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文化,西关的由来?有哪些属于西关文化?
2013-10-30
展开全部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西关地区由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开建于1862~1882年的宝华区,多宝区及宝源区等地。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成熟和平稳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吸收西洋文化而融入自身传统的时期。
现存西关建筑真实地反映出本地文化的发展痕迹,代表着广州本地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特独形式,也反映出地方建筑形式发生突变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特色住宅建筑,一般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大体上仍保持古式大屋型民居的一套格局和法则,但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营造方式的近代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变化,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建筑的立面出现西洋古典样式的柱式檐口与窗门的装饰线角等等。
西关传统住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荔湾区西关传统住宅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清晚期广州旧民居,即通常所讲的"西关大屋"。其平面布局是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多单位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苏州等地大宅中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
它的平面沿纵深方向排布、左右对称地布置若干进房及天井、楼梯间、厨房等。在建筑物主体的外侧设有"青云巷"(也称冷巷),作为生活活动和出入之用,也能够满足辅助功能。正间以厅堂为主,中轴线明确而严整,沿轴线布置门廊--门官厅(门厅)--轿厅(茶厅)--正厅("神厅"或大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尾房等。这种格局适合于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功能分区明确,内外界线严明,显示出主人的身份。这种格局还反映当时居民生活形态。
2、除上述西关大屋之外,还有一种"五边过"特大型住宅,它在屋旁、屋后附建有花园、亭阁和水榭等。其平面有五个开间,规模较大。但广州目前已无实物存在。
3、相对狭小的中、小型民居--竹筒屋住宅类型的简化样式。其建筑的进数不大,开间亦少,一般为一开间或两开间,平面同大屋相类似,我们今天所见广州荔湾区特色住宅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此类。
4、平面格局为传统住宅竹筒屋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多为一~二开间,有的另辟一偏门,其内设上至二、三层的狭窄楼梯间,内部也有多层次进深。立面为青砖脚,即外墙贴水磨大青砖;基脚为花岗岩墙裙,门套及窗套也为花岗岩。上面二层阳台或出挑或与立面墙基本平齐,阳台栏杆的样式丰富多变。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叠涩,支撑出挑不大的檐板,已有不少建筑已经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构与钢筋混凝结构相组合。
5、完全西式风格的近代住宅。它的规模大,单栋,二~三层。外墙面用红砖或水刷石。
在街区的布置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都紧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只占较少的沿街面宽。所形成的小街坊虽然较为狭窄,但是其空间亲切、尺度宜人。它的特色在于追求自由而实用的聚合形式,同时又受到商业氛围的烘托。该地区传统住宅的建设布局有以下特点:整体相联,成片建造。大格局相类似,但局部和单体又不尽相同,细部形式各具特色。建筑规模不大,多为二、三层高,面宽窄而进深大,尺度宜人。装饰在简单中求变、求异,虽同具一定的模式,但细部处理上又是千变万化。街道空间狭窄而深长,宽度一般在4~5米左右。其内道路铺砌条石,建有较完整的排水管道系统。各家多在门前种树木,或者摆放盆栽花卉,对建筑内的居民家庭内部来说街巷又是一处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在阳台、檐口及屋面多种植花草方式使其趋向于自然化。而且在结构方式、构造方法,用材选料等方面体现出务实的追求。
建筑布局聚集的紧凑性,可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还为安全防范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住宅对城市空间的拥有状态大体呈现一种社会关系间的平衡。
目前较为集中的西关大屋群落分布在以下一些地区。
逢源路~宝贤南:宝源路;龙津西路~多宝街、逢源大街、三连直街、逢源路、逢源北横街、逢源北街、逢源沙地一巷。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耀华东街(南北、东西)~耀华西街、宝仁坊、后耀华中(街)。
龙津东路~洞神坊、历荣里:华贵路~华贵西横街。
文昌南路~敬善里:长寿西路~鸿昌大街、毓桂三巷。
扬巷路~扬仁南、扬仁中:十八甫南路~冼基东、冼基西、鸡栏街。
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十六甫街。
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宝庆新中约、十五甫正街。
多宝路:多宝坊等。
在那些区域内,随处可见散布于各条街巷之中一些传统住宅和老式建筑,这些建筑物原是外观较为地道、形式典型而完整的西关传统住宅。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将西关传统住宅建筑的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继承传统方格形街坊结构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住宅格局。
2、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私密性较好。并较好的解决了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在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
