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交朋友,因为觉得每个人都很险恶,而且交朋友会引来不必要的争吵不如一个人静静过生活。可是生活中
我不想交朋友,因为觉得每个人都很险恶,而且交朋友会引来不必要的争吵不如一个人静静过生活。可是生活中常常有人对我笑脸迎迎表示想跟我交朋友,我不想但又不想让他们失望,就敷衍几...
我不想交朋友,因为觉得每个人都很险恶,而且交朋友会引来不必要的争吵不如一个人静静过生活。可是生活中常常有人对我笑脸迎迎表示想跟我交朋友,我不想但又不想让他们失望,就敷衍几句。渐渐觉得生活中没有让我有期待的东西,好郁闷啊!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楼主这样的情况一般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际技能力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而造成的,如耻笑、埋怨、训斥,自主性受到伤害,便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那么如何克服呢?
1、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和他人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敞开闭锁的心扉, 追求人生的乐趣,摆脱孤僻的缠绕;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孤僻者一般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自恃比别人强,总想着自己的忧点、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 自命不凡,认为不值得和别人交往;有的倾向于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人, 交往中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从而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保护着脆弱的自尊心。 这两种人都需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多与别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
2、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
可看一些有关交往的书,学习交往技巧。同时多参加正当、良好的交往活动, 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望。 这样,在每一次交往中都会有所收获,丰富知识经验,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获得了友谊, 愉悦了身心,便会重树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就会喜欢交往,喜欢结群,变得随和了。可以从先结交一个性格开朗、志趣高雅的朋友开始,处处跟着他学,并请他多多提携。
3、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议你尝试以下几种做法以提高自信:
① 重新审视自我。你有没有试过在一张纸的左面列出自己的优点和强项、右面列出弱点和不足,不假思索地尽情罗列,然后再归类整理。此时,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平时没有太留意过的长处,而且优点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缺点的数量。
② 适时地进行自我激励。在JS面授班上,老师有没有让每个学员都站起来大声地说出一句自我激励的话?这其实就是为了提高学员的自信心。卢梭曾经说过:“我不比别人更好,但我就是我。”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当我确实不如别人时,我会对自己说:“我会抓紧锻炼自我,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会对自己说:“只要全力以赴就不是愧对自己;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我就会做得更好。”
③ 必要的时候应该放弃。与他人不必要的比较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应该放弃,百分之百的完美主义标准应该放弃。运用“二八定律”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即十件事情中做好了八件就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
④培养某方面兴趣 。在自己的优点、专长、兴趣中,找一样(刚刚开始时,一样就够了)来加以特别培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虽然还不是专家,但在小圈子中,一提到某件事,大家都公认非你莫属了,专长不必太困难如弹钢琴,气功治病那么高深莫测,可以简单至做蛋糕、剪头发、游泳、看星星、记电影的中英文名称……什么都可以,有了专长,就有机会做主角,做主角,自然神采飞扬!
⑤肯定自己的能力。每天找出3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不要把“成功”看成登上月球那么大的事,成功可以是顺利跟医生约了治疗时间,上班交通一路畅顺,处理的文件档案没出一次错等等,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有“成功”与“挫折”之分,一日至少顺利地做了3件事,又怎能说“一事无成”、“一无是处”呢?知道能把事情做好,等于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你可振作精神。
⑥.计算已做妥的事。计算自己做妥的事而不是检讨自己还有多少件事没有做。人还没做的事永远多过已做妥的事,如果老想着这个没做,那个没做,便会愈想愈沮丧,真的会觉得自己能力低,无效率,大为失意。但已做妥的工作并列出来,可是长长的一张单子啊,能力还真的高呢,能这样想,立刻便自信心大增,不会萎靡。
4、改掉交往中胆小的毛病
首先,要时时想到自已是一个独立的人,堂堂起正正的人,自已和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可不必"未曾开言矮三分"。人各有优势,通过交往,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只要你有了信心,胆子会壮的。 其次,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即把主动和别人说一次话,或主动邀请别人做一件事,当着一次胜仗来看待。你可以这样暗示自已,我主动与你交往,即使你不理我,我也算取胜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旦你经常品尝到"胜利"的滋味,你的胆怯心理就会逐渐被克服。
