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词类:英语词类分十种:
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1、名词(n.): 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
2、代词(pron.): 主要用来代替名词。如:who, she, you, it .
3、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
4、数词(num.): 表示数目或事物的顺序。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5、动词(v.): 表示动作或状态。如:am, is,are,have,see .
6、副词(adv.):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等。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
7、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如:a, an, the.
8、介词(prep.): 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9、连词(conj.):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and, but, before .
10、感叹词(interj..)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如:oh, well, hi, hello.
2、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如:I’m Miss Green.(我是格林小姐)
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主要由动词担任。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杰克每天打扫房间)
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形容词担任。如:My name is Ping ping .(我的名字叫萍萍)
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如:He can spell the word.(他能拼这个词)
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有时可把介词to或for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5、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等担任。如:
Shanghai is a big city .(上海是个大城市)
6、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通常由副词担任。如:He works hard .(他工作努力)
7、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宾语怎么样或干什么,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如:They usually keep their classroom clean.(他们通常让教室保持清洁) / He often helps me do my lessons.(他常常帮我做功课) / The teacher wanted me to learn French all by myself.(老师要我自学法语)
☆同位语通常紧跟在名词、代词后面,进一步说明它的情况。如:Where is your classmate Tom ?(你的同学汤姆在哪里?)
3、构词法:英语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派生法和转换法。
1、合成法:如:spaceship, headache, basketball, playground等等。
2、派生法:
(1)派生名词:①动词+er/or ②动词+ing ③动词+(t)ion ④形容词+ness ⑤其他,如:inventor, learner, swimming, congratulation, kindness, carelessness, knowledge
(2)派生形容词:①名词+y ②名词+ful ③动词+ing/ed ④friendly ⑤dangerous ⑥Chinese; Japanese ⑦English ⑧French ⑨German ⑩国名+(i)an 如:snowy, sunny, hopeful, beautiful, interesting, follwing, daily(每日的),nervous, delicious
(3)派生副词:①形容词+ly ②其它,如:slowly, angrily, full→fully, good→well, possible→possibly等等。
3、转换法:
(1)形容词→动词,如:dry(干燥的)→dry(弄干), clean(干净的)→clean(打扫,弄干净),等等。
(2)动词→名词,如:look, walk, rest, work, study, swim, go, talk等等。
(3)名词→动词,如:hand(手)→(传递),face(脸)→(面对)等等。
(4)形容词→副词,如:early→early, fast→fast等等。
(5)副词→连词,如:when(什么时候)→(当……时候),等等。
(6)介词→副词,如:in(到……里)→(在里面;在家),on(在…上)→(进行,继续)。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1、名词(n.): 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
2、代词(pron.): 主要用来代替名词。如:who, she, you, it .
3、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
4、数词(num.): 表示数目或事物的顺序。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5、动词(v.): 表示动作或状态。如:am, is,are,have,see .
6、副词(adv.):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等。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
7、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如:a, an, the.
8、介词(prep.): 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9、连词(conj.):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and, but, before .
10、感叹词(interj..)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如:oh, well, hi, hello.
2、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如:I’m Miss Green.(我是格林小姐)
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主要由动词担任。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杰克每天打扫房间)
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形容词担任。如:My name is Ping ping .(我的名字叫萍萍)
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如:He can spell the word.(他能拼这个词)
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有时可把介词to或for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5、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等担任。如:
Shanghai is a big city .(上海是个大城市)
6、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通常由副词担任。如:He works hard .(他工作努力)
7、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宾语怎么样或干什么,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如:They usually keep their classroom clean.(他们通常让教室保持清洁) / He often helps me do my lessons.(他常常帮我做功课) / The teacher wanted me to learn French all by myself.(老师要我自学法语)
☆同位语通常紧跟在名词、代词后面,进一步说明它的情况。如:Where is your classmate Tom ?(你的同学汤姆在哪里?)