3、立面造型、细部装修和室内陈设方面体现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4、现实而大胆地积极汲取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传统建筑之中。尤其在立面处理上,运用西洋古典建筑装饰元素,而建筑的平面、剖面仍旧保持并发展了传统住宅中的合理形制。
西关旧区的民居们都对自己所居住的传统住宅和建筑环境怀有一定的感情,都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既能够使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不是一种强行、生硬的拆离。他们特别希望这个城市能够为他们找到一种自己所适应的、与原有生活状态、文化内涵相类似的现代生活居住氛围与环境。可以说,城市旧区的传统住宅曾经实际地解决了居住者"居"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其特殊的"文化型建筑"性格。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及其街坊
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西侧。原居住者多为医生、商人、粤剧艺人、华侨、报人、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和教师等。街巷为东西走向,长110m,宽4.5m,道路石板铺筑,建筑多为二、三层,共三十余栋,四十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建筑开间一般为4~5m,个别的面宽占7~8 m。平面进深多为16~20 m,有的进深较大,后部延伸至后侧相邻街坊中。住宅的建筑面积在120~180平方米之间,楼层设有外挑、或凹进的阳台,门窗、阳台栏板及檐口的装饰丰富、纹样处处不同。绝大多数住宅还保留着石门套、青砖外墙面、花岗岩墙基,住宅入口铺设石板台阶,角门、趟栊及大木门基本配套,保存状况完好。街内现存最早的住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余多为清末民初所建。
典型的平面格局为:入门第一部分为前厅,由屏门分割出起居大厅。再后又设屏风罩,其上部设神厨,前厅与大厅空间高敞。侧面为一狭窄的通道,连接后部多进居住空间,通道的前部或中部设楼梯,可达上层。中部与后部必设二至三个小内天井,用以解决各进居室的通风与采光,临天井的住房门、窗及隔扇装饰丰富而多样。最后为厨房,上部为半开敞式,顶部屋面局部开天窗,有利于排除烟气和组织穿堂风。建筑两侧的山墙直贯前后,支撑各层密肋木梁及楼板。屋面的坡度平缓,多设有气楼或天窗。也有的为平屋顶。
这里的居民们普遍认为对街巷进行维护、整修,保持街巷空间和舒适的氛围,保存现有景观是必要的。不久前,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管了由居住于香港的房主亲属捐赠的14号住宅,并将其改造成为"文昌邻里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当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中心由街办事处、香港辅导会联合管理,社会效益日益增加。
耀华大街街巷格局和建筑形态能够部分地反映出西关地区近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史、居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耀华大街现存建筑质量尚好,街区内的居民素质普遍较高,街区的管理完善,完全有条件对其进行完整的保存,并使其建成市一级的特色居住文化风情街。
耀华大街现已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此,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对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保存措施,即:
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
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护、整修现存建筑。对各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套。
4、修景、整治路面、拆除街内插建建筑。
5、保护街巷入口处建筑的临街形态。
6、广开财政来源,多方面筹措建设维护资金。
7、宣传与利用。
十八甫南路的冼基东、冼基西(街)
清末民初时,西关十八甫冼基东、西一带是近代广州城区内一条有名的医药街。这里曾聚集了很多中、西医生在此行医,于街中设诊所,另有很多药商开设中成药加工场、制药作坊、中西药局和药铺等,街中也有销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档,1893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开设中西药局,同时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在明末以前这里曾是一段河涌,后被封闭并改建为住宅区内街道,分为冼基东和冼基西两段。该街巷较长,建筑排列紧凑,以2、3层楼房居多,保存状况尚好。部分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西洋新古典样式的构件与装饰,与外墙麻石基脚、石门套、红砖或灰砖墙体相组合,上部有外挑阳台,并多开设大窗,细部装饰丰富。
鉴于这里的区域位置、建筑现状和其所蕴含的近代广州医药文化内涵,有关部门曾经考虑将其建成以居民住宅为主体、以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充分体现广州近代医疗、地方性医药文化的特色旅游街区。
在该地区采取了如下保护、保存措施:
1、确定保护范围。对街巷的中段进行整体保护,即:将东起冼基东17号、西至冼基西43号之间的一段列为保护区域。
2、修复和维护原有建筑。加固原有的特色住宅,对破损者进行整修、整饰。并逐步拆除现已破旧的、影响景观质量的插建住宅。
3、拓展新的区域功能。对空出的基地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规划可考虑插入复建西关大屋特色住宅或添建具有传统形式及风格的、同时具有新功能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应结合广州中、西医药发展史,安排小型中药材、医疗器械的加工、销售场所,以及配制药膳、进行药疗等内容的经营场所。组织建设医药历史陈列馆、名医名人纪念馆、医馆及诊所等建筑。
4、同调与环境绿化。新建筑的风格、体量应与原街巷风貌相协调。也应在个别基地上开辟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并且结合地段风貌进行景观设计。
5、冼基地段的交通节点。冼基东东口和冼基西西口两处尚有可能留出一定的余地,用以辟建为人流集散点和小型停车场。
