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 我来答
清华红牛
推荐于2017-09-08 · TA获得超过5.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808万
展开全部
一、理解:平衡心态 正确对待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批评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老师的职业有着崇高的描绘――“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老师的职业透着一份执着。
二、换位:换位思考 寻求共识
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看孩子的“错误”,然后审视老师的“批评”,有助于家长理解老师的立场,理解老师的“苦心”,对于一些批评方式上的欠妥就能多一份宽容。
三、配合:善意建议 共同进步
教育是双向的,是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老师、家长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在慢慢进步。反思一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对老师、家长都十分有必要。
悦少_xopjis
推荐于2017-09-25 · TA获得超过3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8万
展开全部
但在小班升中班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入园时不愉快,在与家长分离的时候哭闹;在班级中不愿意与教师和其他幼儿沟通,不愿意遵守活动规则,无法融入到教育环境中。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通过个案观察及行动研究分析其成因,并进一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中班生活。
一、不适应现象的成因分析
个案观察一:场景1:入园时,静静左手抱着玩具熊,右手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当班级教师接她进班时,她急忙躲在了妈妈的身后不愿出来;教师出来抱她,她才勉强同意进班……场景2:区域活动中,静静独自坐在区域的一角,不和其他幼儿交谈,其他幼儿也不和她交谈。教师引导后,静静慢吞吞的和其他幼儿一起活动,但持续很短一段时间后,当老师不再关注时,又坐回原来位置。
个案观察二:场景1:离园时老师请小朋友自己整理衣裤,可是他左提右整怎么也弄不好,看到别的幼儿很快就整理完了,表现出很着急,大声呼喊老师,教师走到他身边指导,但孩子的情绪很不耐烦……场景2:乐乐妈妈找班里老师谈话,认为老师对他关注不够,不像以前小班时候的教师,每天迎接幼儿时都十分热情,在生活中的教育也很细心……幼儿在旁边若有所思的听着。
中班幼儿这种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幼儿从小班到中班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教养态度造成幼儿过渡的不适应
在小班,幼儿的活动比较自由,教师更多的是在生活上关照幼儿,所以教师给幼儿的印象比较亲切。到了中班以后,教师会比较关注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对幼儿生活的照顾主要就落在保育老师的身上。幼儿会发现教师不再帮自己穿衣服,也得不到经常亲吻和拥抱,会产生“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的错觉,因而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加深了对家长的依恋,从而不愿意入园。
另一方面,幼儿虽然进入中班,但仍带有小班末期的特点。但有时我们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种过度,还会经常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独立。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在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中,仍会比较依赖于家长和教师。个案一就是因为幼儿觉得教师没有和小教师一样每天都站在门口迎接自己,对自己没有那样多的亲吻、拥抱的动作,而对教师产生了距离感,所以只愿意平时照顾自己生活比较多的保育教师抱入班里。她还是把自己放在小班幼儿的位置,对突然到来的中班生活不是很适应。从而又造成她对中班生活的畏惧,在平时活动中不够主动,和教师及其他幼儿的互动不多。
第二,家长的教养态度造成幼儿过渡的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因为害怕离开抚养者而出现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因此家长的抚养方式以及对待幼儿入园的态度,也对幼儿的分离焦虑产生影响。
幼儿已经从小班升入中班,家长应认识到对幼儿的抚养方式需要有所变化,家长要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帮助幼儿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如个案二中母亲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和关注过多反而加重了幼儿对家长的依恋和对新的教育环境的抵触。
刚升入中班的幼儿的家长,还是比较习惯于小班教师处理幼儿入园问题的方式,因而会认为教师对自己幼儿的关注不够,并由此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在幼儿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前,家长的态度往往会左右幼儿的判断。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不满,如果在幼儿面前表露出来,就会对幼儿对于幼儿园及教师的评判产生消极作用,导致幼儿难以融入班级环境,无法适应中班生活。
第三,教育目标及方式的突然改变,造成幼儿过渡的不适应
中班老师会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在生活上的照顾相对小班教师有所减少。教师对中班幼儿的活动组织方式也加入了更多的认知性、竞争性的成分。在对待刚进入中班的幼儿时,教师的心理还处于对待刚送走的中班末期幼儿的状态上,在实际工作中,会忽视该时期幼儿对于较多关注、较亲密的身体接触的需要,从而使幼儿对教师产生疏离感。比如个案一中幼儿不让除助理教师外的其他教师抱她进班,就说明其他教师在平时对她的生活照顾和亲密接触不够多,太早的把她放在一个完全能够生活自理的中班幼儿的位置上,从而造成了幼儿从小班到中班过渡的不适应。
二、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
只有让幼儿的自理能力发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幼儿对家长的依赖感,尽快的融入幼儿园生活中去,对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单纯的告诉幼儿“你长大了,你应该学会独立”,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能力的培养。
对待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家长方面应减少对幼儿的溺爱,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有目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自理能力形成与幼儿园同步的作息规律,如个案二中的幼儿,应当着重培养他自己吃饭、盥洗、穿脱衣服、上厕所、叠被子等,以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和要求。教师则要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多关心他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多给他们爱抚和关照,先使幼儿产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再逐渐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给幼儿更多自我锻炼与自我服务的机会,逐步习惯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最终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教师与家长应当携手合作,尽量帮助幼儿减少挫折,增强自信心,使上幼儿园成为幼儿每天最期盼的事。2、家长要与教师及时沟通、积极引导
当家长对幼儿园或教师的工作有建议时,提倡与教师私下交流,用沟通商讨的方式解决问题。尽量避免在幼儿面前与家长讨论幼儿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这样会使幼儿怀疑教师的能力,不愿意听教师的话,也会伤害到教师的自尊心,也可能使教师把对家长的不满主观潜意识的转发到幼儿身上或是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对新中班生活的适应,更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后果。
三、作为教师要反思的工作行为。1、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适应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幼儿的个体差异,分析幼儿各自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和差异,选择适合于幼儿本人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使教育真正有效。同时,教师要重视过度时期幼儿的不同心理需求,满足需求就能够解决不适应的内在因素,帮助幼儿顺利升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和提供的环境要依从于幼儿当时的需要和特点,使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有趣的教育活动中去,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切不可猛地提高要求,造成幼儿内心的恐慌。2、积极与家长交流,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郜和卷纶
2019-04-18 · TA获得超过378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99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163万
展开全部
你提这个问题,是很在乎老师,家长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宇宙教师心啊!
学生确实应虚心接受批评,这一点不容怀疑。教师也是人,也有可能会犯错误,如果在管理学生方面偶有在你认为是错的时候,先要冷静思考,择好从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0-06-17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容易教育
2020-12-18 · 百家号百家言,各取所长才能成长
容易教育
采纳数:1 获赞数: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