3、构词法:英语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派生法和转换法。
1、合成法:如:spaceship, headache, basketball, playground等等。
2、派生法:
(1)派生名词:①动词+er/or ②动词+ing ③动词+(t)ion ④形容词+ness ⑤其他,如:inventor, learner, swimming, congratulation, kindness, carelessness, knowledge
(2)派生形容词:①名词+y ②名词+ful ③动词+ing/ed ④friendly ⑤dangerous ⑥Chinese; Japanese ⑦English ⑧French ⑨German ⑩国名+(i)an 如:snowy, sunny, hopeful, beautiful, interesting, follwing, daily(每日的),nervous, delicious
(3)派生副词:①形容词+ly ②其它,如:slowly, angrily, full→fully, good→well, possible→possibly等等。
3、转换法:
(1)形容词→动词,如:dry(干燥的)→dry(弄干), clean(干净的)→clean(打扫,弄干净),等等。
(2)动词→名词,如:look, walk, rest, work, study, swim, go, talk等等。
(3)名词→动词,如:hand(手)→(传递),face(脸)→(面对)等等。
(4)形容词→副词,如:early→early, fast→fast等等。
(5)副词→连词,如:when(什么时候)→(当……时候),等等。
(6)介词→副词,如:in(到……里)→(在里面;在家),on(在…上)→(进行,继续)。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8.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9.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40.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3.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44.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6.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47.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48.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0.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展开全部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复习提纲
1) leave的用法
1.“leave+地点”表示“离开某地”。例如:
When did you leave Shanghai?
你什么时候离开上海的?
2.“leave for+地点”表示“动身去某地”。例如:
Next Friday, Alice is leaving for London.
下周五,爱丽斯要去伦敦了。
3.“leave+地点+for+地点”表示“离开某地去某地”。例如:
Why are you leaving Shanghai for Beijing?
你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去北京?
2) 情态动词should“应该”学会使用
should作为情态动词用,常常表示意外、惊奇、不能理解等,有“竟会”的意思,例如:
How should I know? 我怎么知道?
Why should you be so late today? 你今天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should有时表示应当做或发生的事,例如: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我们应当互相帮助。
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表示“应该”或“不应该”的概念。此时常指长辈教导或责备晚辈。例如:
You should be here with clean hands. 你应该把手洗干净了再来。
2. 用于提出意见劝导别人。例如:
You should go to the doctor if you feel ill. 如果你感觉不舒服,你最好去看医生。
3. 用于表示可能性。should的这一用法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考点之一。例如:
We should arrive by supper time. 我们在晚饭前就能到了。
She should be here any moment. 她随时都可能来。
3) What...? 与 Which...?
1. what 与 which 都是疑问代词,都可以指人或事物,但是what仅用来询问职业。如: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该句相当于: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Which 指代的是特定范围内的某一个人。如:
---Which is Peter? 哪个是皮特?
---The boy behind Mary. 玛丽背后的那个男孩。
2. What...?是泛指,所指的事物没有范围的限制;而 Which...?是特指,所指的事物有范围的限制。如: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est? (所有颜色)
你最喜爱什么颜色?
Which color do you like best, blue, green or yellow? (有特定的范围)
你最喜爱哪一种颜色?
3. what 与 which 后都可以接单、复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
Which pictures are from China?
哪些图片来自中国?
4) 频度副词的位置
1.常见的频度副词有以下这些:
always(总是,一直)
usually(通常)
often(常常,经常)
sometimes(有时候)
never(从不)
2.频度副词的位置:
a.放在连系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如:
David is often arrives late for school.
大卫上学经常迟到。
b.放在行为动词前。如:
We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10 every day.
我们每天经常在7:10去上学。
c.有些频度副词可放在句首或句尾,用来表示强调。如:
Sometimes I walk home, sometime I rides a bike.
有时我步行回家,有时我骑自行车。
3.never放在句首时,主语、谓语动词要倒装。如:
Never have I been there.
我从没到过那儿。
5) every day 与 everyday
1. every day 作状语,译为“每一天”。如:
We go to school at 7:10 every day.
我们每天7:10去上学。
I decide to read English every day.
我决定每天读英语。
2. everyday 作定语,译为“日常的”。
She watches everyday English on TV after dinner.
她晚饭后在电视上看日常英语。
What's your everyday activity?
你的日常活动是什么?
6) 什么是助动词
1.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动词词组的词叫助动词(Auxiliary Verb)。被协助的动词称作主要动词(Main Verb)。
助动词自身没有词义,不可单独使用,例如:
He doesn't like English. 他不喜欢英语。
(doesn't是助动词,无词义;like是主要动词,有词义)
2.助动词协助主要动词完成以下功用,可以用来:
a. 表示时态,例如:
He is singing. 他在唱歌。
He has got married. 他已结婚。
b. 表示语态,例如:
He was sent to England. 他被派往英国。
c. 构成疑问句,例如:
Do you like college life? 你喜欢大学生活吗?
