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 土地改革

材料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2: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极性高涨。... 材料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2: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极性高涨。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请回答:
①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土地革命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②土改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根据上述材料,土改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
④你能说出材料1和材料2之间的关系吗?
展开
 我来答
孟菲斯88
2014-03-13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50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4926万
展开全部
  1.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 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巨大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4. 材料一是土地改革实行的目的,材料二是实行成果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844526823
2014-03-13 · TA获得超过4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80.5万
展开全部

土地改革有[1]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改革是指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即把一部分人占有的土地转移给另一部分人所有。广义的土地改革不仅包括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且包括土地租赁契约的改变。[2]

土地改革是一种通常存在争议的社会安排或改造,其目的是使政府能够管理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土地改革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所支持的房地产商发起并重新分配,改革目标一般为耕地。有时土改会变为一种更具有革命性的计划,其中可能包括政府的强行拆除或接受,这也是反对土改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世界各地,纵观其历史,人民对与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常见因素。对于在土地上劳作的人民来讲,土地所有者拥有着特权,即侵吞部分甚至大部分的产品然而并

  土地改革

未对生产做出相应的贡献。这是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因此,土地改革通常是指土地所有权由人数相对较少的富有者、大量土地的所有者(如贵族、庄园、农场主,或通称为土地主)向那些耕作者的转让。但广义的土改并非完全是这样,政府对土地进行的征收以及农业集体化改造亦被纳入。在改革过程中,部分转让会给予地主相应的补偿,金额从象征性的小数目至土地实际价值均有。而某些改革甚至不需要所有者同意,即土地革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两次最著名土改运动分别为土地改革运动与耕者有其田运动
追问
O(∩_∩)O谢谢你的回答,但我要的是标准答案,所以不能采纳你的回答,谢谢。
追答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改,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第三次与前两次的区别: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2.目的有了新变化(以往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这次采取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4.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