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5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C选项知道周期然后V怎么算,要详细列式子计算
D选项解释一下
展开
 我来答
阿青见啊
2014-07-27 · TA获得超过398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8.3万
展开全部
原题目是这样: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解:
A、飞船点火变轨,点火以后的质量可以认为几乎不变.或者说,损失的气体质量与飞船相比较太小了.不于考虑.变轨后.可以认为势能不变(在变轨点),增加的是动能,所以变轨后机械能增加,故A错误.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T=
2π ÷ω
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故C正确.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而两个位置的轨道半径相等,所以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万有引力与沿圆轨道运动时万有引力相等,即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