Did you study English before you came here?你来这儿之前学过英语吗?
d. 与否定副词not合用,构成否定句,例如:
I don't like him. 我不喜欢他。
e. 加强语气,例如:
Do come to the party tomorrow evening. 明天晚上一定来参加晚会。
He did know that. 他的确知道那件事。
3.最常用的助动词有:be, have, do, shall, will, should, would
7) forget doing/to do与remember doing/to do
1.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 (未做)
forget doing 忘记做过某事。 (已做)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He forgot to turn it off.
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它忘记关了。(没有做关灯的动作)
He forgot turning the light off.
他忘记他已经关了灯了。 ( 已做过关灯的动作)
Don't forget to come tomorrow.
别忘了明天来。 (to come动作未做)
典型例题
----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 Oh,I forgot___.
A. turning it off B. turn it off
C. to turn it off D. having turned it off
答案:C。由the light is still on 可知灯亮着,即关灯的动作没有发生,因此用forget to do sth.而forget doing sth 表示灯已经关上了,而自己忘记了这一事实。此处不符合题意。
2.remember to do 记得去做某事 (未做)
remember doing 记得做过某事 (已做)
Remember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 after school.
记着放学后去趟邮局。
Don't you remember seeing the man before?
你不记得以前见过那个人吗?
8) It's for sb.和 It's of sb.
1.for sb. 常用于表示事物的特征特点,表示客观形式的形容词,如easy, hard, difficult, interesting, impossible等:
It's very hard for him to study two languages. 对他来说学两门外语是很难的。
2.of sb 的句型一般用表示人物的性格,品德,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的形容词,如good, kind, nice, clever, foolish, right。
It's very nice of you to help me. 你来帮助我,你真是太好了。
3.for 与of 的辨别方法:
用介词后面的代词作主语,用介词前边的形容词作表语,造个句子。如果道理上通顺用of,不通则用for。如:
You are nice. (通顺,所以应用of)。
He is hard. (人是困难的,不通,因此应用for。)
9) 对两个句子的提问
新目标英语在命题中有将对句子划线提问这一题型取消的趋势,现在采取的作法是对一个句子进行自由提问。例如:
句子:The boy in blue has three pens.
提问:1.Who has three pens?
2.Which boy has three pens?
3.What does the boy in blue have?
4.How many pens does the boy in blue have?
很显然,学生多了更多的回答角度,也体现了考试的灵活性。再如:
句子:He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提问:1.Who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2.Where does he usually go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3.What does he usually do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4.With whom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at 8:00 on Sunday?
5.What time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on Sunday?
6.When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10) so、such与不定冠词的使用
1.so与不定冠词a、an连用,结构为“so+形容词+a/an+名词”。如:
He is so funny a boy.
Jim has so big a house.
2.such与不定冠词a、an连用,结构为“such+a/an+形容词+名词”。如:
It is such a nice day.
That was such an interesting story.
11) 使用-ing分词的几种情况
1.在进行时态中。如:
He is watching TV in the room.
They were dancing at nine o'clock last night.
2.在there be结构中。如:
There is a boy swimming in the river.
3.在have fun/problems结构中。如:
We have fun learning English this term.
They had problems getting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4.在介词后面。如:
Thanks for helping me.
Are you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5.在以下结构中:
enjoy doing sth 乐于做某事
finish doing sth 完成做某事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
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做过某事
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keep sb doing sth 使某人一直做某事
find sb doing sth 发现某人做某事
see/hear/watch sb doing sth 看到/听到/观看某人做某事
try doing sth 试图做某事
need doing sth 需要做某事
prefer doing sth 宁愿做某事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 禁不住做某事
miss doing sth 错过做某事
2.decide on doing sth 决定做某事
They decide on flying kites.
他们决定放风筝。
3.decide on sth 就某事决定......
Betty decided on the red skirt.
贝蒂选定了那条红裙子。
4.decide的名词形式为decision,结构:make a decision,意为“做决定”。如:
He has made a decision.
他已经做一个决定了。
43) too many,too much与much too
1.too many意为“太多”,用于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如:
There are too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
我们班上有太多的学生。
2.too much意为“太多”,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如:
We have too much work to do.
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3.much too表示“太”,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如:
The box is much too heavy, so I can't carry it.
