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频(10KHZ以上)加热的深度为0.5-2.5mm, 一般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热,如小模数齿轮及中小轴类零件等。
中频(1~10KHZ)加热深度为2-10mm,一般用于直径大的轴类和大中模数的齿轮加热。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中频淬火,就是将金属件放在一个感应线圈内,感应线圈通中频交流电,产生交变电磁场,在金属件内感应出交变电流,由于趋肤效应,电流主要集中在金属件表面,所以表面的温度最高,在感应线圈下面紧跟着喷水冷却或其他冷却,由于加热及冷却主要集中在表面,所以表面改性很明显,而内部改性基本没有,可以有很特殊的热处理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到中高频表面淬火,不得不说感应加热淬火的基本原理:把工件放在感应器中,当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感应器时,由于电磁感应,在工件表面层产生了与感应器中交变频率相同,但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这感应电流沿零件表面形成封闭回路,称为涡流,在涡流及零件本身电阻的作用下,根据焦耳-楞次定律,电能即在零件表面层转化为热能,将工件表层加热,涡流之所以能实现表面加热,这是由交变电流在导体中的分布特点所决定的。
当导体中通过直流电时,导体截面上各处的电流密度是相同的,然而通过交流电时,其电流在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总是在导体表面的电流密度最大,中心的电流密度最小,而且,交变电流的频率愈高,表层的电流密度愈大。这种现象称交变电流的集肤效应。感应加热淬火就是利用这一特性为基础的。
感应电流自工件表面向心部呈指数规律衰减,电流频率越高,电流透入深度越浅,集肤效应越显著。不同频率的电流在钢中的透入深度不同。频率越高,透入深度越浅;频率越低,透入深度越深。但是,电流透入深度并不是淬火层深度。热处理原理告诉我们,采用所谓深层加热,使淬火层深度小于电流透入深度,可获得较细的淬火马氏体组织、过渡层较薄、表面硬度高以及残余应力大,因此淬火质量高,并且加热时间短,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所以在选择频率时,一般力求采用较低频率,以实现深层加热。但频率也不能太低,随着频率的降低,电流透入深度过大,因而能量损耗大。同时因频率低,通过感应器的电流密度大,感应圈的冷却要求高,否则易软化。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电流频率为100~500kHz,常用频率为200~300kHz。适用于加热深度小于3mm的工件的感应加热,多用于钢铁零件的表面淬火,
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电流频率为500~20000Hz,常用频率2500Hz和8000Hz两种。适用于加热深度大于3mm直径为20~500mm工件的感应加热,多用于钢铁零件的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回火、正火及熔炼金属等。在汽车、拖拉机等制造业中,曲轴和凸轮轴等零件的表面淬火多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中频装置的频率有1000、 2500、4000、8000Hz等,其中2500Hz和18000Hz两种应用最多,功率从数十千瓦至数百千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高频淬火的原理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频率的不同,以及由于频率不同而导致的淬火加热层的深浅不同而已。
当导体中通过直流电时,导体截面上各处的电流密度是相同的,然而通过交流电时,其电流在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总是在导体表面的电流密度最大,中心的电流密度最小,而且,交变电流的频率愈高,表层的电流密度愈大。这种现象称交变电流的集肤效应。感应加热淬火就是利用这一特性为基础的。
感应电流自工件表面向心部呈指数规律衰减,电流频率越高,电流透入深度越浅,集肤效应越显著。不同频率的电流在钢中的透入深度不同。频率越高,透入深度越浅;频率越低,透入深度越深。但是,电流透入深度并不是淬火层深度。热处理原理告诉我们,采用所谓深层加热,使淬火层深度小于电流透入深度,可获得较细的淬火马氏体组织、过渡层较薄、表面硬度高以及残余应力大,因此淬火质量高,并且加热时间短,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所以在选择频率时,一般力求采用较低频率,以实现深层加热。但频率也不能太低,随着频率的降低,电流透入深度过大,因而能量损耗大。同时因频率低,通过感应器的电流密度大,感应圈的冷却要求高,否则易软化。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电流频率为100~500kHz,常用频率为200~300kHz。适用于加热深度小于3mm的工件的感应加热,多用于钢铁零件的表面淬火,
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电流频率为500~20000Hz,常用频率2500Hz和8000Hz两种。适用于加热深度大于3mm直径为20~500mm工件的感应加热,多用于钢铁零件的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回火、正火及熔炼金属等。在汽车、拖拉机等制造业中,曲轴和凸轮轴等零件的表面淬火多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中频装置的频率有1000、 2500、4000、8000Hz等,其中2500Hz和18000Hz两种应用最多,功率从数十千瓦至数百千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高频淬火的原理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频率的不同,以及由于频率不同而导致的淬火加热层的深浅不同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根据感应加热的原理,频率越低,透入越深;频率越高,则透入越浅。这也是我们在加热大直径工料时为什么必须采用中频加热的原因。因此,当淬火深度要求大于几个毫米时,宜采用中频淬火,如汽车般轴等。而对于淬火深度要求很浅,一般在2毫米以内的表面淬火,则采用高频电源为好。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