总之,要面对现实,主动和别人交往、交往,树立信心,增强自尊,这样会体会到与人交往是一件平常的、正常的事。多一分自信,胆怯就会减少一分。
1、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和他人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敞开闭锁的心扉, 追求人生的乐趣,摆脱孤僻的缠绕;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孤僻者一般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自恃比别人强,总想着自己的忧点、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 自命不凡,认为不值得和别人交往;有的倾向于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人, 交往中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从而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保护着脆弱的自尊心。 这两种人都需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多与别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
2、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
可看一些有关交往的书,学习交往技巧。同时多参加正当、良好的交往活动, 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望。 这样,在每一次交往中都会有所收获,丰富知识经验,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获得了友谊, 愉悦了身心,便会重树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就会喜欢交往,喜欢结群,变得随和了。可以从先结交一个性格开朗、志趣高雅的朋友开始,处处跟着他学,并请他多多提携。
3、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议你尝试以下几种做法以提高自信:
① 重新审视自我。你有没有试过在一张纸的左面列出自己的优点和强项、右面列出弱点和不足,不假思索地尽情罗列,然后再归类整理。此时,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平时没有太留意过的长处,而且优点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缺点的数量。
② 适时地进行自我激励。在JS面授班上,老师有没有让每个学员都站起来大声地说出一句自我激励的话?这其实就是为了提高学员的自信心。卢梭曾经说过:“我不比别人更好,但我就是我。”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当我确实不如别人时,我会对自己说:“我会抓紧锻炼自我,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会对自己说:“只要全力以赴就不是愧对自己;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我就会做得更好。”
③ 必要的时候应该放弃。与他人不必要的比较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应该放弃,百分之百的完美主义标准应该放弃。运用“二八定律”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即十件事情中做好了八件就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
④培养某方面兴趣 。在自己的优点、专长、兴趣中,找一样(刚刚开始时,一样就够了)来加以特别培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虽然还不是专家,但在小圈子中,一提到某件事,大家都公认非你莫属了,专长不必太困难如弹钢琴,气功治病那么高深莫测,可以简单至做蛋糕、剪头发、游泳、看星星、记电影的中英文名称……什么都可以,有了专长,就有机会做主角,做主角,自然神采飞扬!
⑤肯定自己的能力。每天找出3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不要把“成功”看成登上月球那么大的事,成功可以是顺利跟医生约了治疗时间,上班交通一路畅顺,处理的文件档案没出一次错等等,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有“成功”与“挫折”之分,一日至少顺利地做了3件事,又怎能说“一事无成”、“一无是处”呢?知道能把事情做好,等于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你可振作精神。
⑥.计算已做妥的事。计算自己做妥的事而不是检讨自己还有多少件事没有做。人还没做的事永远多过已做妥的事,如果老想着这个没做,那个没做,便会愈想愈沮丧,真的会觉得自己能力低,无效率,大为失意。但已做妥的工作并列出来,可是长长的一张单子啊,能力还真的高呢,能这样想,立刻便自信心大增,不会萎靡。
4、改掉交往中胆小的毛病
首先,要时时想到自已是一个独立的人,堂堂起正正的人,自已和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可不必"未曾开言矮三分"。人各有优势,通过交往,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只要你有了信心,胆子会壮的。 其次,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即把主动和别人说一次话,或主动邀请别人做一件事,当着一次胜仗来看待。你可以这样暗示自已,我主动与你交往,即使你不理我,我也算取胜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旦你经常品尝到"胜利"的滋味,你的胆怯心理就会逐渐被克服。
总之,要面对现实,主动和别人交往、交往,树立信心,增强自尊,这样会体会到与人交往是一件平常的、正常的事。多一分自信,胆怯就会减少一分。
追问
谢谢啦~
展开全部
我们似乎正活在一个低社交的时代。
不知道跟别人说些什么,也没什么动力去结识新朋友。
觉得维持关系非常累、非常麻烦,交流或闲聊都特别费神,有那时间宁愿在家里刷刷剧、上上网。
以前,一个人待着会特别闷,就想跟朋友待在一起;现在,只想有些时间,能一个人静静发呆,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费劲去展现自己和交际……
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不妨开宗明义:人究竟需不需要社交?能否完全不需要社交而活着?