箱子太重了,所以我搬不动它。
44) can的用法
1.表示能力。如:
We can carry the heavy box.
我们可以搬得动箱子。
Who can sing an English song?
谁会唱英文歌?
2.表示惊讶、不相信等态度,主要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如:
Can it be true?
这会是真的吗?
You can't be serious?
你不会当真吧?
3.表示允许,意思与may相近,主要用于口语中。如:
Can I smoke here?
我可以在这儿吸烟吗?
Can I go with him?
我可以跟他一起去吗?
1) leave的用法
1.“leave+地点”表示“离开某地”。例如:
When did you leave Shanghai?
你什么时候离开上海的?
2.“leave for+地点”表示“动身去某地”。例如:
Next Friday, Alice is leaving for London.
下周五,爱丽斯要去伦敦了。
3.“leave+地点+for+地点”表示“离开某地去某地”。例如:
Why are you leaving Shanghai for Beijing?
你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去北京?
2) 情态动词should“应该”学会使用
should作为情态动词用,常常表示意外、惊奇、不能理解等,有“竟会”的意思,例如:
How should I know? 我怎么知道?
Why should you be so late today? 你今天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should有时表示应当做或发生的事,例如: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我们应当互相帮助。
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表示“应该”或“不应该”的概念。此时常指长辈教导或责备晚辈。例如:
You should be here with clean hands. 你应该把手洗干净了再来。
2. 用于提出意见劝导别人。例如:
You should go to the doctor if you feel ill. 如果你感觉不舒服,你最好去看医生。
3. 用于表示可能性。should的这一用法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考点之一。例如:
We should arrive by supper time. 我们在晚饭前就能到了。
She should be here any moment. 她随时都可能来。
3) What...? 与 Which...?
1. what 与 which 都是疑问代词,都可以指人或事物,但是what仅用来询问职业。如: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该句相当于: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Which 指代的是特定范围内的某一个人。如:
---Which is Peter? 哪个是皮特?
---The boy behind Mary. 玛丽背后的那个男孩。
2. What...?是泛指,所指的事物没有范围的限制;而 Which...?是特指,所指的事物有范围的限制。如: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est? (所有颜色)
你最喜爱什么颜色?
Which color do you like best, blue, green or yellow? (有特定的范围)
你最喜爱哪一种颜色?
3. what 与 which 后都可以接单、复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
Which pictures are from China?
哪些图片来自中国?
4) 频度副词的位置
1.常见的频度副词有以下这些:
always(总是,一直)
usually(通常)
often(常常,经常)
sometimes(有时候)
never(从不)
2.频度副词的位置:
a.放在连系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如:
David is often arrives late for school.
大卫上学经常迟到。
b.放在行为动词前。如:
We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10 every day.
我们每天经常在7:10去上学。
c.有些频度副词可放在句首或句尾,用来表示强调。如:
Sometimes I walk home, sometime I rides a bike.
有时我步行回家,有时我骑自行车。
3.never放在句首时,主语、谓语动词要倒装。如:
Never have I been there.
我从没到过那儿。
5) every day 与 everyday
1. every day 作状语,译为“每一天”。如:
We go to school at 7:10 every day.
我们每天7:10去上学。
I decide to read English every day.
我决定每天读英语。
2. everyday 作定语,译为“日常的”。
She watches everyday English on TV after dinner.
她晚饭后在电视上看日常英语。
What's your everyday activity?
你的日常活动是什么?
6) 什么是助动词
1.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动词词组的词叫助动词(Auxiliary Verb)。被协助的动词称作主要动词(Main Verb)。
助动词自身没有词义,不可单独使用,例如:
He doesn't like English. 他不喜欢英语。
(doesn't是助动词,无词义;like是主要动词,有词义)
2.助动词协助主要动词完成以下功用,可以用来:
a. 表示时态,例如:
He is singing. 他在唱歌。
He has got married. 他已结婚。
b. 表示语态,例如:
He was sent to England. 他被派往英国。
c. 构成疑问句,例如:
Do you like college life? 你喜欢大学生活吗?
Did you study English before you came here?你来这儿之前学过英语吗?
d. 与否定副词not合用,构成否定句,例如:
I don't like him. 我不喜欢他。
e. 加强语气,例如:
Do come to the party tomorrow evening. 明天晚上一定来参加晚会。
He did know that. 他的确知道那件事。
3.最常用的助动词有:be, have, do, shall, will, should, would
7) forget doing/to do与remember doing/to do
1.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 (未做)
forget doing 忘记做过某事。 (已做)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He forgot to turn it off.
