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给一些有关世界名著赏析或感想的资料?最好是两篇以上,而且从中能提炼出一个相同的主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飘》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仅仅写了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她惟一的作品《飘》一经问世便成了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自1936年出版之日起,《飘》这部美国内战时期的罗曼史便打破了当时所有的出版记录。1937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随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电影也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认为《飘》只是一部大众通俗小说,但《飘》历经数十年而长销不衰的事实,已经为自己夺得了经典的位置。"《飘》热"在美国乃至全球持续不断。作者去世27年之后,该书依然高踞美国精装版小说榜首,而平装版的《飘》在全美畅销书中也一直保持着第九名的地位。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于1993年,《飘》在全球的销量已逾2800万册,还不算恒河沙数的盗版书。现在,《飘》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在全球近40个国家销售。
1939年,傅东华首译玛格丽格传世巨著《Gone with the Wind》,取其消逝与渺茫之意命名为《飘》,自此风行至今。美丽与勇敢的郝思嘉、风流与执著的白瑞德、坚强与宽容的韩媚兰、儒雅与懦弱的卫希礼--这些名字萦绕在几代人的脑海中,历久弥坚。
《飘》是女人的必读书,因为本书中有两个女人的典范--郝思嘉和韩媚兰--告诉我们: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征服力,不同女人有不同的味道,但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风味。
美国南北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绽放的爱情经典之花
美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
《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郝思嘉这一争强好胜、贪婪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妇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本书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作者米切尔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使《飘》一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几个主角在性格、道德观等各方面既对比强烈,又互为依存,引出一系列冲突,产生了许多扑朔迷离的悬念,使故事一环扣一环、波澜起伏地向前发展。人物的语言绘声绘色,各具特点,显得真切感人。这种戏剧化的情节与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有机结合,产生了立体描述的效果,强烈地吸引了读者。
很长时间里,《飘》并没有进入文学研究的殿堂,但这丝毫无损于它的魅力,更使它名扬天下的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举夺得10项奥斯卡大奖,并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之首,费雯丽和盖博在电影《乱世佳人》里的形象更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真实的郝思嘉和白瑞德。
平常爱说些粗俗话的白瑞德只要一面对媚兰就变得很有绅士风度起来。他说,媚兰是他这一生惟一尊敬、惟一欣赏的女性。
媚兰娇小的身体总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再加上她那一脸的文静更增加逆来顺受的柔顺,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她会是那么的勇敢坚强,丝毫不亚于思嘉。
媚兰是完美的,她不仅对思嘉抱有一种自始至终的信任与宽容,同时她的身上具备了她们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个好女人应当具备的所有品质,娴静、善良、温柔、贤惠……可以说她是南方人所信奉的主义的化身……
逝去的"永恒"
初读《飘》,喜欢的是思嘉,想做的也是思嘉。我为思嘉的勇气与自信所折服,崇拜她那乱世中求生的无畏精神。后来再读《飘》,爱的仍是思嘉,然而,却又对另一个高洁的女子--媚兰深深地向往。
媚兰是勇敢的,虽然没有思嘉那种向前冲的劲头,但上流社会的完美女性所具有的勇敢在她身上完全体现出来。在医院里,她无私地照顾伤员,在义卖上勇敢地捐出结婚戒指,在梅太太责怪她不该让瑞德上门时,愤怒地批评梅太太。这些时候她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甚至超过了思嘉。
但"媚兰精神"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善良--单纯的善良,完全投入的善良,不指望回报,也没有怀疑的至善。因为至善,也就达到了至刚的地步,怎样的伤害都是不可能的。当思嘉在众人谴责的目光注视下走进卫家时,她旁若无人地奔上来,拥抱思嘉,"媚兰精神"也就在此时得到了最高的体现与升华。
媚兰是上流社会最理想的高贵女子的化身,可时代的风浪却摧毁了她所依靠的一切,她无法抵抗。只有思嘉能乘风破浪,扎根发芽,于是媚兰只能作为衬托的绿叶,悄然地绽放又消亡。媚兰的死,象征着旧时代的"永恒"与人们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将随她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被遗忘。
渴望媚兰,也许是人类心灵深处,对被放逐的伊甸的永恒的向往。(赵子涵)
1900年11月 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谢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玛格丽特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后因母亲病逝,家中需要她来主持家务而不得不中途退学。从1922年起,她开始用自己的昵称"佩吉"为《亚特兰大日报》撰稿。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玛格丽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1926年,由于腿部负伤,玛格丽特不得不辞去报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
《飘》的写作占去了玛格丽特近10年的时间。1935年7月,麦克米伦公司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并暂定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此后,玛格丽特花了半年的时间来反复核实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最后她引用了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将小说的题目改为《Gone with the Wind》。