答案也非常简单:需要。不能。
我在 中讲到:心理学里有一个假说,叫做「社会大脑」:这个假说认为,人类的大脑会不断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调整自身,使其向着「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方向进化。
比如: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类跟有生命的对象互动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中有一条通路会被激活;反之,跟无生命物体互动时,这一通路则保持静默。(Ninomiya et al., 2020)
这表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对「人类的反馈」更加敏感。
这一现象在其他(猴子)的身上也同样存在。这说明: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群居,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群居,是一件非常重要、值得专门开辟一个「功能」的事情。
因此,在大多数需求模型中,积极的社交反馈,都是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稳定性是并驾齐驱的。一旦缺乏,就会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调。(Cacioppo J et al., 2014)
比如:2020 年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长时间缺乏跟其他人进行社交时,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渴非常相似的反应,亦即焦虑、不安、恐慌,以及对有效的社交线索的渴求。(Livia Tomova et al., 2020)
所以,如果你长时间奔波在公司和家里的两点一线上,每天就是上班工作、下班宅家,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呢?可能会导致中脑能神经元的失调,从而导致更难自主地产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赖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馈 —— 亦即比如游戏、综艺、影视剧、,亦即各种能够短期刺激的娱乐。
所以,有句话叫做「宅着宅着,人就废了」,也许是有一点道理的。
那么,不社交,真的就这么可怕吗?
其实也不是。我们应该把「不社交」分成两种:不想社交,跟不能社交。
前者是只需要轻度的社交,不希望把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社交上,主动选择了「不社交」;而后者是存在社交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社交恐惧、社交焦虑),难以跟别人进行有效的社交,导致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他们分别对应着心理学中的两个术语:独处(Stay alone)和孤独(Loneliness)。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有研究表明:有意选择的独处可以获得宁静和恢复活力,但被迫的社交隔离会引发大脑的抗拒。(Nguyen T et al., 2018;Thuy-vy T et al., 2019)
因此,前面讲的缺乏社交所导致的问题,其实针对的,应该是后者,也就是孤独。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那其实问题不大 —— 你完全可以从独处中,获得更宁静的心境,更有序的思维,以及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更喜欢独处呢?最简单的,就是性格偏内向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内向者有一个特征,就是对多巴胺的阈值较低。因此,当来自外界的信息过多时,他们会特别容易感到疲惫和「超负荷」。
亦即,对他们来说,社交是一件高成本、低收益的事情。一方面,它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脑力去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和反馈打乱心境,破坏平稳的生活状态。
对于内向者而言,从独处中获取能量、整理思维,跟自己对话,间或有几个知心朋友,能够满足轻度的社交,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6 年,一项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独处。他们针对 18 - 28 岁的成年人,抽取了 1.5 万例样本,发现:在学业、工作上表现更好的人,在独处时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独处的人一定更聪明,也不意味着喜欢群居、社交的人更不聪明 —— 不要这样机械地解读喔。我们要关心的,是它背后可能的原因。
研究者认为:更聪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会更少。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独处」是一件需要去适应的事情。但是更聪明的人,更容易从这种独处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找到乐趣。
另一方面,聪明的人拥有更高的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会更低。因而,他们天生就不太需要强社交。
从常识上来想也很好理解:聪明的人本身就是人群的异数,因此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观念和想法,从而会更加难以融于大众的圈子。因此,与其让他们花费精力去融入和适应,不如保持适度的独处,以便更好地发挥才能。
对这些人而言,一个好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大家彼此间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去维护关系,可以更加直接地进行沟通、交换想法、碰撞点子的环境。
所以,我常常说:不合群并不是一种错。当你感到「不合群」时,也许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更高层级,能更好适应你、容纳你的群体。
当然,对于喜欢独处的人来说,零社交也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的是「轻度」的社交。
研究社交的心理学家 Robin Dunbar 提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邓巴数」。他把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可能拥有的社交圈层,分成下面几层:
支持圈:上限为5个人。这些人往往是我们最亲密的家人和好友,是我们最信任的人,会无条件地支持和帮助我们。
共情圈:上限为10个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对象,也是我们愿意去花费时间精力去交流、安慰、伸出援手的对象。
熟人圈:上限约为35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记住他们的喜好、习惯和基本信息的对象。我们跟他们的联系可能不多,但是不至于忘记。
联系人圈:上限约为100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记住的人。大部分是点头之交。
把这些数字加起来,你会得到150。这就是经典的「邓巴数」,也是我们的可以支撑的「朋友」的上限。
同样,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社群中,低于150人,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它是比较小众、私密的」,内部联系也会比较强;而超过150人,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它是比较庞大、开放的」,从而削弱社群成员彼此间的联系。
Dunbar 认为:在这个4层的模型中,前两层(包括一部分的熟人)属于强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联系、能够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朋友;反之,其他的人属于弱关系。我们可能对他们并不陌生,但可能一年下来都不怎么联系。
当然,这是一个统计结果,对于个体而言,会有不同的结论。不过无论如何,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我也会建议你:
1)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关系圈层。
2)适当维持一定的弱关系。
第一点很好理解。任何人都需要从外界获得一定的能量和支撑,至少,在你面临焦虑、压力、愤怒和困惑时,有个窗口可以倾诉和求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憋在心里,一定要给一个出口。
不妨想一想:如果你刚刚迈过人生中一个重要关口,想开一个聚会,把你最信任、最想感谢的人聚到一起庆祝一下,你能列出多少人的名字?
