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题——孝文帝迁都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引自《魏书》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9b57036
高赞答主

2010-01-27 · 你的赞同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19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2016万
展开全部
(1)迁都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2)今山西大同 孝文帝 洛阳。
(3)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4)鲜卑语 汉语
(5)促进了汉与鲜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
幻紫依晨
2010-01-22 · TA获得超过25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第一则材料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第二则材料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禁说鲜卑语,改说汉话。

(2)平城是平阳;魏主是北魏孝文帝;他决定将都城从平阳迁到洛阳

(3)原因是:平城地处偏僻,粮食供应不足;平城保守力量强大,不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洛阳靠近南方,利于统一;北方柔然的威胁。

(4)“北语”是指汉语;“正音”是指汉语。采取了禁止说胡语这个措施。

(5)出尽了民族的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和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uobalf
2010-01-22 · TA获得超过42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迁都;汉化。
(2)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洛阳。
(3)①平城地处偏僻,粮食供应不足;②平城保守力量强大,不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③洛阳靠近南方,利于统一;④北方柔然的威胁。
(4)鲜卑语;汉语。
(5)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及封建经济的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xjshiwo
2010-01-22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43万
展开全部
第一则材料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第二则材料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禁说鲜卑语,改说汉话。
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洛阳平城地处偏僻,粮食供应不足平城保守力量强大,不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③洛阳靠近南方,利于统一;④北方柔然的威胁。
鲜卑语;汉语推动了改革的发展,促进了鲜卑民族的汉化与民族融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inobearlj
2010-0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第一则材料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第二则材料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禁说鲜卑语,改说汉话。
(2)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洛阳。
(3)①平城地处偏僻,粮食供应不足;②平城保守力量强大,不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③洛阳靠近南方,利于统一;④北方柔然的威胁。
(4)鲜卑语;汉语。
(5)推动了改革的发展,促进了鲜卑民族的汉化与民族融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