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有哪些半自动步枪? 5
二战前除了美国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外,当时世界上有那些国家研制成功了半自动。未列装的也算。我说的是二战前,不是二战中。是指加兰德之前的。希望能列举一些,多多益善。...
二战前除了美国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外,当时世界上有那些国家研制成功了半自动。未列装的也算。
我说的是二战前,不是二战中。是指加兰德之前的。 希望能列举一些,多多益善。 展开
我说的是二战前,不是二战中。是指加兰德之前的。 希望能列举一些,多多益善。 展开
1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德国:STG44,G43,FG42
苏联:托卡列夫SVT
美国:M1伽兰德
其中FG42 和 STG44 也可半自动射击
我还是喜欢STG44,毕竟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有很多技术革新
苏联:托卡列夫SVT
美国:M1伽兰德
其中FG42 和 STG44 也可半自动射击
我还是喜欢STG44,毕竟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突击步枪,有很多技术革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苏联SVT-38/40“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
口径: 7.62 x 54R
枪口速度: 840 m/s
自动方式: 导气式
整体长度: 1226 毫米
枪管长度: 610 毫米
重量: 3.85 公斤
火力: 半自动
弹夹容量: 10发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威胁,苏联于30年代开始研制新一代半自动步枪替换老式的莫辛纳甘手动枪机步枪。1938年11月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研制出一支半自动步枪。最早提交苏联军队服役的是SVT-38半自动步枪。“38”表示该枪在1938年定型,但并没有立即投产,因为当时还有其他竞争对手,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是西蒙诺夫的设计。1939年2月26日,托卡列夫的设计最终获胜,但军方对全面装备SVT-38仍有疑虑,因此在生产SVT-38的同时,也少量生产西蒙诺夫设计的AVS-36。据说后来是斯大林亲自干预此事,正式把采购新枪的合同判给他所喜爱的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1939年7月17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出指令,要求全力生产托加列夫半自动步枪。
SVT-38开始试产是在1939年7月下旬,在改进了一些缺点后,于1939年10月正式开始批量生产。但中年后,也就是1940年4月便停产了,准备生产该枪的改进型SVT-40半自动步枪。有报道说SVT-38共生产了约15万支,但由于量产时间只持续了6个月,所以比较接近现实的说法是不足10万支。后来大多数SVT-38在战斗中丢失、损坏或被送回工厂重新改装成SVT-40。
SVT-40是根据冬季对芬兰作战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的成果,在SVT-38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目的是改善步枪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可靠件。使用“莫辛·纳干”1908式凸缘步枪弹,弹匣容量10发,能连续开火。
该枪于1940年7月1日开始在图拉兵工厂投产,同时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则开始减产,因为当时苏联打算以后所有的步兵单位都装备新的半自动步枪。由于其结构和工艺比莫辛—纳甘步枪的复杂,所以生产速度比较慢,不过SVT-40的生产速度比原来的SVT-38要快,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零部件被简化,而且生产工人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据报道,SVT-40第一个月的产量就有3416支,第二个月达到8100支,随着更多的生产线调整完毕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的增加,每个月的产量都稳步增长,到1940年12月月产量估计约有18000支,1940年共生产有66000支左右。1940年末~1941年初,科若库兵工厂也开始投产SVT-40。科若库兵工厂主要是为苏联空军生产机枪和航炮,所生产的SVT-40数量很少,现已成为收藏家的抢手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作为SVT-40的主要生产厂家,从开始就全力生产SVT-40,但当1942年苏军决定重新把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作为制式装备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停止了SVT-40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莫辛-纳甘步枪。而图拉兵工厂由于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订单,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产SVT-40。
