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谓宾的划分练习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因为快中考了,想要在假期恶补一下语文,可基础又不好,所以只好从基础开始,希望大家可以帮帮我,帮我找一些语文主谓宾的划分练习也顺便交个朋友,我会多追加分的...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因为快中考了,想要在假期恶补一下语文,可基础又不好,所以只好从基础开始,希望大家可以帮帮我,帮我找一些语文主谓宾的划分练习也顺便交个朋友,我会多追加分的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般主语为开头的几个词,位于多数为动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谓宾:一种文法的表达方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都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2、获得冠军是每个运动员的心愿。
3、一阵风雪刮得他几乎站不住。
4、小华成绩过硬是全班同学公认的。
5、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
6、我常常想:他这样只会使自己众叛亲离。
1、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主)都应该(状)拿起(谓)这个(定)武器(宾)。
2、获得冠军(主)是(谓)每个运动员的(定)心愿(宾)。
3、一阵风雪(主)刮(谓)得他几乎站不住(补)。
4、小华成绩过硬(主)是(谓)全班同学公认的。
5、我(主)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谓)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宾从)。
6、我(主)常常(状)想(谓):他这样只会使自己众叛亲离(宾从)。
主从,宾从中可继续划分。
答案未必正确,请自行筛选
2、获得冠军是每个运动员的心愿。
3、一阵风雪刮得他几乎站不住。
4、小华成绩过硬是全班同学公认的。
5、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
6、我常常想:他这样只会使自己众叛亲离。
1、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主)都应该(状)拿起(谓)这个(定)武器(宾)。
2、获得冠军(主)是(谓)每个运动员的(定)心愿(宾)。
3、一阵风雪(主)刮(谓)得他几乎站不住(补)。
4、小华成绩过硬(主)是(谓)全班同学公认的。
5、我(主)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谓)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宾从)。
6、我(主)常常(状)想(谓):他这样只会使自己众叛亲离(宾从)。
主从,宾从中可继续划分。
答案未必正确,请自行筛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谓宾划分模式
一、运用公式:“什么” 或“谁”‖“怎么样”、“做什么”或“是什么”提取主干,再分而划之:
二、了解充当各种成分的词、短语:
主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谓语——多是动词、形容词和除动宾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定语—多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状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补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三、单句复杂化有:
1、连动式
2、兼语式
3、主谓短语作宾语
4、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谓语
5、双宾语
6、同位短语作主语
7、动宾短语作主语
8、有关联词的单句
9、“的”字短语作主语等
四、分析示例: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3、[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宾语)
4、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5、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6、「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
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
五、练习题:请分析下例单句句子成分(这些例句是多年积累的比较典型,如果都能划对了,说明你的单句分析很强)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一、运用公式:“什么” 或“谁”‖“怎么样”、“做什么”或“是什么”提取主干,再分而划之:
二、了解充当各种成分的词、短语:
主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谓语——多是动词、形容词和除动宾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定语—多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状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补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三、单句复杂化有:
1、连动式
2、兼语式
3、主谓短语作宾语
4、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谓语
5、双宾语
6、同位短语作主语
7、动宾短语作主语
8、有关联词的单句
9、“的”字短语作主语等
四、分析示例: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3、[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宾语)
4、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5、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6、「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
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
五、练习题:请分析下例单句句子成分(这些例句是多年积累的比较典型,如果都能划对了,说明你的单句分析很强)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参考资料: 人教版必修——九年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划分句子成分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二、句子成分说明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区分参考: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
(1)他看书。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
(4)他看得〈很认真〉。
(5)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
(1)吃个西瓜。
(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
(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
(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三、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二)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的”“地”“得”要分清,定状补、它标明。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
四、(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 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 鱼
主 谓 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示例及练习部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二、句子成分说明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区分参考: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
(1)他打球。
(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
(1)他看书。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
(4)他看得〈很认真〉。
(5)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他笑得〈非常天真〉;
这花香得〈很〉;
他说得〈怎么样〉?
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
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
(1)吃个西瓜。
(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
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
(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
(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另外,有些形式相同的短语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对比判定。
例如:他跑〈下大堤〉。他摘下眼镜。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带“下”字的词组,前一句“下”与“大堤”构成动宾关系,做“跑”的补语,补充说明跑的结果是下了大堤,而不是“大堤”被“跑下”;后一句的“下”与“摘”搭配成词,做谓语,“眼镜”做“摘下”一词的宾语“眼镜”是被“摘下”;再如:我希望去一次;我去〈一次〉。这两个句子中也都有形式相同的“去一次”,但根据结构分析,它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显然不同。
总之,虽然宾语和补语有难以分辨的一面,但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多做对比、总结,经过反复训练,总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三、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二)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的”“地”“得”要分清,定状补、它标明。
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 (6)宾语只受谓支配。
四、(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 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 鱼
主 谓 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示例及练习部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