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它忘记关了。(没有做关灯的动作)
He forgot turning the light off.
他忘记他已经关了灯了。 ( 已做过关灯的动作)
Don't forget to come tomorrow.
别忘了明天来。 (to come动作未做)
典型例题
----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 Oh,I forgot___.
A. turning it off B. turn it off
C. to turn it off D. having turned it off
答案:C。由the light is still on 可知灯亮着,即关灯的动作没有发生,因此用forget to do sth.而forget doing sth 表示灯已经关上了,而自己忘记了这一事实。此处不符合题意。
2.remember to do 记得去做某事 (未做)
remember doing 记得做过某事 (已做)
Remember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 after school.
记着放学后去趟邮局。
Don't you remember seeing the man before?
你不记得以前见过那个人吗?
8) It's for sb.和 It's of sb.
1.for sb. 常用于表示事物的特征特点,表示客观形式的形容词,如easy, hard, difficult, interesting, impossible等:
It's very hard for him to study two languages. 对他来说学两门外语是很难的。
2.of sb 的句型一般用表示人物的性格,品德,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的形容词,如good, kind, nice, clever, foolish, right。
It's very nice of you to help me. 你来帮助我,你真是太好了。
3.for 与of 的辨别方法:
用介词后面的代词作主语,用介词前边的形容词作表语,造个句子。如果道理上通顺用of,不通则用for。如:
You are nice. (通顺,所以应用of)。
He is hard. (人是困难的,不通,因此应用for。)
9) 对两个句子的提问
新目标英语在命题中有将对句子划线提问这一题型取消的趋势,现在采取的作法是对一个句子进行自由提问。例如:
句子:The boy in blue has three pens.
提问:1.Who has three pens?
2.Which boy has three pens?
3.What does the boy in blue have?
4.How many pens does the boy in blue have?
很显然,学生多了更多的回答角度,也体现了考试的灵活性。再如:
句子:He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提问:1.Who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2.Where does he usually go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3.What does he usually do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4.With whom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at 8:00 on Sunday?
5.What time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on Sunday?
6.When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10) so、such与不定冠词的使用
1.so与不定冠词a、an连用,结构为“so+形容词+a/an+名词”。如:
He is so funny a boy.
Jim has so big a house.
2.such与不定冠词a、an连用,结构为“such+a/an+形容词+名词”。如:
It is such a nice day.
That was such an interesting story.
11) 使用-ing分词的几种情况
1.在进行时态中。如:
He is watching TV in the room.
They were dancing at nine o'clock last night.
2.在there be结构中。如:
There is a boy swimming in the river.
3.在have fun/problems结构中。如:
We have fun learning English this term.
They had problems getting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4.在介词后面。如:
Thanks for helping me.
Are you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5.在以下结构中:
enjoy doing sth 乐于做某事
finish doing sth 完成做某事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
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做过某事
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keep sb doing sth 使某人一直做某事
find sb doing sth 发现某人做某事
see/hear/watch sb doing sth 看到/听到/观看某人做某事
try doing sth 试图做某事
need doing sth 需要做某事
prefer doing sth 宁愿做某事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 禁不住做某事
miss doing sth 错过做某事
2.decide on doing sth 决定做某事
They decide on flying kites.
他们决定放风筝。
3.decide on sth 就某事决定......
Betty decided on the red skirt.
贝蒂选定了那条红裙子。
4.decide的名词形式为decision,结构:make a decision,意为“做决定”。如:
He has made a decision.
他已经做一个决定了。
43) too many,too much与much too
1.too many意为“太多”,用于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如:
There are too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
我们班上有太多的学生。
2.too much意为“太多”,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如:
We have too much work to do.
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3.much too表示“太”,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如:
The box is much too heavy, so I can't carry it.
箱子太重了,所以我搬不动它。
44) can的用法
1.表示能力。如:
We can carry the heavy box.
我们可以搬得动箱子。
Who can sing an English song?
谁会唱英文歌?
2.表示惊讶、不相信等态度,主要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如:
Can it be true?
这会是真的吗?
You can't be serious?
你不会当真吧?
3.表示允许,意思与may相近,主要用于口语中。如:
Can I smoke here?
我可以在这儿吸烟吗?
Can I go with him?
我可以跟他一起去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没有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