们就在这停顿中一转身走了,她就只有对着空气独自说话了。因此,八十多岁的母亲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母亲说儿女们小时候的淘气,说父亲的好,说她年轻时候一顿可以吃八十个鸡蛋,说她一天可以走一百多里,还要挑着五十斤小麦,说村子里的某某死了,说某某死了老伴又找了一个,说谁家的儿子不给老人吃饭,说谁家的姑娘在外打工被人害死了,说谁家的母猪一窝下了十二个猪崽,说谁家的母鸡一天下了三个蛋……母亲说起这些的时候,气色好极了,眼睛亮亮的,脸红红的,灰色的头发也似乎焕发了生机。
太阳一点一点挨近西山了,母亲的心也一点一点提起来了。母亲知道,儿女们来了,很快又要走了。每次儿女们回来,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小时,儿女们还有很多事要去做,要回去准备上班,要回去给读书的娃娃准备晚饭。再说,在农村,连睡觉的铺也难找到一张像样的,虽然也可以跟自己住,但儿女们肯定也住不惯了,她们住惯了城里的又宽大又干净的铺了。
明兰分明看到了母亲的紧张。明兰说,妈,你就不要紧张了。你是怕我们走了,今天我就不走了,陪你一晚上,陪你说说话,你这会儿就少说一些了,嗓子都开始沙哑了,晚上再说。
母亲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母亲说,真的,真的你今晚不走了。
明兰说,当然是真的啦!什么时候我跟妈说过假话了?
妈慢慢收住了笑脸,说,你不回去可以吗?你明天赶得上上班吗?娃娃吃饭咋个整呢?
明兰说,你不是想要我多陪你一下吗?上班的事和娃娃吃饭的事,我会安排了。说着,就拿出电话来,在电话里安排了。
母亲说,太好了,太好了,快要二十年了,你就从来没有陪过我一晚上。还是那年你爹生病了,你在过一晚上,但那哪里是陪我啊。那是陪你爹。
母亲叹息了一声,说,唉,人也真怪,你们还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就天天盼望你们,要是哪时能够离开大人,在外面去闯,自食其力,那该多好。可现在你们大了,各人都到外面去生活了,又天天盼望你们,要是哪时你们都回来了,回到我们的身边来了,像小时候那样整天叽叽喳喳地往怀窝里逛,那该多好。
母亲笑了,脸上似乎还有几分羞涩。
母亲灰白的头发很凌乱,明兰想为母亲洗一洗头。本来,明兰早就想为母亲洗一次头了,但那时,母亲整天都躺在床上,连腰杆都直不起来,洗头显然就很困难。现在好了,母亲能够勉强坐在沙发上了,只要打一盆水放在一个凳子上,母亲稍微低着头,就可以洗了。但母亲的身子很弱,稍微的风吹雨打,都可能导致母亲感冒。明兰看了看明晃晃的阳光,把整个屋子都照得暖融融的。明兰就决定为母亲干洗,明兰用温水稀释了一些洗发液,然后就在母亲的头上轻轻地搓,轻轻地揉,母亲灰白的头发因为水的凝聚,看上去就显得很少,母亲的头皮露在外面,土黄土黄的,很薄,像一张纸,似乎轻轻一用力,就会破了。明兰记得,年轻时候的母亲是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的,那长发又浓又密又柔,直至母亲的腰际。可现在,母亲的长发不见了,被岁月吞噬了。明兰的眼里汪着泪水。
明兰用一块干毛巾快速地擦着母亲头上的洗发水,然后又用清水打湿毛巾,擦母亲头发上的洗发液,再拧干,再擦,直至母亲灰白的头发柔柔顺顺的时候,明兰才说,妈你就坐在太阳下晒一晒,以防感冒。母亲笑着说,洗一下,好清爽哟!