如果你现在处于困境之中,需要有人能慷慨解囊,向你伸出援手,你能列出多少人的名字?
试着把这份名单维持在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量范围内(5-15)。他们会是你最可靠的支撑。
第二点,主要是为什么呢?是通过这些弱关系,为你打开一扇了解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
我们的强关系,往往是跟我们自己极为相似的人。因此,如果你只拥有少数几位知心朋友的话,是特别容易陷入「」里面的。那么,你很可能会失去许多机会和窗口。
因此,对于喜欢独处的朋友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保持开放性。
什么叫保持开放性呢?你不需要非常频繁、深入地去进行社交,但一定要拨出一点点时间,去做一些能够认识陌生人、接触陌生领域的事情。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要么,在线上的社群里交流,可以是回答别人的提问,也可以是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技巧;
要么,参加一些线下的活动,比如各种兴趣社群、技能教室、同好俱乐部等等。或是跟朋友聚会,通过朋友的朋友去认识更多的人。
重点是,让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再拨出一定的时间,去探索世界,引入各种可能性。很可能,它们就会在日后生根发芽。
不妨把它放入你的「15%可能性」里面,种下一颗种子。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也想多拓宽视野,跟别人交流,但就是很害怕,特别容易陷入社交焦虑之中。怎么办?
这里,跟前面讲到的第二种情形「不能社交」(孤独)是重合的。刚好可以放到一起讲。
害怕跟别人进行社交,应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了。上一篇文章 中,我开篇拿了个社交恐惧的场景来做例子。没想到好多朋友在评论区表示: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样的。
突然发现这么多「同道中人」,甚是欣慰。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容易陷入社交焦虑之中呢?
在 中,我讲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高标准 + 预防焦点:我们总是想表现得非常好,认为这样才是一个理想的「我」该有的样子,不能出错,出错了就会破坏这个形象。
正是这两点结合,使得我们一直活在一个高度的自我监控里面,从而使得「社交」这件事情,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负荷和能量消耗。
这就导致我们很容易把社交跟负面的感受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变成「习得性无助」,从而更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
这个核心原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叫做「中心化效应」。
什么叫「中心化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总是会把自己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别人会有跟自己相同的想法、感受和反映,从而无限放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能力,叫做「心智理论」能力。它指的是:我们会天生地「默认」别人拥有跟我们一样的心智,跟我们凭借着同样的想法、动机和意愿去行事。
简单来说:看到一个东西,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别人也会有一样的反应。我们出于某种原因去做某件事情,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是这样想的。
原因很简单: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数不清的人,如果遇到每一个人,都要动用大脑的资源去「理解」的话,会给大脑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大脑进化出了「心智理论」能力,试图将我们自己的心智推广到我们所接触到的人身上,默认大家拥有同样的心智 —— 这可以大大节省认知资源。
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结果:
我们非常重视自己,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会像我一样重视我,关注我的一举一动……
但事实上,别人重视自己吗?重视。但别人关注和重视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我自己」。
所以,我把它叫做「中心化效应」,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智世界中,我们把自己放在最中心,一切信息都是围绕着「我」来组织的。
那么,我们推己及人,就很容易认为,在别人的心智世界里,「我」也位于非常中心的位置……
这就是造成我们种种困扰的根源:别人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关注你。在别人眼中,你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片段,他对你的关注,就如你对他的关注一样。
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叫做「社会认知错觉」:每个人都认为,我非常了解对方,我清楚地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 但事实上,你远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了解对方。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跟别人在聊天,想结束对话,但总觉得对方还在兴头上,贸然结束很不礼貌,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坏印象。从而,哪怕自己不想继续说话了,也「被迫」继续陪对方聊下去。
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对方很可能也是这样想的……
根据这篇研究:当人们进行闲聊时,只有 2% 的谈话在双方都希望的时间结束;30% 的谈话在某一方希望的时间结束。而在超过 50% 的谈话中,双方都被迫说了比想说的更多的话。(Mastroianni et al.,2021)
甚至,哪怕是朝夕相处的伴侣,这个效应也一样存在:当参与者猜测他们的伴侣什么时候想要停止谈话时,64% 的情况下,他们都没有猜中。
所以,对话双方最常出现的情形是:两个人都想结束对话,但都以为对方不想,从而「不得不」继续礼貌地「配合」下去……
另一些研究表明:比起正襟危坐、毫不犯错的演讲者,听众会更加喜欢什么呢?是在演讲过程中犯了一些小错误的演讲者。
比如:不小心打翻了杯子,PPT 播放错了,不小心讲错了几个单词……
为什么?因为这些小错误,会把听众从「理想的我」拉回「现实的我」,让他们感到台上的人跟真实,更像自己,从而赋予更高的好感和亲切感。
所以,一个简单的小技巧是:当你陷入社交焦虑的时候,想一想,对方很可能也跟你一样。
比如:
当你觉得自己表现不好,害怕对方心存芥蒂的时候,请记住:
对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表现不好?会不会给他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当你因为拒绝了对方,一直心存愧疚、不安,担心对方敌视你的时候,请记住:
对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太唐突了?会不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
退一万步讲,哪怕对方没有你这么强的「预防焦点」,对方更可能的想法是什么呢?
