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红楼梦》的一些问题。
1.一次凤姐用“杀一儆百”方法惩罚一个迟到的仆人,简述这个过程、2.《红楼梦》第19回黛玉和宝玉逗趣时,为什么要提到“暖香”“冷香”?简述当时情景、3.举出王熙凤第一次见...
1.一次凤姐用“杀一儆百”方法惩罚一个迟到的仆人,简述这个过程、
2.《红楼梦》第19回黛玉和宝玉逗趣时,为什么要提到“暖香”“冷香”?简述当时情景、
3.举出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精彩表演的两个细节。
4.“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说的是第13回“__________”一事(填空) 展开
2.《红楼梦》第19回黛玉和宝玉逗趣时,为什么要提到“暖香”“冷香”?简述当时情景、
3.举出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精彩表演的两个细节。
4.“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说的是第13回“__________”一事(填空)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在王熙凤协管宁国府的那段,就是办理秦可卿的丧事,这算王熙凤办理的最大一件事。自然她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的手段非常刚强。
要想在宁府管理,首要之事就是要服众。凤姐用的是杀一儆百的方式。凤姐当时规定了详细的个人计划表,把每项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还严格的规定了时间,和奖惩方式。头一次,居然还真有个冒失鬼迟到了。凤姐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这是宁府的权利,符合当时的法律和情理。
那个挨打后,还要进来谢恩。凤姐儿又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这是凤姐儿的权利,这是一个最高管理者的威严,虽然超出了一般的奖惩方式,却建立了威望。
2. 第19回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去找黛玉,俩人躺在床上闲聊,宝玉为了逗黛玉开心,编了一个“耗子精”的故事,意在赞美黛玉是“香玉”。
其中,黛玉的香与宝钗的香,恰成鲜明的对照:
黛玉的香是天生的香,自然的香,是暖香;宝钗的香是吞了冷香丸后所产生的香,有浓厚的人为要素,是冷香。
宝玉闻黛玉的香与闻宝钗的香,又是鲜明的对照:
宝玉和宝钗的接近是出于理智的需要,是宝钗为了要让宝玉识她的金锁,为了追求“金玉良缘”,达到婚姻之目的。二人既相接近,又有距离,且有莺儿夹在其中。宝玉闻宝钗体香时的姿势是“与宝钗就近”,感觉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这香虽甜,却是凉森森寒气逼人。这说明,宝玉闻宝钗之香是一般的异性相吸,甜中有不甚愉快之感。
宝玉和黛玉的接近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是天趣地在一起,是亚当夏娃式的谈情说爱,是童真的嬉耍,是爱的磁力在吸引他和她的相触,是灵与灵的相撞。作者在这里特别写了这样的一笔:宝玉讲的故事:小耗为了偷得香芋,摇身一变,将自己变成了香芋,滚在香芋堆里···——这又是神来之笔。香芋,就是带天然体香的黛玉。小耗,故事中虽是黛玉,却不妨当是宝玉。宝玉闻黛玉之香,已将自身融进了黛玉的香里,二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宝玉闻黛玉体香时的姿势是,黛玉欠身凑近前来,二人面面相对,亲热异常,其感觉是“只闻得一股幽香,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很明显,宝玉闻黛玉之香,是天趣之乐,是陶醉,是销魂,是忘乎所以,是爱情的享受。——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是爱的诗,这是生命的诗中的最高乐趣。意绵绵,是二人的情意深长,缠绵,无限;静日,是这个空间和时间只属于她和他,周围什么也不存在;玉生香,这玉,是双关,既指黛玉,也含爱和珍贵的意思,这香是从珍贵的圣体上生发出来的。
3. 且看凤姐儿的第一次登场。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
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
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
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这是文中第一次直接描写凤姐的情形,有衣冠配带看,就知道是大家有权势的。而且大家都恭恭敬敬、敛声屏气,独她敢笑出声,说明她肯定平时深得老太太喜欢,一定是平时就习惯这样。再看其外貌描述,活脱脱的一个大美人。
先看看凤姐儿的察颜观色、聪明机智、见风驶舵的能力。
其实从一出场就能略见端倪。本来凤姐初见黛玉,刚说些“可惜了你母亲刚死…”,谁料老太太刚已经说过了,早和黛玉抱头痛哭过了,现在不想再哭一次了。于是你看凤姐变的多快啊。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这个忙字,用的多妙。说明凤姐对黛玉投入不是她自己的情感,而是根据老太太的情感来对待林黛玉的。此可见其察颜观色能力非同一般。