在广州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包括荔湾西关在内的旧城传统民居及相关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并使城市旧区得到必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对空间、环境、生活质量的需求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社会和经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使居民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得以现代化的保证,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有效保存。
任何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为了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保护,就象"历史往往是现代史"一样。对于城区聚居建筑形态的保护,更是要从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及品位为目的的进行保护。应当强调各个方面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对传统建筑神髓的体验,以慎之又慎的改建措施和细腻的手法体现出对历史片断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和耐心。
我们希冀着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能够寻求到一条有效的文化发展途径--既不失人类以往历史的文化辉煌,也不伤及当代的生活需求,更不妨碍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途径。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西关大屋,是岭南民居的代表,地位有如山西的桥家大院,但总是藏在小巷子里面......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的少爷很有钱,西关的小姐很漂亮。小姐泛指西关的大户人家的小姐.
有钱住西关,有势住东山,没钱没势住河南。西关的旧建筑小巷子很有特点,满世界的香炉烟味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搓麻声音,间或从巷子深处走过一个身穿褪色衣衫,驼背白发的阿婆,左手捏三两棵小葱,右手拎一小块鱼腩,在夕阳下,长长的,蹒跚的背影投射到水冲刷过的麻石路上,也构成了一幅历史停顿的瞬间。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广州市的西关地区,是指今荔湾区的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
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称城西太平门外为"西关"。当时该地大部分还是农村。由于内城区已满足不了商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光绪中叶的数十年间,绅士、富豪、商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大面积的置地建宅,此应为西关大规模建设之始。一方面这里为低缓的丘陵地带,另一方面,又毗邻十八甫、十三行商业区及沙面地区,建造居住区便于经商和手工业加工、生产。加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更成为适合于居住的好地方。
西关地区由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了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区,如开建于1862~1882年的宝华区,多宝区及宝源区等地。民国初年,广州西关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经济进入成熟和平稳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吸收西洋文化而融入自身传统的时期。
现存西关建筑真实地反映出本地文化的发展痕迹,代表着广州本地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特独形式,也反映出地方建筑形式发生突变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特色住宅建筑,一般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大体上仍保持古式大屋型民居的一套格局和法则,但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营造方式的近代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变化,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建筑的立面出现西洋古典样式的柱式檐口与窗门的装饰线角等等。
西关传统住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荔湾区西关传统住宅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清晚期广州旧民居,即通常所讲的"西关大屋"。其平面布局是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的"三间两廊"式多单位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苏州等地大宅中的厅、堂布局演变而来。
它的平面沿纵深方向排布、左右对称地布置若干进房及天井、楼梯间、厨房等。在建筑物主体的外侧设有"青云巷"(也称冷巷),作为生活活动和出入之用,也能够满足辅助功能。正间以厅堂为主,中轴线明确而严整,沿轴线布置门廊--门官厅(门厅)--轿厅(茶厅)--正厅("神厅"或大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尾房等。这种格局适合于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而且功能分区明确,内外界线严明,显示出主人的身份。这种格局还反映当时居民生活形态。
2、除上述西关大屋之外,还有一种"五边过"特大型住宅,它在屋旁、屋后附建有花园、亭阁和水榭等。其平面有五个开间,规模较大。但广州目前已无实物存在。
3、相对狭小的中、小型民居--竹筒屋住宅类型的简化样式。其建筑的进数不大,开间亦少,一般为一开间或两开间,平面同大屋相类似,我们今天所见广州荔湾区特色住宅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此类。