是压根就没有想法。
不妨问一问自己:你在对方的圈层里,处于哪一个层级?支持层,共情层,熟人层,还是联系人层?
如果你位于前面两个层级,你又有什么必要需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呢?你们之间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
如果你位于后面两个层级,你又怎么能指望对方能记住你的一言一行呢?
毕竟,大家都非常忙。哪怕留下一个简单的印象,也是需要占据 1/130 的「社交额度」的。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不能社交」,请结合这篇文章及上一篇文章,采取低标准+促进焦点,以及破除「中心化效应」,来消除自己的恐惧。
如果你是「不想社交」,那么,享受这种独处的状态,并且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就好。
但无论如何,适度的社交,永远是必要的。它可能为我们带来充分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积极的社交线索(比如微笑的脸孔、别人的肯定和回应),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为我们提供愉悦感。(Bhanji et al., 2014)
跟陌生人进行一些最轻度的社交,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或者几句交流,都能显著提高我们的主观幸福感。(Gul Gunaydin et al., 2020)
同样,社交也是为我们的生活增加多样性的方式,可以帮我们拓展认知的边界。
那么,有哪些社交的小技巧可以使用呢?
1. 寻找共同点
一个最核心的思路是:我们总是更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当你跟别人交流、拓展朋友时,不妨试着从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出发。
有哪些共同点呢?Dunbar 提出过一个「友谊的七大支柱」:具备这些共性的人,更容易彼此成为朋友。
共同的语言或方言。
共同生活、成长的地区。
相似的教育和职业经历。
相似的兴趣和习惯。
对社会事件有相似的观念和看法。
共通的幽默感(接地气的说法叫做「能接梗」)。
对音乐有共同的爱好。
不妨试试从这些方面开始话题,也许能帮助你更容易地「破冰」。
2. 提高透明度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总是被教导说,要含蓄,要委婉,不要太直接。
但研究表明:在社交中更充分地表露内心想法,做到言行一致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与此同时,他在社交上的得分也会较高,更不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Human L et al., 2019)
原因很简单:在大多数的社交中,最常见的是什么?是彼此的误解。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一种「虚假」的和谐,殊不知对方其实也是如此。
因此,把这些问题摊开来,好好沟通,充分交换意见,达到更高的透明度,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如释重负的事情。
3. 多考虑给予
如何才能交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朋友?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更容易发现你。
那么,通过「给予」的方式,去帮助你所遇到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 它可以使到别人最快地了解你,并且为你获得一个良好的社会评价,扩散你的影响力。
比如:
看到力所能及的问题回答一下。
帮别人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遇到冲突时试着去协调和调节。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知道跟别人说些什么,也没什么动力去结识新朋友。
觉得维持关系非常累、非常麻烦,交流或闲聊都特别费神,有那时间宁愿在家里刷刷剧、上上网。
以前,一个人待着会特别闷,就想跟朋友待在一起;现在,只想有些时间,能一个人静静发呆,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费劲去展现自己和交际……
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不妨开宗明义:人究竟需不需要社交?能否完全不需要社交而活着?