SVT-38最初只是用于增加步兵排的火力,在排内只有少数人装备,其他人仍然使用莫辛-纳甘步枪。但是在一些精锐部队中,如1940年初在卡累利亚的拉多加湖(苏联在欧洲最大的湖,靠近波兰)作战的滑雪板部队,完全用SVT-38代替莫辛-纳甘步枪。芬兰军队深切体会到这种步枪的可怕火力,而苏联领导层则很欣喜地看到其优越的性能表现,斯大林更宣称,一个装备这种新步枪的士兵等于十个装备普通步枪的士兵。到了生产SVT-40时,苏联已经打算将其作为标准的单兵步枪,全面替换旧的莫辛-纳甘步枪,因此生产数量相当大(到1945年以前就超过100万支)。但二战结束后,大部分SVT-40很快就被撤装,由SKS步枪取而代之。少数SVT步枪作为军用剩余物资在苏联民间市场上出售。
德国 G43半自动步枪,这款枪还衍生了狙击步枪
口径: 7.92 x 57
枪口速度: 820 m/s
自动方式: 导气式
整体长度: 1120 毫米
枪管长度: 600 毫米
重量: 4.05 公斤 火力: 半自动 弹夹容量: 10发
Gew43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装备的一种半自动步枪。20世纪30年代末期德国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由于当时德国步兵理论比较重视机枪,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并未引起特别重视,所以半自动步枪的研制比美国落后,尤其在1941年至1942年间,在东线战场德国军队的标准步枪Kar98k毛瑟步枪在火力上根本无法和苏联的半自动步枪较量。 1941年沃尔特公司设计的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测试批准投产,命名为Gewehr 41(简称:Gew41)。枪口装有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使用7.92毫米口径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填装。到1944年停产时仅生产了12万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由于Gew41步枪比较笨重,子弹填装不方便,不太受军队的欢迎。但是它的火力方面的性能比Kar98k毛瑟步枪好。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苏联军队装备的SVT-40半自动步枪,受到德军士兵很好的评价,德国工程师根据军队的要求,借鉴了SVT-40步枪的导气式工作原理,直接改进了Gew41,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1943年研制成命名为Gewehr43(一般简称:Gew43或G43)。它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可拆卸的10发弹匣可用5发弹夹填装。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到战争结束时G43以及其改型枪Kar43共生产了40万支。由于产量难以满足前线需求,G43没有大规模配发前线普通士兵替换Kar98k。尽管它在数量上没有全部装备前线军队,但是它被认为是一种质量不错的半自动步枪。虽然G43比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射击速度更快,德军士兵对G43褒贬不一,一方面它远射程精度比不过Kar98k,一方面它射速比不过使用了短药筒枪弹的StG44突击步枪。G43以及Kar43装备瞄准具还可以作为狙击步枪来使用,并且非常出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德军狙击手除了使用堪称经典的毛瑟Kar98K狙击枪外,还广泛使用了主要配发狙击手使用的G43半自动狙击步枪。同普通型G43相比,G43狙击型在复进机匣外增加了瞄准镜固定槽,可装上带固定座的制式瞄准镜。在使用G43参加战斗的德军狙击手中,一些人认为这种枪不好,因为它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精度也不高,并且太重了。有的狙击手则认为G43不错,因为它性能可靠,射击时的感觉和毛瑟Kar98K差不多。最主要的是,采用10发弹匣的G43半自动步枪射击速度比手动的毛瑟Kar98K快多了,适合在敌人进攻时进行狙击。有些德国狙击手在盟军后方活动时,则为G43装上曳光弹,从远处连续射击盟军的油料车,直到目标成为一团火焰。
尽管德国人对G43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使用7.92毫米毛瑟步枪弹的G43威力太大了!虽然我们不清楚其威力到底有多大,但战后至今美国联邦法律仍禁止生产或进口G43步枪足以说明问题。有意思的是,G43步枪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似乎是为左撇子射手而设计的。
口径: 7.62 x 54R
枪口速度: 840 m/s
自动方式: 导气式
整体长度: 1226 毫米
枪管长度: 610 毫米