4、平面格局为传统住宅竹筒屋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多为一~二开间,有的另辟一偏门,其内设上至二、三层的狭窄楼梯间,内部也有多层次进深。立面为青砖脚,即外墙贴水磨大青砖;基脚为花岗岩墙裙,门套及窗套也为花岗岩。上面二层阳台或出挑或与立面墙基本平齐,阳台栏杆的样式丰富多变。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叠涩,支撑出挑不大的檐板,已有不少建筑已经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构与钢筋混凝结构相组合。
5、完全西式风格的近代住宅。它的规模大,单栋,二~三层。外墙面用红砖或水刷石。
在街区的布置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都紧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只占较少的沿街面宽。所形成的小街坊虽然较为狭窄,但是其空间亲切、尺度宜人。它的特色在于追求自由而实用的聚合形式,同时又受到商业氛围的烘托。该地区传统住宅的建设布局有以下特点:整体相联,成片建造。大格局相类似,但局部和单体又不尽相同,细部形式各具特色。建筑规模不大,多为二、三层高,面宽窄而进深大,尺度宜人。装饰在简单中求变、求异,虽同具一定的模式,但细部处理上又是千变万化。街道空间狭窄而深长,宽度一般在4~5米左右。其内道路铺砌条石,建有较完整的排水管道系统。各家多在门前种树木,或者摆放盆栽花卉,对建筑内的居民家庭内部来说街巷又是一处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在阳台、檐口及屋面多种植花草方式使其趋向于自然化。而且在结构方式、构造方法,用材选料等方面体现出务实的追求。
建筑布局聚集的紧凑性,可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还为安全防范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住宅对城市空间的拥有状态大体呈现一种社会关系间的平衡。
目前较为集中的西关大屋群落分布在以下一些地区。
逢源路~宝贤南:宝源路;龙津西路~多宝街、逢源大街、三连直街、逢源路、逢源北横街、逢源北街、逢源沙地一巷。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耀华东街(南北、东西)~耀华西街、宝仁坊、后耀华中(街)。
龙津东路~洞神坊、历荣里:华贵路~华贵西横街。
文昌南路~敬善里:长寿西路~鸿昌大街、毓桂三巷。
扬巷路~扬仁南、扬仁中:十八甫南路~冼基东、冼基西、鸡栏街。
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十六甫街。
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宝庆新中约、十五甫正街。
多宝路:多宝坊等。
在那些区域内,随处可见散布于各条街巷之中一些传统住宅和老式建筑,这些建筑物原是外观较为地道、形式典型而完整的西关传统住宅。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将西关传统住宅建筑的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继承传统方格形街坊结构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住宅格局。
2、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私密性较好。并较好的解决了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在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多方面的特殊要求。
3、立面造型、细部装修和室内陈设方面体现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4、现实而大胆地积极汲取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传统建筑之中。尤其在立面处理上,运用西洋古典建筑装饰元素,而建筑的平面、剖面仍旧保持并发展了传统住宅中的合理形制。
西关旧区的民居们都对自己所居住的传统住宅和建筑环境怀有一定的感情,都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既能够使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而不是一种强行、生硬的拆离。他们特别希望这个城市能够为他们找到一种自己所适应的、与原有生活状态、文化内涵相类似的现代生活居住氛围与环境。可以说,城市旧区的传统住宅曾经实际地解决了居住者"居"的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其特殊的"文化型建筑"性格。
文昌北路耀华大街及其街坊
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西侧。原居住者多为医生、商人、粤剧艺人、华侨、报人、国民政府外交官员和教师等。街巷为东西走向,长110m,宽4.5m,道路石板铺筑,建筑多为二、三层,共三十余栋,四十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建筑开间一般为4~5m,个别的面宽占7~8 m。平面进深多为16~20 m,有的进深较大,后部延伸至后侧相邻街坊中。住宅的建筑面积在120~180平方米之间,楼层设有外挑、或凹进的阳台,门窗、阳台栏板及檐口的装饰丰富、纹样处处不同。绝大多数住宅还保留着石门套、青砖外墙面、花岗岩墙基,住宅入口铺设石板台阶,角门、趟栊及大木门基本配套,保存状况完好。街内现存最早的住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余多为清末民初所建。
典型的平面格局为:入门第一部分为前厅,由屏门分割出起居大厅。再后又设屏风罩,其上部设神厨,前厅与大厅空间高敞。侧面为一狭窄的通道,连接后部多进居住空间,通道的前部或中部设楼梯,可达上层。中部与后部必设二至三个小内天井,用以解决各进居室的通风与采光,临天井的住房门、窗及隔扇装饰丰富而多样。最后为厨房,上部为半开敞式,顶部屋面局部开天窗,有利于排除烟气和组织穿堂风。建筑两侧的山墙直贯前后,支撑各层密肋木梁及楼板。屋面的坡度平缓,多设有气楼或天窗。也有的为平屋顶。
这里的居民们普遍认为对街巷进行维护、整修,保持街巷空间和舒适的氛围,保存现有景观是必要的。不久前,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管了由居住于香港的房主亲属捐赠的14号住宅,并将其改造成为"文昌邻里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当地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中心由街办事处、香港辅导会联合管理,社会效益日益增加。