答案也非常简单:需要。不能。
我在 中讲到:心理学里有一个假说,叫做「社会大脑」:这个假说认为,人类的大脑会不断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调整自身,使其向着「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方向进化。
比如: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类跟有生命的对象互动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中有一条通路会被激活;反之,跟无生命物体互动时,这一通路则保持静默。(Ninomiya et al., 2020)
这表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对「人类的反馈」更加敏感。
这一现象在其他(猴子)的身上也同样存在。这说明: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群居,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群居,是一件非常重要、值得专门开辟一个「功能」的事情。
因此,在大多数需求模型中,积极的社交反馈,都是一项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稳定性是并驾齐驱的。一旦缺乏,就会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调。(Cacioppo J et al., 2014)
比如:2020 年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长时间缺乏跟其他人进行社交时,会在大脑中引起跟饥渴非常相似的反应,亦即焦虑、不安、恐慌,以及对有效的社交线索的渴求。(Livia Tomova et al., 2020)
所以,如果你长时间奔波在公司和家里的两点一线上,每天就是上班工作、下班宅家,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实际上就是在「饿着」自己的大脑。
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呢?可能会导致中脑能神经元的失调,从而导致更难自主地产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赖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馈 —— 亦即比如游戏、综艺、影视剧、,亦即各种能够短期刺激的娱乐。
所以,有句话叫做「宅着宅着,人就废了」,也许是有一点道理的。
那么,不社交,真的就这么可怕吗?
其实也不是。我们应该把「不社交」分成两种:不想社交,跟不能社交。
前者是只需要轻度的社交,不希望把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社交上,主动选择了「不社交」;而后者是存在社交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社交恐惧、社交焦虑),难以跟别人进行有效的社交,导致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他们分别对应着心理学中的两个术语:独处(Stay alone)和孤独(Loneliness)。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有研究表明:有意选择的独处可以获得宁静和恢复活力,但被迫的社交隔离会引发大脑的抗拒。(Nguyen T et al., 2018;Thuy-vy T et al., 2019)
因此,前面讲的缺乏社交所导致的问题,其实针对的,应该是后者,也就是孤独。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那其实问题不大 —— 你完全可以从独处中,获得更宁静的心境,更有序的思维,以及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更喜欢独处呢?最简单的,就是性格偏内向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内向者有一个特征,就是对多巴胺的阈值较低。因此,当来自外界的信息过多时,他们会特别容易感到疲惫和「超负荷」。
亦即,对他们来说,社交是一件高成本、低收益的事情。一方面,它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脑力去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和反馈打乱心境,破坏平稳的生活状态。
对于内向者而言,从独处中获取能量、整理思维,跟自己对话,间或有几个知心朋友,能够满足轻度的社交,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6 年,一项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更聪明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独处。他们针对 18 - 28 岁的成年人,抽取了 1.5 万例样本,发现:在学业、工作上表现更好的人,在独处时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独处的人一定更聪明,也不意味着喜欢群居、社交的人更不聪明 —— 不要这样机械地解读喔。我们要关心的,是它背后可能的原因。
研究者认为:更聪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应能力,因此他们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会更少。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独处」是一件需要去适应的事情。但是更聪明的人,更容易从这种独处的环境中尽快适应、找到乐趣。
另一方面,聪明的人拥有更高的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对社交支持的需求会更低。因而,他们天生就不太需要强社交。
从常识上来想也很好理解:聪明的人本身就是人群的异数,因此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观念和想法,从而会更加难以融于大众的圈子。因此,与其让他们花费精力去融入和适应,不如保持适度的独处,以便更好地发挥才能。
对这些人而言,一个好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大家彼此间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去维护关系,可以更加直接地进行沟通、交换想法、碰撞点子的环境。
所以,我常常说:不合群并不是一种错。当你感到「不合群」时,也许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更高层级,能更好适应你、容纳你的群体。
当然,对于喜欢独处的人来说,零社交也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的是「轻度」的社交。
研究社交的心理学家 Robin Dunbar 提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邓巴数」。他把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可能拥有的社交圈层,分成下面几层:
支持圈:上限为5个人。这些人往往是我们最亲密的家人和好友,是我们最信任的人,会无条件地支持和帮助我们。
共情圈:上限为10个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对象,也是我们愿意去花费时间精力去交流、安慰、伸出援手的对象。
熟人圈:上限约为35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记住他们的喜好、习惯和基本信息的对象。我们跟他们的联系可能不多,但是不至于忘记。
联系人圈:上限约为100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记住的人。大部分是点头之交。
把这些数字加起来,你会得到150。这就是经典的「邓巴数」,也是我们的可以支撑的「朋友」的上限。
同样,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社群中,低于150人,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它是比较小众、私密的」,内部联系也会比较强;而超过150人,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它是比较庞大、开放的」,从而削弱社群成员彼此间的联系。
Dunbar 认为:在这个4层的模型中,前两层(包括一部分的熟人)属于强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联系、能够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朋友;反之,其他的人属于弱关系。我们可能对他们并不陌生,但可能一年下来都不怎么联系。
当然,这是一个统计结果,对于个体而言,会有不同的结论。不过无论如何,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我也会建议你:
1)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关系圈层。
2)适当维持一定的弱关系。
第一点很好理解。任何人都需要从外界获得一定的能量和支撑,至少,在你面临焦虑、压力、愤怒和困惑时,有个窗口可以倾诉和求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憋在心里,一定要给一个出口。
不妨想一想:如果你刚刚迈过人生中一个重要关口,想开一个聚会,把你最信任、最想感谢的人聚到一起庆祝一下,你能列出多少人的名字?
