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昧”是指什么意思?
6个回答
2013-12-04
展开全部
有一行三昧
梵语ekavyu^ha-sama^dhi。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之正定。又作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一行三昧复分为二,即:(一)理之一行三昧,乃定心观法界平等一相之三昧。入此三昧,则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为平等无二、无差别相,故于行住坐卧等一切处,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一中):‘一庄严三昧者,得是三昧,观诸法皆一,或一切法有相故一,或一切法无故一,或一袭衫虚切法空故一,如是等无量皆一。(中略)是三昧常一行,毕竟空相应三昧中,更无余行次第。’(二)事之一行三昧,即一心念佛之念佛三昧。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大八·七三一中):‘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塌兄,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拍燃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四十七、大品般若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
梵语ekavyu^ha-sama^dhi。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之正定。又作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一行三昧复分为二,即:(一)理之一行三昧,乃定心观法界平等一相之三昧。入此三昧,则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为平等无二、无差别相,故于行住坐卧等一切处,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一中):‘一庄严三昧者,得是三昧,观诸法皆一,或一切法有相故一,或一切法无故一,或一袭衫虚切法空故一,如是等无量皆一。(中略)是三昧常一行,毕竟空相应三昧中,更无余行次第。’(二)事之一行三昧,即一心念佛之念佛三昧。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大八·七三一中):‘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塌兄,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拍燃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四十七、大品般若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
展开全部
“三昧”常用的意含举思有两个。一是佛教用语,指心专注于一境。这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橘毕方法之一。另一个意思是指圆老芹事物的诀窍或精义。例如:“个中三昧”“文学创作三昧”“得其三昧”中的“三昧”都是“诀窍”或“精义”的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三昧”常用的意含举思有两个。一是佛教用语,指心专注于一境。这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橘毕方法之一。另一个意思是指圆老芹事物的诀窍或精义。例如:“个中三昧”“文学创作三昧”“得其三昧”中的“三昧”都是“诀窍”或“精义”的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2-04
展开全部
正定 正受 修行人通过摄心 持净戒 契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2-04
展开全部
【 三昧 】 《 佛学大词典 》
(一)梵语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源雀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sama^dhi ,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sama^patti ,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 ,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信裂派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sama^patti ,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s/amatha ,巴samatha ,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滑贺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阅‘百八三昧’2480、‘定’3
(一)梵语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源雀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sama^dhi ,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sama^patti ,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 ,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信裂派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sama^patti ,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s/amatha ,巴samatha ,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滑贺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阅‘百八三昧’2480、‘定’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