耀华大街街巷格局和建筑形态能够部分地反映出西关地区近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史、居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耀华大街现存建筑质量尚好,街区内的居民素质普遍较高,街区的管理完善,完全有条件对其进行完整的保存,并使其建成市一级的特色居住文化风情街。
耀华大街现已被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此,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对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保存措施,即:
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
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护、整修现存建筑。对各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套。
4、修景、整治路面、拆除街内插建建筑。
5、保护街巷入口处建筑的临街形态。
6、广开财政来源,多方面筹措建设维护资金。
7、宣传与利用。
十八甫南路的冼基东、冼基西(街)
清末民初时,西关十八甫冼基东、西一带是近代广州城区内一条有名的医药街。这里曾聚集了很多中、西医生在此行医,于街中设诊所,另有很多药商开设中成药加工场、制药作坊、中西药局和药铺等,街中也有销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档,1893年,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开设中西药局,同时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在明末以前这里曾是一段河涌,后被封闭并改建为住宅区内街道,分为冼基东和冼基西两段。该街巷较长,建筑排列紧凑,以2、3层楼房居多,保存状况尚好。部分住宅建筑外立面采用西洋新古典样式的构件与装饰,与外墙麻石基脚、石门套、红砖或灰砖墙体相组合,上部有外挑阳台,并多开设大窗,细部装饰丰富。
鉴于这里的区域位置、建筑现状和其所蕴含的近代广州医药文化内涵,有关部门曾经考虑将其建成以居民住宅为主体、以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充分体现广州近代医疗、地方性医药文化的特色旅游街区。
在该地区采取了如下保护、保存措施:
1、确定保护范围。对街巷的中段进行整体保护,即:将东起冼基东17号、西至冼基西43号之间的一段列为保护区域。
2、修复和维护原有建筑。加固原有的特色住宅,对破损者进行整修、整饰。并逐步拆除现已破旧的、影响景观质量的插建住宅。
3、拓展新的区域功能。对空出的基地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规划可考虑插入复建西关大屋特色住宅或添建具有传统形式及风格的、同时具有新功能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应结合广州中、西医药发展史,安排小型中药材、医疗器械的加工、销售场所,以及配制药膳、进行药疗等内容的经营场所。组织建设医药历史陈列馆、名医名人纪念馆、医馆及诊所等建筑。
4、同调与环境绿化。新建筑的风格、体量应与原街巷风貌相协调。也应在个别基地上开辟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并且结合地段风貌进行景观设计。
5、冼基地段的交通节点。冼基东东口和冼基西西口两处尚有可能留出一定的余地,用以辟建为人流集散点和小型停车场。
在广州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包括荔湾西关在内的旧城传统民居及相关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并使城市旧区得到必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人对空间、环境、生活质量的需求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社会和经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使居民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得以现代化的保证,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有效保存。
任何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为了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保护,就象"历史往往是现代史"一样。对于城区聚居建筑形态的保护,更是要从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及品位为目的的进行保护。应当强调各个方面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对传统建筑神髓的体验,以慎之又慎的改建措施和细腻的手法体现出对历史片断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和耐心。
我们希冀着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能够寻求到一条有效的文化发展途径--既不失人类以往历史的文化辉煌,也不伤及当代的生活需求,更不妨碍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途径。
很多城市都有"西关"的地名。此地名是与古城有关。据《新华字典》解释:"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的地区。"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从明代起,就有不少见于官方文书、民间文学作品的有关西关的记述。如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清代,军队派驻西关之驻地称为"西关汛"。《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泮塘、南岸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但今日西关的延伸涵义已可包括整个荔湾区。
西关大屋,是岭南民居的代表,地位有如山西的桥家大院,但总是藏在小巷子里面......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的少爷很有钱,西关的小姐很漂亮。小姐泛指西关的大户人家的小姐.
有钱住西关,有势住东山,没钱没势住河南。西关的旧建筑小巷子很有特点,满世界的香炉烟味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搓麻声音,间或从巷子深处走过一个身穿褪色衣衫,驼背白发的阿婆,左手捏三两棵小葱,右手拎一小块鱼腩,在夕阳下,长长的,蹒跚的背影投射到水冲刷过的麻石路上,也构成了一幅历史停顿的瞬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