如果你现在处于困境之中,需要有人能慷慨解囊,向你伸出援手,你能列出多少人的名字?
试着把这份名单维持在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量范围内(5-15)。他们会是你最可靠的支撑。
第二点,主要是为什么呢?是通过这些弱关系,为你打开一扇了解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
我们的强关系,往往是跟我们自己极为相似的人。因此,如果你只拥有少数几位知心朋友的话,是特别容易陷入「」里面的。那么,你很可能会失去许多机会和窗口。
因此,对于喜欢独处的朋友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保持开放性。
什么叫保持开放性呢?你不需要非常频繁、深入地去进行社交,但一定要拨出一点点时间,去做一些能够认识陌生人、接触陌生领域的事情。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要么,在线上的社群里交流,可以是回答别人的提问,也可以是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技巧;
要么,参加一些线下的活动,比如各种兴趣社群、技能教室、同好俱乐部等等。或是跟朋友聚会,通过朋友的朋友去认识更多的人。
重点是,让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再拨出一定的时间,去探索世界,引入各种可能性。很可能,它们就会在日后生根发芽。
不妨把它放入你的「15%可能性」里面,种下一颗种子。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也想多拓宽视野,跟别人交流,但就是很害怕,特别容易陷入社交焦虑之中。怎么办?
这里,跟前面讲到的第二种情形「不能社交」(孤独)是重合的。刚好可以放到一起讲。
害怕跟别人进行社交,应该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了。上一篇文章 中,我开篇拿了个社交恐惧的场景来做例子。没想到好多朋友在评论区表示: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样的。
突然发现这么多「同道中人」,甚是欣慰。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容易陷入社交焦虑之中呢?
在 中,我讲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高标准 + 预防焦点:我们总是想表现得非常好,认为这样才是一个理想的「我」该有的样子,不能出错,出错了就会破坏这个形象。
正是这两点结合,使得我们一直活在一个高度的自我监控里面,从而使得「社交」这件事情,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负荷和能量消耗。
这就导致我们很容易把社交跟负面的感受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变成「习得性无助」,从而更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
这个核心原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叫做「中心化效应」。
什么叫「中心化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总是会把自己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别人会有跟自己相同的想法、感受和反映,从而无限放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能力,叫做「心智理论」能力。它指的是:我们会天生地「默认」别人拥有跟我们一样的心智,跟我们凭借着同样的想法、动机和意愿去行事。
简单来说:看到一个东西,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别人也会有一样的反应。我们出于某种原因去做某件事情,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是这样想的。
原因很简单: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数不清的人,如果遇到每一个人,都要动用大脑的资源去「理解」的话,会给大脑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大脑进化出了「心智理论」能力,试图将我们自己的心智推广到我们所接触到的人身上,默认大家拥有同样的心智 —— 这可以大大节省认知资源。
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结果:
我们非常重视自己,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会像我一样重视我,关注我的一举一动……
但事实上,别人重视自己吗?重视。但别人关注和重视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我自己」。
所以,我把它叫做「中心化效应」,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智世界中,我们把自己放在最中心,一切信息都是围绕着「我」来组织的。
那么,我们推己及人,就很容易认为,在别人的心智世界里,「我」也位于非常中心的位置……
这就是造成我们种种困扰的根源:别人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关注你。在别人眼中,你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片段,他对你的关注,就如你对他的关注一样。
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叫做「社会认知错觉」:每个人都认为,我非常了解对方,我清楚地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 但事实上,你远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了解对方。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跟别人在聊天,想结束对话,但总觉得对方还在兴头上,贸然结束很不礼貌,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坏印象。从而,哪怕自己不想继续说话了,也「被迫」继续陪对方聊下去。
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对方很可能也是这样想的……