女人的尊严与爱
--读《简爱》有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仅仅写了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她惟一的作品《飘》一经问世便成了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自1936年出版之日起,《飘》这部美国内战时期的罗曼史便打破了当时所有的出版记录。1937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随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电影也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认为《飘》只是一部大众通俗小说,但《飘》历经数十年而长销不衰的事实,已经为自己夺得了经典的位置。"《飘》热"在美国乃至全球持续不断。作者去世27年之后,该书依然高踞美国精装版小说榜首,而平装版的《飘》在全美畅销书中也一直保持着第九名的地位。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于1993年,《飘》在全球的销量已逾2800万册,还不算恒河沙数的盗版书。现在,《飘》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在全球近40个国家销售。
1939年,傅东华首译玛格丽格传世巨著《Gone with the Wind》,取其消逝与渺茫之意命名为《飘》,自此风行至今。美丽与勇敢的郝思嘉、风流与执著的白瑞德、坚强与宽容的韩媚兰、儒雅与懦弱的卫希礼--这些名字萦绕在几代人的脑海中,历久弥坚。
《飘》是女人的必读书,因为本书中有两个女人的典范--郝思嘉和韩媚兰--告诉我们: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征服力,不同女人有不同的味道,但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风味。
美国南北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绽放的爱情经典之花
美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
《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郝思嘉这一争强好胜、贪婪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妇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本书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作者米切尔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使《飘》一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几个主角在性格、道德观等各方面既对比强烈,又互为依存,引出一系列冲突,产生了许多扑朔迷离的悬念,使故事一环扣一环、波澜起伏地向前发展。人物的语言绘声绘色,各具特点,显得真切感人。这种戏剧化的情节与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有机结合,产生了立体描述的效果,强烈地吸引了读者。
很长时间里,《飘》并没有进入文学研究的殿堂,但这丝毫无损于它的魅力,更使它名扬天下的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举夺得10项奥斯卡大奖,并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之首,费雯丽和盖博在电影《乱世佳人》里的形象更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真实的郝思嘉和白瑞德。
平常爱说些粗俗话的白瑞德只要一面对媚兰就变得很有绅士风度起来。他说,媚兰是他这一生惟一尊敬、惟一欣赏的女性。
媚兰娇小的身体总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再加上她那一脸的文静更增加逆来顺受的柔顺,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她会是那么的勇敢坚强,丝毫不亚于思嘉。
媚兰是完美的,她不仅对思嘉抱有一种自始至终的信任与宽容,同时她的身上具备了她们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个好女人应当具备的所有品质,娴静、善良、温柔、贤惠……可以说她是南方人所信奉的主义的化身……
逝去的"永恒"
初读《飘》,喜欢的是思嘉,想做的也是思嘉。我为思嘉的勇气与自信所折服,崇拜她那乱世中求生的无畏精神。后来再读《飘》,爱的仍是思嘉,然而,却又对另一个高洁的女子--媚兰深深地向往。
媚兰是勇敢的,虽然没有思嘉那种向前冲的劲头,但上流社会的完美女性所具有的勇敢在她身上完全体现出来。在医院里,她无私地照顾伤员,在义卖上勇敢地捐出结婚戒指,在梅太太责怪她不该让瑞德上门时,愤怒地批评梅太太。这些时候她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甚至超过了思嘉。
但"媚兰精神"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善良--单纯的善良,完全投入的善良,不指望回报,也没有怀疑的至善。因为至善,也就达到了至刚的地步,怎样的伤害都是不可能的。当思嘉在众人谴责的目光注视下走进卫家时,她旁若无人地奔上来,拥抱思嘉,"媚兰精神"也就在此时得到了最高的体现与升华。
媚兰是上流社会最理想的高贵女子的化身,可时代的风浪却摧毁了她所依靠的一切,她无法抵抗。只有思嘉能乘风破浪,扎根发芽,于是媚兰只能作为衬托的绿叶,悄然地绽放又消亡。媚兰的死,象征着旧时代的"永恒"与人们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将随她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被遗忘。
渴望媚兰,也许是人类心灵深处,对被放逐的伊甸的永恒的向往。(赵子涵)
1900年11月 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谢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玛格丽特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后因母亲病逝,家中需要她来主持家务而不得不中途退学。从1922年起,她开始用自己的昵称"佩吉"为《亚特兰大日报》撰稿。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玛格丽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1926年,由于腿部负伤,玛格丽特不得不辞去报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
《飘》的写作占去了玛格丽特近10年的时间。1935年7月,麦克米伦公司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并暂定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此后,玛格丽特花了半年的时间来反复核实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最后她引用了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将小说的题目改为《Gone with the Wind》。
女人的尊严与爱
--读《简爱》有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