4. 红楼梦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金紫"是用贵重颜色代指朝廷的高官,前句旨在讽刺官员(尤其是没落朝代的官员)的无能."裙钗"以女子的服饰代指女子,该句旨在褒扬女子(《红楼梦》中褒扬王熙凤,探春等)的能干。全句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通过女强男弱的对比,更加突显了女子的才华。也是对没落朝代那些官员的巨大讽刺。
因此是在表扬王熙凤 和探春等女子的才干~~
要想在宁府管理,首要之事就是要服众。凤姐用的是杀一儆百的方式。凤姐当时规定了详细的个人计划表,把每项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还严格的规定了时间,和奖惩方式。头一次,居然还真有个冒失鬼迟到了。凤姐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这是宁府的权利,符合当时的法律和情理。
那个挨打后,还要进来谢恩。凤姐儿又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这是凤姐儿的权利,这是一个最高管理者的威严,虽然超出了一般的奖惩方式,却建立了威望。
2. 第19回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去找黛玉,俩人躺在床上闲聊,宝玉为了逗黛玉开心,编了一个“耗子精”的故事,意在赞美黛玉是“香玉”。
其中,黛玉的香与宝钗的香,恰成鲜明的对照:
黛玉的香是天生的香,自然的香,是暖香;宝钗的香是吞了冷香丸后所产生的香,有浓厚的人为要素,是冷香。
宝玉闻黛玉的香与闻宝钗的香,又是鲜明的对照:
宝玉和宝钗的接近是出于理智的需要,是宝钗为了要让宝玉识她的金锁,为了追求“金玉良缘”,达到婚姻之目的。二人既相接近,又有距离,且有莺儿夹在其中。宝玉闻宝钗体香时的姿势是“与宝钗就近”,感觉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这香虽甜,却是凉森森寒气逼人。这说明,宝玉闻宝钗之香是一般的异性相吸,甜中有不甚愉快之感。
宝玉和黛玉的接近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是天趣地在一起,是亚当夏娃式的谈情说爱,是童真的嬉耍,是爱的磁力在吸引他和她的相触,是灵与灵的相撞。作者在这里特别写了这样的一笔:宝玉讲的故事:小耗为了偷得香芋,摇身一变,将自己变成了香芋,滚在香芋堆里···——这又是神来之笔。香芋,就是带天然体香的黛玉。小耗,故事中虽是黛玉,却不妨当是宝玉。宝玉闻黛玉之香,已将自身融进了黛玉的香里,二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宝玉闻黛玉体香时的姿势是,黛玉欠身凑近前来,二人面面相对,亲热异常,其感觉是“只闻得一股幽香,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很明显,宝玉闻黛玉之香,是天趣之乐,是陶醉,是销魂,是忘乎所以,是爱情的享受。——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是爱的诗,这是生命的诗中的最高乐趣。意绵绵,是二人的情意深长,缠绵,无限;静日,是这个空间和时间只属于她和他,周围什么也不存在;玉生香,这玉,是双关,既指黛玉,也含爱和珍贵的意思,这香是从珍贵的圣体上生发出来的。
3. 且看凤姐儿的第一次登场。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
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
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
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这是文中第一次直接描写凤姐的情形,有衣冠配带看,就知道是大家有权势的。而且大家都恭恭敬敬、敛声屏气,独她敢笑出声,说明她肯定平时深得老太太喜欢,一定是平时就习惯这样。再看其外貌描述,活脱脱的一个大美人。
先看看凤姐儿的察颜观色、聪明机智、见风驶舵的能力。
其实从一出场就能略见端倪。本来凤姐初见黛玉,刚说些“可惜了你母亲刚死…”,谁料老太太刚已经说过了,早和黛玉抱头痛哭过了,现在不想再哭一次了。于是你看凤姐变的多快啊。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这个忙字,用的多妙。说明凤姐对黛玉投入不是她自己的情感,而是根据老太太的情感来对待林黛玉的。此可见其察颜观色能力非同一般。
4. 红楼梦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金紫"是用贵重颜色代指朝廷的高官,前句旨在讽刺官员(尤其是没落朝代的官员)的无能."裙钗"以女子的服饰代指女子,该句旨在褒扬女子(《红楼梦》中褒扬王熙凤,探春等)的能干。全句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通过女强男弱的对比,更加突显了女子的才华。也是对没落朝代那些官员的巨大讽刺。
因此是在表扬王熙凤 和探春等女子的才干~~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89588.html?fr=ala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