根据这篇研究:当人们进行闲聊时,只有 2% 的谈话在双方都希望的时间结束;30% 的谈话在某一方希望的时间结束。而在超过 50% 的谈话中,双方都被迫说了比想说的更多的话。(Mastroianni et al.,2021)
甚至,哪怕是朝夕相处的伴侣,这个效应也一样存在:当参与者猜测他们的伴侣什么时候想要停止谈话时,64% 的情况下,他们都没有猜中。
所以,对话双方最常出现的情形是:两个人都想结束对话,但都以为对方不想,从而「不得不」继续礼貌地「配合」下去……
另一些研究表明:比起正襟危坐、毫不犯错的演讲者,听众会更加喜欢什么呢?是在演讲过程中犯了一些小错误的演讲者。
比如:不小心打翻了杯子,PPT 播放错了,不小心讲错了几个单词……
为什么?因为这些小错误,会把听众从「理想的我」拉回「现实的我」,让他们感到台上的人跟真实,更像自己,从而赋予更高的好感和亲切感。
所以,一个简单的小技巧是:当你陷入社交焦虑的时候,想一想,对方很可能也跟你一样。
比如:
当你觉得自己表现不好,害怕对方心存芥蒂的时候,请记住:
对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表现不好?会不会给他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当你因为拒绝了对方,一直心存愧疚、不安,担心对方敌视你的时候,请记住:
对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太唐突了?会不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
退一万步讲,哪怕对方没有你这么强的「预防焦点」,对方更可能的想法是什么呢?
是压根就没有想法。
不妨问一问自己:你在对方的圈层里,处于哪一个层级?支持层,共情层,熟人层,还是联系人层?
如果你位于前面两个层级,你又有什么必要需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呢?你们之间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
如果你位于后面两个层级,你又怎么能指望对方能记住你的一言一行呢?
毕竟,大家都非常忙。哪怕留下一个简单的印象,也是需要占据 1/130 的「社交额度」的。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不能社交」,请结合这篇文章及上一篇文章,采取低标准+促进焦点,以及破除「中心化效应」,来消除自己的恐惧。
如果你是「不想社交」,那么,享受这种独处的状态,并且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就好。
但无论如何,适度的社交,永远是必要的。它可能为我们带来充分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积极的社交线索(比如微笑的脸孔、别人的肯定和回应),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为我们提供愉悦感。(Bhanji et al., 2014)
跟陌生人进行一些最轻度的社交,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或者几句交流,都能显著提高我们的主观幸福感。(Gul Gunaydin et al., 2020)
同样,社交也是为我们的生活增加多样性的方式,可以帮我们拓展认知的边界。
那么,有哪些社交的小技巧可以使用呢?
1. 寻找共同点
一个最核心的思路是:我们总是更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当你跟别人交流、拓展朋友时,不妨试着从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出发。
有哪些共同点呢?Dunbar 提出过一个「友谊的七大支柱」:具备这些共性的人,更容易彼此成为朋友。
共同的语言或方言。
共同生活、成长的地区。
相似的教育和职业经历。
相似的兴趣和习惯。
对社会事件有相似的观念和看法。
共通的幽默感(接地气的说法叫做「能接梗」)。
对音乐有共同的爱好。
不妨试试从这些方面开始话题,也许能帮助你更容易地「破冰」。
2. 提高透明度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总是被教导说,要含蓄,要委婉,不要太直接。
但研究表明:在社交中更充分地表露内心想法,做到言行一致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与此同时,他在社交上的得分也会较高,更不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Human L et al., 2019)
原因很简单:在大多数的社交中,最常见的是什么?是彼此的误解。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一种「虚假」的和谐,殊不知对方其实也是如此。
因此,把这些问题摊开来,好好沟通,充分交换意见,达到更高的透明度,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如释重负的事情。
3. 多考虑给予
如何才能交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朋友?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更容易发现你。
那么,通过「给予」的方式,去帮助你所遇到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 它可以使到别人最快地了解你,并且为你获得一个良好的社会评价,扩散你的影响力。
比如:
看到力所能及的问题回答一下。
帮别人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遇到冲突时试着去协调和调节。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每个人性格各不相同,舒服就好。朋友肯定是越多越好,不只是用作嘘寒问暖,遇事解决不来或许能帮上忙的,识人越多路越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需要做的事都不同,或者说大家都很忙,与周围的人除同事外发生交际的可能性就少,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同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共同的话题。不交往很正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是你的问题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什么问题啊
追答
一言两语说不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