重量: 3.85 公斤
火力: 半自动
弹夹容量: 10发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威胁,苏联于30年代开始研制新一代半自动步枪替换老式的莫辛纳甘手动枪机步枪。1938年11月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研制出一支半自动步枪。最早提交苏联军队服役的是SVT-38半自动步枪。“38”表示该枪在1938年定型,但并没有立即投产,因为当时还有其他竞争对手,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是西蒙诺夫的设计。1939年2月26日,托卡列夫的设计最终获胜,但军方对全面装备SVT-38仍有疑虑,因此在生产SVT-38的同时,也少量生产西蒙诺夫设计的AVS-36。据说后来是斯大林亲自干预此事,正式把采购新枪的合同判给他所喜爱的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1939年7月17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出指令,要求全力生产托加列夫半自动步枪。
SVT-38开始试产是在1939年7月下旬,在改进了一些缺点后,于1939年10月正式开始批量生产。但中年后,也就是1940年4月便停产了,准备生产该枪的改进型SVT-40半自动步枪。有报道说SVT-38共生产了约15万支,但由于量产时间只持续了6个月,所以比较接近现实的说法是不足10万支。后来大多数SVT-38在战斗中丢失、损坏或被送回工厂重新改装成SVT-40。
SVT-40是根据冬季对芬兰作战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的成果,在SVT-38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目的是改善步枪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可靠件。使用“莫辛·纳干”1908式凸缘步枪弹,弹匣容量10发,能连续开火。
该枪于1940年7月1日开始在图拉兵工厂投产,同时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则开始减产,因为当时苏联打算以后所有的步兵单位都装备新的半自动步枪。由于其结构和工艺比莫辛—纳甘步枪的复杂,所以生产速度比较慢,不过SVT-40的生产速度比原来的SVT-38要快,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零部件被简化,而且生产工人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据报道,SVT-40第一个月的产量就有3416支,第二个月达到8100支,随着更多的生产线调整完毕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的增加,每个月的产量都稳步增长,到1940年12月月产量估计约有18000支,1940年共生产有66000支左右。1940年末~1941年初,科若库兵工厂也开始投产SVT-40。科若库兵工厂主要是为苏联空军生产机枪和航炮,所生产的SVT-40数量很少,现已成为收藏家的抢手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作为SVT-40的主要生产厂家,从开始就全力生产SVT-40,但当1942年苏军决定重新把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作为制式装备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停止了SVT-40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莫辛-纳甘步枪。而图拉兵工厂由于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订单,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产SVT-40。
SVT-38最初只是用于增加步兵排的火力,在排内只有少数人装备,其他人仍然使用莫辛-纳甘步枪。但是在一些精锐部队中,如1940年初在卡累利亚的拉多加湖(苏联在欧洲最大的湖,靠近波兰)作战的滑雪板部队,完全用SVT-38代替莫辛-纳甘步枪。芬兰军队深切体会到这种步枪的可怕火力,而苏联领导层则很欣喜地看到其优越的性能表现,斯大林更宣称,一个装备这种新步枪的士兵等于十个装备普通步枪的士兵。到了生产SVT-40时,苏联已经打算将其作为标准的单兵步枪,全面替换旧的莫辛-纳甘步枪,因此生产数量相当大(到1945年以前就超过100万支)。但二战结束后,大部分SVT-40很快就被撤装,由SKS步枪取而代之。少数SVT步枪作为军用剩余物资在苏联民间市场上出售。
德国 G43半自动步枪,这款枪还衍生了狙击步枪
口径: 7.92 x 57
枪口速度: 820 m/s
自动方式: 导气式
整体长度: 1120 毫米
枪管长度: 600 毫米
重量: 4.05 公斤 火力: 半自动 弹夹容量: 10发