明兰拉着母亲的手,看着母亲皮包骨的手指时,心很疼。明兰还惊奇地发现,母亲曾经饱满的布满血色的指甲,干了,瘪了,灰灰的没有血色了。而且那指甲已经很久没有剪了,看上去很长,很难看。明兰就掏出指甲剪为母亲修剪指甲,可那指甲很坚硬,明兰费了很大的力都难剪动。但明兰还是专心地剪,叮的一声,剪下一小块,再叮的一声,又剪下一小块,那白色的,像坚硬的雪粒似的指甲屑在阳光中,蹦着,跳着,落满了一地。明兰慢慢地为母亲磨指甲,她要把母亲的指甲磨得又圆润又光滑,避免指甲划破母亲脆弱的皮肉。
明兰开始为母亲修剪脚指甲了。母亲的脚,是半大的脚。也就是裹脚带裹得不彻底又解放了的脚。四个脚趾头紧紧地靠着大拇指,有些变形,但又没有彻底变形的那种。那些指甲依然又干又瘪又没有血色,明兰握着母亲的脚,感到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恍忽。这就是挑着五十斤麦子一天要走一百多里山路的母亲的脚掌吗?这就是整天风尘仆仆在黄土地上奔波忙碌养大了四个儿女养活了一个家庭的母亲的脚掌吗?握着母亲的脚掌,就像握住了一段往事,握住了一段历史,握住了一段随风而逝飘渺如烟的岁月。那些细碎的指甲,就像是母亲裸露的骨头,在阳光中冷着,白着,疼着。明兰的心也有一种被撕碎的疼痛。
这些就绪了,明兰又为母亲擦身子。明兰不敢脱了母亲的衣服,明兰就把温水打湿的毛巾拧干,从母亲的衣服里伸进去,先擦母亲的脖颈,胸脯,肋骨,再擦母亲的背和腰。明兰的手透过毛巾,感受到了母亲的温度,感觉到了母亲皮肤的松弛。特别是母亲的乳房,像个干瘪的布袋,怎么也不能跟一个女性充满生机的乳房联系起来。明兰明白,哥哥姐姐弟弟和自己,就是含着这一双乳房长大的。明兰的心悠悠的,说不清是酸楚还是疼痛。
母亲被明兰这一清洗,就好像瘦了一圈,就好像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照片,似乎风一吹,就可以把母亲吹走。
明兰手里握着梳子,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稀疏的头发,阳光在母亲的发尖上跳动,在梳子上流淌。明兰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沉静着,美丽着。明兰怀里揣着一泓梦想,用细致和柔情精心地铺平通向梦想的路途。不知不觉中,明兰就叫了一生妈。不知不觉中,妈就答应了一声唉。阳光很暖,很静,剪影很虚,很幻。
母亲说,明兰,你姐回来了。
明兰顺着母亲的目光看去,就看见了夕阳下黛青色的远山,深红色的土地,还有变成剪影的羊群。
你姐走得好快,她怕我饿了吧,忙着回来做饭给我吃。
明兰沿着母亲的目光再看过去,就看到了一个奔跑的剪影,挑着箩筐,黑黑的,袅袅的,逆着阳光在风中奔跑,阳光像血一样的红,影子像墨一样的黑。像皮影,像剪纸。
明兰说,妈,你咋知道那就是我姐?
母亲说,你姐走路的样子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你姐的气息我在老远就嗅得出来。还有风,还有阳光都会告诉我,说,你姐回来了。
明兰说,妈还真神呢!
母亲得意地说,我透过玻璃窗,就能轻而易举就看清了你爹的坟堆呢,你爹的坟堆上草好深。清明节那天,我还看见你爹的坟上插了好多春花,我一数,是十九支,我让你哥去数,不多不少,刚刚十九支。
明兰说,妈,你真是神仙呢!
母亲笑了笑说,神仙都是会飞的,满世界跑来跑去的,哪像我只会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不一会儿,姐姐明菊真的回来了。脸上的汗水亮晶晶的。明兰一丢下箩筐,就忙着做饭。
明兰跟母亲睡一张床,母亲讲了一夜的话。不知是半夜还是什么时候,明兰好像睡着了,朦胧中,萦绕在明兰耳边的,依然是母亲滔滔不绝的话语。
朦朦胧胧中,母亲说,明兰,我这段时间,天天晚上都在做梦,我在梦里总是在奔跑,跑得好快好快,一会儿在山上奔跑,一会儿在地里奔跑,一会儿好像长出了翅膀,飞了起来,飞得好高好高。一会儿是你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你爹边跑边回头向我招手,大声喊着我的小名,玉芝,快来!快来!前面风景好得很!明兰呀!你说气不气人?待我一醒来,我哪里跑得动半步?我像死人一样的,我哪里跑得动半步呢?
明兰实在太疲惫了。明兰在似梦非梦中嘟噜:妈,你跑慢一点!你的腿被摔伤了,你的股骨断了,妈,你跑慢点啊!
明兰被一声巨大的声音惊醒后,惊奇地发现,母亲躺在地上,一只脚伸直,另一只脚蜷起来,一只手向前伸,另一只手往后甩,整个人就像一个运动员在尽力奔跑的样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