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刚入学的学生识字不多,题目中常见的关键词有大、小、多、少、长、短等,如果教会学生,题目意思也就基本理解了,但讲解题目要求时,要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出示给长的画△,给短的画○时,教师可以问:你能猜到题目在对我们小朋友说什么吗?这时,识字多的学生就踊跃发言,把意思说给其他同学听。此时,要求学生学着老师用笔圈出长△、短○,并认读,让学生通过关键词的理解来了解题目的意思。
二、动口朗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由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三、动眼观察
低年级数学题目大多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学生年龄小,往往被图中艳丽的色彩或者可爱的形象吸引,观察图像很可能是没有章法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要细致,教会学生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有序地观察,在指导初期,还可以适当让学生用手指出所观察的事物。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出示书上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际。教师急了,问学生: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注意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
四、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1.画画点点
新教材解决问题内容中最多的是情境图,许多数据要从图中去找。如果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因此,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我要求学生画画点点,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2.划划圈圈
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3.折折剪剪
五、读题兴趣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练习经验,便会形成凭经验做题的思维定式,而忽视题目要求。这时,我们不妨采用多种形式,变换读题方式来刺激学生读题。比如,让读题最棒的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读,当小老师是学生觉得最荣耀的事,因此努力地把题读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个。再如,开火车读、分角色比赛读等都是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读题中来,同样也受大家的欢迎。这样摒弃了单一的读题方式,把读题置于比赛、活动甚至游戏中,自然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
六、读后思考
学生读题后,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也有机会进一步审视题意。读完题后,教师让学生对一些不理解或有疑问的题提出质疑,由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大胆提问的胆量,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减少做错题的概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