Gew43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装备的一种半自动步枪。20世纪30年代末期德国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由于当时德国步兵理论比较重视机枪,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并未引起特别重视,所以半自动步枪的研制比美国落后,尤其在1941年至1942年间,在东线战场德国军队的标准步枪Kar98k毛瑟步枪在火力上根本无法和苏联的半自动步枪较量。 1941年沃尔特公司设计的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测试批准投产,命名为Gewehr 41(简称:Gew41)。枪口装有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使用7.92毫米口径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填装。到1944年停产时仅生产了12万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由于Gew41步枪比较笨重,子弹填装不方便,不太受军队的欢迎。但是它的火力方面的性能比Kar98k毛瑟步枪好。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苏联军队装备的SVT-40半自动步枪,受到德军士兵很好的评价,德国工程师根据军队的要求,借鉴了SVT-40步枪的导气式工作原理,直接改进了Gew41,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1943年研制成命名为Gewehr43(一般简称:Gew43或G43)。它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可拆卸的10发弹匣可用5发弹夹填装。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到战争结束时G43以及其改型枪Kar43共生产了40万支。由于产量难以满足前线需求,G43没有大规模配发前线普通士兵替换Kar98k。尽管它在数量上没有全部装备前线军队,但是它被认为是一种质量不错的半自动步枪。虽然G43比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射击速度更快,德军士兵对G43褒贬不一,一方面它远射程精度比不过Kar98k,一方面它射速比不过使用了短药筒枪弹的StG44突击步枪。G43以及Kar43装备瞄准具还可以作为狙击步枪来使用,并且非常出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德军狙击手除了使用堪称经典的毛瑟Kar98K狙击枪外,还广泛使用了主要配发狙击手使用的G43半自动狙击步枪。同普通型G43相比,G43狙击型在复进机匣外增加了瞄准镜固定槽,可装上带固定座的制式瞄准镜。在使用G43参加战斗的德军狙击手中,一些人认为这种枪不好,因为它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精度也不高,并且太重了。有的狙击手则认为G43不错,因为它性能可靠,射击时的感觉和毛瑟Kar98K差不多。最主要的是,采用10发弹匣的G43半自动步枪射击速度比手动的毛瑟Kar98K快多了,适合在敌人进攻时进行狙击。有些德国狙击手在盟军后方活动时,则为G43装上曳光弹,从远处连续射击盟军的油料车,直到目标成为一团火焰。
尽管德国人对G43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使用7.92毫米毛瑟步枪弹的G43威力太大了!虽然我们不清楚其威力到底有多大,但战后至今美国联邦法律仍禁止生产或进口G43步枪足以说明问题。有意思的是,G43步枪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似乎是为左撇子射手而设计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汤姆生,勃朗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还有苏联。他们同时装备了西蒙诺夫的AVS36和托卡列夫的SVT38。分别是1936年和1938年。这两种枪都参加了苏芬战争,可以说是最早装备的半自动步枪。而伽兰德还是1941年装备的。
陆军建设一直领先的德军,确实在半自动步枪上晚了一步,英法也是。
至于未装备的,太多了。多数都是几个大国试验、投标的产品。有一个很独特,它是中国(民国时期)金陵兵工厂的刘庆恩将军研制的刘氏自装枪。发射7.92×57毫米毛瑟弹,弹仓容量7发。由于采用枪口集气式原理,使枪的重心过于偏前,而且很重。毛瑟弹用标准5发桥夹装填,要想装满一弹仓,还需另取两发,影响速度,而不是像美国伽兰德的8发漏夹。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上机匣,枪机快速后坐时暴露出来,容易伤到射手。
陆军建设一直领先的德军,确实在半自动步枪上晚了一步,英法也是。
至于未装备的,太多了。多数都是几个大国试验、投标的产品。有一个很独特,它是中国(民国时期)金陵兵工厂的刘庆恩将军研制的刘氏自装枪。发射7.92×57毫米毛瑟弹,弹仓容量7发。由于采用枪口集气式原理,使枪的重心过于偏前,而且很重。毛瑟弹用标准5发桥夹装填,要想装满一弹仓,还需另取两发,影响速度,而不是像美国伽兰德的8发漏夹。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上机匣,枪机快速后坐时暴露出来,容易伤到射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别的国家上面已经说的很全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奉天兵工厂也曾经研制成功过一种半自动步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